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及治疗

2020-12-28

兽医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胃肠炎泌乳猪只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不仅传染性较强,同时传播速度快,会引发猪只出现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常常会导致健康猪只大批量感染,使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损害,阻碍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而,需要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在降低其发生概率的同时保证发病猪只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病猪以及带毒猪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其体内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会通过其呼出的气体,鼻液、乳汁等分泌物,大便以及尿液等排泄物、呕吐物等排出体外,进而污染空气、养殖用具、饮水、饲料以及土壤等,健康猪只在接触了这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污染物,极容易被感染。

1.2 传播途径 易感猪只主要通过呼吸道以及消化道感染。健康猪多是由于养殖场内引入了处于潜伏期内的感染猪或者带毒猪而感染。另外,猫以及犬等动物也可能携带有病毒,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间接传播。

1.3 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发生于2周龄内的仔猪,该病具备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气温较低的冬季,这是由于冬季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更易存活并且扩散,该病在夏季基本不会发生。该病的流行形式可以分为流行性和地方流行性。

2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仅仅15~18h,潜伏期较长的可能达到2~3d。该病往往迅速传播,仅仅数日即可蔓延至全群。

2.1 仔猪 患病仔猪最为典型的症状就是在发病初期出现短暂的呕吐,接着出现呈喷射状的频繁水样腹泻。病猪粪便的颜色包括绿色、黄色以及白色。哺乳期仔猪患病,其粪便气味恶臭,其中还会夹杂有尚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排泄物呈碱性,其中不含有糖。病猪存在极度口渴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脱水症状,其体重迅速降低,日龄越小的仔猪病程越短,其死亡率越高,绝大多数10d内的仔猪仅仅2~7d即发生死亡。如果母猪患病或者其泌乳量较少,因无法获取充足的乳汁而导致仔猪出现严重的营养失调问题,进而导致病情的加剧。在发病前期,一些仔猪体温在短期内升高,出现腹泻症状后体温逐渐降低。

2.2 架子猪、肥猪以及成年猪 架子猪、肥猪以及成年猪患病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佳甚至拒食现象,个别病猪存在呕吐症状,接着出现水样腹泻,病猪粪便呈褐色或者灰色,其体重迅速降低。成年母猪患病后,其泌乳量不断减少甚至停止泌乳,绝大多数病猪在患病7d后腹泻症状即消失,极少数病猪会出现死亡现象。一些泌乳母猪发病较为严重,会出现高热、无乳、厌食、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

3 病理变化

3.1 剖检变化

3.1.1 肉眼变化 对病死仔猪进行剖检,可见其存在明显的脱水现象,其胃内存在大量的凝乳块,胃底粘膜存在出血以及充血现象,表面覆盖有黏液,胃内容物的颜色为鲜黄色,其中夹杂有大量乳白色的凝乳块;病猪小肠出现气性膨胀现象,同时存在卡他性炎症,其肠管呈半透明状并且胀满,肠壁较薄同时丧失弹性;病猪肠内存在大量的黄绿色或者白色液体,内容物呈泡沫状;肠系膜存在严重的充血现象;肠绒毛发生萎缩;哺乳仔猪患病后肠系膜淋巴管的乳糜管逐渐消失,淋巴结存在明显的肿胀现象;一些仔猪还会出现肺炎病变。对较大猪只进行剖检,可见其脾脏以及淋巴结出现明显的肿大现象,肾包膜下大量出血,一些猪只膀胱也存在出血点;病猪心肌呈灰白色,质地较软,冠状沟存在点状出血现象。

3.1.2 镜检变化 取病猪一段空肠,采用生理盐水将肠内容物轻轻洗去,接着将其置于加有少量生理盐水的平皿当中,可以看到病猪小肠绒毛粗细不一并变短,一些病猪大面积绒毛全部消失。

4 预防措施

抗生素等各种常规药物对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必须对该病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将传染源彻底消灭,同时将传播途径彻底切断,不断提高猪群的抗体水平。

4.1 坚持自繁自养 如果养殖场为不存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史的阴性猪场,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坚持自繁自养,使该病的感染从根本上得到制止。如果确需引种,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不存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史的猪场引种,对引种过程中各项政策进行有效落实,在引种之前做好待引种猪只传染性胃肠炎的检测,引入后经过2~4周的隔离观察,确保引种猪健康后才可并群。

4.2 加强饲养管理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同时对外界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因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尤为重要。被病毒污染的粪便、饲料以及用具等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以及传播媒介,因而需要定期对圈舍进行严格的卫生清理以及消毒消毒。在冬季,更应当对饲养管理工作加强重视,为猪群营造一个温暖干燥的环境,严禁不同圈舍之间串棚使用相关工具以及设备,不得为健康猪只喂食病猪的剩料。

4.3 免疫预防 口服以及鼻内接种是猪传染性胃肠炎最佳的免疫方式。

一方面,可以在妊娠母猪产前45d以及15d分别为其鼻内接种1mL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在仔猪出生以后通过吮吸经过免疫的初乳即可获取免疫力。也可以为从未接种过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同时受到该病威胁的仔猪接种该疫苗,接种时间为1~2日龄,接种方式为口服或者滴鼻,接种后4~5d仔猪即可获取免疫力。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后海穴位注射的方式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一般在产前20~30d为妊娠母猪接种4mL,在接种后15d即可获取免疫力。

5 治疗方法

当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西医方法来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极容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中医治疗方法,现将其介绍如下。

将40g黄连、白头翁、胡黄连、三棵针以及苦参,30g地榆炭、乌梅、大黄、甘草、白芍、棕榈炭、诃子以及车前子混合后研为粉末,分6次为病猪喂服,3剂/d,连续喂服两天即可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6 结语

在养猪场内,猪传染性胃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较为迅猛,同时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需要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病猪必须立即隔离并采取中药治疗措施,实现该病的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胃肠炎泌乳猪只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