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腐蹄病诊疗及防治措施研究
2020-12-28邓永康
邓永康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惠州 516081)
0 引言
牛羊肉类作为营养价值高且低卡肉品深受大众喜爱,数据表示,2018年我国肉牛出栏总数为4397.5万头,羊出栏量为31699万只,规模化养殖规模越来越越大,但在创收的同时也加大了牛羊传染病扩散的概率,牛羊腐蹄病作为高发性传染性疾病,虽致死率不高,但也影响着养殖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质量。
1 牛羊腐蹄病的发病特征
牛羊腐蹄病发病是由于夏秋多雨季节,圈舍内湿度高过于潮湿,牛羊养殖密度过大,圈舍内环境较差而引起的病菌传染,主要是坏死杆菌侵入牛羊蹄掌缝隙中,使得蹄掌变软腐烂,多以局部组织坏死、炎症等症状进行大规模传染。此病症在发病初期,患病牛羊会体现出食欲不振、跛行、用蹄刨地等外在表现,随着病情的加剧,其前肢都会患病,蹄间、蹄冠发炎溃烂且流出臭味严重的脓样液体,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导致其关节坏死、引发全身性的败血症,最终死亡。
2 牛羊腐蹄病的诊疗方法
2.1 隔离诊疗
牛羊腐蹄病主要以患病牛羊为传染源进行快速且大规模的病菌传染,当饲养人员发现病情时,应及时进行牛羊的隔离,观察病体发展的状态,并对患病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与清理将病源阻断,避免发生大规模牛羊患病的情况发生给养殖经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应将病羊或病牛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之中,防止病菌在潮湿环境下进一步滋生,降低牛羊病体的抵抗力与存活率;养殖场技术人员应对病菌进行提取和鉴定,为病症治疗的有效性与精准性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坏死组织的割除
以上治疗准备工作完成后,对患病牛羊开展针对性治疗时,需要用小刀先对病体腐蹄进行坏死组织、腐烂流脓的部分全部割除,直至见到干净创面,然后用食醋、4%的醋酸、1%的高锰酸钾、3%的双氧水对患处进行冲洗消毒,再根据病体实际患病情况,利用10%硫酸铜或6%福尔马林每隔几天对病体进行浴蹄。
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带有2%福尔马林的纱布塞入伤口处,然后用纱布包扎24h,若患病牛羊症状相对较轻,按照以上方连续治疗2~3次即可治愈。若患病情况较重且伴有继发性感染,一方面需要增加治疗的周期,另一方面需要向病体注射土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药物,在进行精细化的药物治疗[1]。
2.3 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
第一,利用陈石灰500g、大黄200~250g,一般需要将大黄煮沸10min,再加入陈石灰进行搅拌,除去大黄形成细面桃花散,敷于患病处,利用这一药方治疗牛羊腐蹄病能够帮助患体生肌、止痛消肿、散血,避免病情加重给牛羊造成伤害。第二,利用龙骨30g,枯矾30g,乳香24g,乌贼骨15g,研磨成细粉撒于患处,帮助牛羊去毒止痛。
(2)西药治疗
利用青霉素400万IU、链霉素500万IU以及40ml注射用水。对病体进行肌肉注射,视病体患病情况每日2~3次,连用5d,观察治疗效果。
修蹄后利用10%碘酊进行清创涂抹并撒用碘仿碘胺粉、同时外用松馏油做好外层防护,在绷带作用下与外部环境中的病菌阻隔,增强患处的治疗效率。
3 牛羊腐蹄病的预防对策
3.1 合理搭配饲料
一般养殖户为节约成本,会单一的向牛羊群喂养普通草料,而相关饲料当中严重缺乏动物机体生长所必须的钙、磷、铜等矿物质元素,导致了其蹄掌发育不够坚硬,为坏死病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因此牛羊养殖场在进行规模养殖时,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平衡利弊,适当增加饲养成本,提高饲料养分,同时可在饲料喂养期间补喂营养物质和矿物质,为牛羊蹄掌的生长与机体抵抗力奠定基础。
3.2 圈舍精细管理
饲养场圈舍以及周边环境脏乱差,会加大病菌滋生的概率,是牛羊腐蹄病发生的关键因素,饲养员应采取精细化的环境管理,及时清理羊圈、牛舍的泥浆、粪尿等,避免牛羊蹄子长期浸泡在潮湿环境中,造成蹄掌局部感染产生节瘤拟杆菌等坏死病菌。应对饲养区域的外部环境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避免牛羊活动时被尖锐石子、玻璃渣等刺伤,在潮湿环境下引起病菌的感染。
3.3 分类饲养
牛羊规模化养殖企业应适当扩大圈舍规模,将牛羊按照生长阶段、体重、品种等因素进行分类饲养,确保牛羊群活动空间充足,避免出现互相踩踏等情况的发生;哺乳期的成年动物与幼年动物应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分圈,避免幼崽免疫力和蹄掌生长不够坚实而受到病菌的传染。必要时,需在牛羊群在户外环境活动后,利用10~20%硫酸铜液浸泡过的草袋,对牛羊蹄进行消毒,以此来控制牛羊腐蹄病产生的概率[2]。
4 结论
综上所述,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牛羊产业进入了转型期,规模化养殖推动着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解决影响牛羊安全生长的腐蹄病问题十分关键,相关企业应树立起科学养殖的意识,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合理搭配饲料,精细化管理圈舍及周边环境,并采取分类饲养的方式,降低牛群或羊群的传染几率,病症诊疗时,应在了解病症情况与特点之后对症下药,从而切实提高腐蹄病治疗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