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28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476600赵丹阳蒋灿
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476600)赵丹阳 蒋灿
血管性痴呆属老年人多发疾患之一,多由低灌注性脑组织损伤、小血管损害、关键部位脑梗死所引起,极大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血管性痴呆致病机制相对复杂,治疗方案多以减少氧自由基对脑组织损害为主,目的是避免脑细胞由于对氧过度依赖而发生细胞通透性改变,出现神经细胞毒性水肿[1]。以往临床仅采取奥拉西坦治疗,虽能一定程度减少氧自由基对脑组织损害,但整体临床效果欠佳。本研究选取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107例,旨在分析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107例(2018年1月~2019年3月),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试验组54例,其中女23例,男31例,年龄59~86岁,平均年龄(71.21±4.13)岁。参照组53例,其中女25例,男28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0.67±3.78)岁。两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协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取奥拉西坦(国药准字H20173195,购于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治疗:剂量为4 g/次,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滴,1次/d。
1.2.2 试验组 于参照组基础上采取盐酸多奈哌齐(国药准字H20150057,购于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剂量为5mg/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以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越高状态越好。②治疗前后以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BI)评定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低能力越差。③治疗前后以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100)评定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越低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 采用SPSS25.0对比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 疗 前 两 组M M S E、B I、W H O Q O L-1 0 0评分差异不明显(P>0.0 5),治 疗 后 试 验 组M M S E评 分(2 4.7 3±4.1 9)、B I评 分(8 6.6 8±1 2.1 3)、W H O Q O L-1 0 0评分(8 7.0 9±1 0.0 5)较参照组(20.63±3.40)、(71.90±10.25)、(72.27±9.1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而言,首先应给予原发病基础治疗,然后再给予抑制脑细胞凋亡针对性治疗。奥拉西坦属吡咯烷酮类促智药品之一,能直接对大脑皮层发挥作用,增加脑组织对氧摄取量,增强突触可塑性,且对中枢神经不会产生过强兴奋作用,故用药相对安全[2]。近年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发生与炎性因子诱导细胞凋亡、氧自由基对脑组织损害、细胞分子改变、胆碱能神经末梢丢失、失神经支配、神经元突触改变及胆碱能传导通路障碍等神经生化机制改变相关[3]。由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大多伴有胆碱能系统缺陷,因此及时改善其胆碱能系统活性,将有利于提升整体临床效果。盐酸多奈哌齐属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品之一,可对中枢系统发挥直接治疗作用,通过增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含量、改善胆碱能传递通路,继而有效阻止神经细胞变性凋亡。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试验组MMSE、BI、WHOQOL-100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可见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奥拉西坦治疗,能提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奥拉西坦治疗,能提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