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疗效观察
2020-12-28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472000王娜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472000)王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9例。常规组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6.15±4.33)岁;临床分期:16例Ⅰb2期、15例Ⅱa期、8例为Ⅱb期。研究组年龄35~57岁,平均年龄(45.95±4.62)岁;临床分期:15例Ⅰb2期、Ⅱa期17例、Ⅱb期7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两组基线资料(年龄、临床分期)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①常规组 采用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取平卧位,全麻下于下腹部左侧绕脐处行纵行切开,切口约20cm,依次切开皮肤、组织,观察腹腔病灶情况,依次切断骨盆漏斗韧带、子宫、膀胱返折筋膜,游离输尿管及膀胱,同时分离膀胱侧窝、直肠及阴道,切除子宫及邻近淋巴组织,缝合阴道、后腹膜,腹腔冲洗后,对创面彻底止血,关闭腹腔,缝合切口。②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患者取截石位,全麻下于腹部正中脐上4cm行横向切开,腹腔中置入套管,充入气体,形成CO2气腹,切开后腹膜,行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并切除髂外、股骨沟深、髂总、髂内及闭孔处淋巴结,离断缝扎子宫动脉,剪切子宫膀胱腹膜并反折,分离左宫旁组织,下推膀胱,分离阴道直肠间隙,切断左骶韧带浅层,右侧手术操作同上。随后行阴道手术,配置肾上腺素液体注射于阴道黏膜下,环切阴道壁、游离黏膜,分离宫颈膀胱间隙,充分暴露输尿管,切断骶、主韧带,于阴道处取出子宫,缝合阴道残端、阴道黏膜、腹膜。冲洗盆腔无出血后,放置引流管,撤除腹腔镜,缝合穿刺孔。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79.49%(31/39)高于常规组69.23%(27/39)(P<0.05)。
2.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215.12±51.26)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5.26±12.47)h短于常规组(248.52±63.55)min、(44.58±10.12)h,术中出血量(277.31±93.12)ml少于常规组(358.45±83.57)ml(P<0.05)。
3 讨论
宫颈癌为威胁女性健康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因素与过早性行为、多孕多产、高危型HPV感染等因素有关[1]。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常规开腹手术易受患者体型、肠管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利用人体天然孔穴进行手术,利于宫旁组织、阴道组织、阴道旁组织切除,手术过程中经腹腔镜引导,可确保术野清晰,同时可用于体型肥胖、盆腔深、术中视野暴露不佳患者,并结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进而彻底清除病灶,提高手术治疗效果[2]。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提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疗效显著;此外,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可见上述手术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同时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应注意:①术者熟练掌握输尿管盆腔段走行、解剖位置,术中需谨慎游离输尿管,避免输尿管损伤。②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发现血管粘连,采取锐性分离,以减少静脉血管损伤。
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淋巴结切除术治疗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疗效显著,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机体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