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型烟雾病术后护理措施
2020-12-27廖蕙萍
烟雾病属于一种较为少见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其也可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此病的主要表现为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近端和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发生闭塞与狭窄,从而导致脑底发生异常增生血管网,但是对于烟雾病的发生原因还未明确。此病的治疗通常可采取手术与非手术的治疗方式,若患者采取手术治疗,那么则需要建议患者术后保持静卧休息,并且需要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避免患者受到精神或生活上的刺激,避免出现继发性损伤。因此,对于烟雾病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必须足够的合理有效。
1 烟雾病
烟雾病作为一种病因不明,且以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以及双侧颈内动脉末端起始的慢性进行性闭塞和狭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颅底异常血管网疾病。其中临床表现多为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常由于患者剧烈运动、进食热辣食物以及情绪紧张等引发。而自发性颅内出血则常发于成年患者,而这一原因主要由于烟雾状血管的微动脉瘤出现破裂,导致出血的发生,其中脑实质出血和脑室内出血进入脑室为主要常见因素。由于烟雾病在东亚国家中属于高发疾病,其中存有一定程度的家族聚集性,因此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颅内出血以及脑缺血作为此病的主要危害因素。
2 烟雾病的临床表现
2.1 梗塞型
即急性脑卒中,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瘫痪、视觉障碍、智力障碍以及失语等。
2.2 出血型
脑实质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儿童患者发生此病型的几率低于成年患者。
2.3 癫痫型
患者出现此病型则会出现频繁的癫痫发作、持续性癫痫以及部分性癫痫发作,并伴有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症状。
2.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型
此病型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烟雾病患者的70%,患者一旦出现此病型则会出现一过性瘫痪以及力弱,且反复发作,而多数患者表现为瘫痪或是双偏瘫、左右交替性偏瘫。仅有少数患者出现头痛、偏头痛以及半身惊厥发作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不自主运动、智力障碍以及感觉障碍。
上述前3例病型可称为“非TIA型”,由于病型病程较为复杂多变,且预后差等特点,临床多表现为混合型。但若仅仅是单纯癫痫发作,其预后优。
3 烟雾病术后护理措施
3.1 严格观察患者病情
由于部分患者会因麻醉等因素出现低血压等症状,对脑循环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采取轻度的升高血压,促进患者脑再循环和脑功能恢复。同时保持术后24 h的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心率及血压保持密切观察,并根据检测结果和术中失血情况通过静脉及时补充血容量。
3.2 氧疗护理
通过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利于患者在吸氧的同时吸入自身排出的二氧化碳,促使脑血管扩张,提高脑局部血流,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和缺氧症状。
3.3 情绪护理
护理人员需以温和清晰的语言和关切的目光对患者进行巡视、探访,关心并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若患者因认知能力低下、沟通困难等原因,不能有效配合治疗,而为了避免患者颅内压升高致颅内出血以及发生烟雾病症状,可以通过麻醉科会诊,评估患者氧饱、呼吸等其他生命体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肌内注射镇静剂等。
4 小结
烟雾状血管主要是扩张的穿通动脉,而其主要起着侧支循环代偿的效果。多数患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例如癫痫、头痛、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不能随意运动等,而在其中极为常见的表现则是脑缺血,即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等。因此,缺血型烟雾病患者术后的护理重点则是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保证不要再引起继发性出血,同时还有情绪上的一些问题,生活上的护理也要注重,切勿刺激患者出现剧烈的咳嗽或者大便用力等,以防造成继发性的一些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