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方法的关键
2020-12-27康燕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是维持生命以及形成代谢的必需物质,但同时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类饮水与生活用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我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水平,本文对生活饮用水的理化检验方法进行了归纳和介绍。
1 我国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依据
现行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006年12月29日发布,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我国生活饮用水检验指南,包括水指标142项,其中微生物指标6项、有机物指标44项、放射性指标2项、金属指标24项、无机非金属指标11项、农药指标21项、消毒剂指标6项、消毒副产物指标14项、有机物综合指标4项、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0项。
2 生活饮用水的常用理化检验方式
2.1 容量法
容量法常被应用于水质分析,容量法可测定的指标包括氯化物、水总硬度、生化需氧量、亚氯酸盐、耗氧量、碘化物以及氯消毒剂当中有效的氯、二氧化氯等等,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能够应用于水总硬度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以及硝酸汞容量法可用于水中氯化物的含量测定,对于耗氧量的测定通常采取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测量。
2.2 重量法
重量法主要用于有机物综合指标、无机非金属指标以及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如溶解性总固体)等的检测,在所有检测方法中,占据1.04%的比例。
2.3 原子吸收法
水质中金属指标主要采取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原子吸收法分为火焰原子吸收法以及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其中火焰原子吸收法主要用于水中的锌、铁、锰、铜等金属元素的检测。原子吸收法占据全部检测方法的6.57%。
2.4 分光光度法
在水质分析中,分光光度法属于较为通用的技术,主要可以用于饮用水中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氟化物、氰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硫化物、磷酸盐、硼、氨氮、亚硝酸盐、丁基黄原酸、甲萘威、甲醛、氯化氰、游离余氯和氯胺、二氧化硫、臭氧等物质的检测。该方法占据所有检测方法的19.72%
2.5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气相色谱法检测方法又包括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填充柱气相色谱法、顶空气、柱前衍生等方法,可检测的物质包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碘化物、己内酰胺、四氯苯、苯乙烯、三乙胺、苯胺、松节油、苦味酸、氯丁二烯、三硝甲基苯、二硝基氯苯等物质。该方法占据所有检测方法的27.00%。
2.6 ICP-MS法
ICP-MS检测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无机元素与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该方法能够在几分钟内同时测定地表水中包括铁、锰、砷、硒、钾、铅、汞等多种金属元素,且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生活饮用水与地表水中痕量金属元素的分析要求。
3 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重视度空前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技术的应用也逐步由仪器法代替手工法,检测时限缩短了,灵敏度与准确度得到较大提升。但在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必须全方位覆盖,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信,为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