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血压控制的范围
2020-12-27王涛
妊娠期高血压属于妇女妊娠期的特有疾病,是影响妇女妊娠期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妊娠期高血压妇女的主要表现有高血压、蛋白尿等,会引起全身器官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影响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为降低产妇的高血压,减少产妇蛋白尿,就必须将产妇血压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通过部分干预措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1 疾病诊断
医学对妇女高血压的定义为:同一手臂的舒张至少有2次舒张压≥90 mmHg,或者收缩压≥140 mmHg,两次检测的时间需保持8 h左右。产妇血压较正常情况上升15~30 mmHg,未达到90~140 mmHg,需进行密切调查。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
①妊娠期高血压:于产妇妊娠期20周出现,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产后2个月内恢复正常血压,含阴性蛋白尿。舒张压≥110 mmHg,收缩压≥160 mmHg为重度高血压。②子痫前期:产妇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蛋白尿于1 d内≥3 g,且与肌酐比值≥0.3,产妇器官异常改变。舒张压≥110 mmHg,收缩压≥160 mmHg,有明显的器官异常改变为重度子痫。③子痫:子痫前期发生后,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现象。④合并慢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于妊娠20周前出现的高血压现象,于产后2月持续性升高。⑤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由慢性高血压产妇于妊娠期20周后出现的蛋白尿1 d内≥3 g,另外产妇血压升高,出现子痫前期的症状。
3 妊娠期高血压的控制
其主要目的是为改善产妇的血压情况,同时防止胎盘早剥对胎儿产生影响,预防产妇器官异常改变和并发症的产生,增加产妇及胎儿的存活率。通过相关降压药物可对产妇进行有效的降压效果,但用药必须进行严格规划,服药的时间需根据产妇及其胎儿的状态进行调整,根据其血压情况和对胎儿产生的影响。相关治疗标准指出,舒张压≥110 mmHg,收缩压≥160 mmHg的产妇需要及时进行降压治疗,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的产妇需根据对胎儿的影响程度进行合理用药,在降压药物使用正常,且产妇无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其血压应控制于舒张压80~105 mmHg,收缩压130~155 mmHg;产妇在服药后若含有部分器官功能异常,其血压情况应保持于舒张压85~89 mmHg,收缩压130~139 mmHg,根据胎儿的供血需求,产妇的正常血压需保持舒张压≥80 mmHg,收缩压≥130 mmHg。国外学者研究表示:若产妇舒张压≥105 mmHg,收缩压≥160 mmHg,并且具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时需要将其舒张压控制于110 mmHg,收缩压控制于150 mmHg,有器官功能异常的产妇需控制舒张压80 mmHg,收缩压130 mmHg。另外,具有子痫前期及子痫情况的产妇,需要合理进行给药,同时将血压情况在舒张压90~100 mmHg,收缩压140~160 mmHg的妊娠高血压产妇控制血压于舒张压80 mmHg,收缩压130 mmHg。
4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妊娠期高血压的血压控制范围应保持于舒张压80 mmHg,收缩压130 mmHg,根据胎儿及产妇的整体情况进行合理用药,可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另外,视情况的不同,可以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降压和检测,例如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规律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以及日常的运动调节等。正确的降压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顺产率,同时会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对预防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