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开腹宫外孕手术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对比效果
2020-12-27张利涛
张利涛
(河北省大名县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 引言
宫外孕主要是指孕妇的孕卵在子宫外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同时也称为异位妊娠[1]。引发原因主要为患者的输卵管周围或者管腔出现炎症,造成管腔通畅发生异常,阻碍孕卵的正常运行[2]。使孕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停留以及发育,最后造成输卵管出现破裂或者妊娠流产[3]。本文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86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观察与研究,探讨研究宫外孕患者通过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与开腹宫外孕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6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治疗组(43例,采取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方式)与对照组(43例,采取开腹宫外孕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29.45±3.47)岁,经产妇18例,初产妇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9.68±3.52)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27例,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P>0.05,可做对比讨论。所有宫外孕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本次研究中,且经由我社区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开腹宫外孕手术方式。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指导其取平卧位,在患者下腹正中纵行切口,切口长度为5~8 cm,将患者的腹腔逐层切开。若患者选择输卵管病灶清除术,将其输卵管纵向切开取出胚胎,将胚胎与血块清理干净后对出血点进行结扎;若患者选择输卵管切除术,则沿着其输卵管系膜进行切断与缝扎处理,冲洗盆腹腔后关闭腹腔。
治疗组对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对患者均使用全麻,指导其取臀高头低位,机器型号:EJ-MLA26c1c。在患者脐孔位置进行气腹针穿刺,后在原来的穿刺部位刺入腹腔Trocar孔,大小约10 mm作为手术操作孔,并且将腹腔镜置入体内进行观察。后转头低位,分别在患者下腹部两侧进行穿刺,并置入5 mm与10 mm的Trocar作为手术操作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输卵管切除术或者输卵管病灶清除术,对患者的输卵管进行缝合或切除,将患者腹腔内积血吸净,后对创口处用可吸收线进行间断缝合处理,将盆腹腔清洁干净后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其中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分为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宫外孕患者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当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与开腹宫外孕手术各项资料比较时,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
住院时间(d)治疗组 43 48.46±4.53 42.54±4.3513.62±2.36 6.58±1.45对照组 43 86.56±9.79 63.76±4.3822.56±4.7611.25±2.39 t 23.161 22.541 11.034 10.955 P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肛门排气时间(h)
3 讨论
患者在发生破裂或者流产前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伴有腹痛、停经以及少量阴道出血等情况。输卵管破裂后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且腹痛反复发作[4]。患者的阴道相继出现出血现象,甚至休克[5]。随着我国近年来宫外孕发生几率的逐年增加,对女性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宫外孕疾病也受到临床更多的关注与重视[6]。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宫外孕症状治疗方式[7]。其治疗内容主要包括在患者脐孔位置行气腹针穿刺,在患者下腹部两侧做穿刺孔,使用腹腔镜探查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输卵管病灶清除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并且尽量保证手术一次性成功,减少患者的出血情况与疼痛感[8]。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86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对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开腹宫外孕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示,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在本次研究中比开腹宫外孕手术的临床效果更优,能够有效提高宫外孕疾病的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