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26

关键词:汉语言应用型文学

李 桦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尤其是理工科相关专业,纷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汉语言文学作为办学历史最久的传统专业,在谋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不少问题和阻力,导致专业改革进展缓慢,难以见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尽快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办学定位,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激发改革的内驱力和创新动力。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将改革落到实处,以便开辟一条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新路,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高度重视。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安徽省由14所院校组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相互交流经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积极进展。但尽管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推动改革、促进转型发展方面还是面临诸多问题,导致改革难以突破,收效甚微。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有效推动改革的管理机制

专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缺乏有效的管理、考核,都很难取得改革成效。这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实现转型发展,就要对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规格、模式、课程结构等进行重新定位和创新设计,没有一个理念更新、定位科学、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无从落实专业转型发展,也无从实施专业改革。但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有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仍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和指导,教务处根据学校领导的总体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以文件的形式发给二级学院,让二级学院据此组织制定(或修订)。指导意见对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包括学时学分)等做了具体规定,并且要求全校使用统一的格式模板。这种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就受其约束,很难有适应专业特点的改革自由度、创新设计的自主空间,特别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中,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二)缺乏自主探索改革的内在动力

这主要表现在:一,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课程设置仍应以传统的理论课程为主,否则就失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二,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万金油”性质,什么行业都可以使用,不必要也难以按照《意见》去实施,使“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地对接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需求”。三,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难以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建实验室、上实验课。在实践层面也难以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就直接导致即使在专业的主办部门,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也步履维艰,陷入困境。

(三)对改革存在偏见和抵触情绪

近些年来,每次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校要求,每届学生的课时、学分都在减少,这必然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调整。有些传统的理论性的课时要适当减少,甚至取消。有些应用性强、体现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有机结合的课程的课时、学分要适当增加,有些原先没有开设的应用型课程要适当增设。对此,有些老师心存偏见,对改革有一定抵触情绪,一旦涉及到自身所教的课时减少甚至课程取消时就不能接受。有些教传统理论课程的老师甚至反对开设应用型课程,因为这会影响到传统课程的课时压缩或取消。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其实很多本科的老师是持否定态度的。”可以说,如果老师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任何改革都是难以奏效的。

如果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都会遇到上述问题,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其他问题。只有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改革才能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对策

在明确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是谋求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前提下,我们就要思考、寻求改什么、怎么改的对策,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去实施。针对专业改革面临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布的一系列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文件,包括教育部等部委发布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等,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邀请国内应用型高校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专家来介绍改革过程和举措,以便学习借鉴。要组织相关人员到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了解同行对改革的认识及举措等,引导相关管理者和老师破除固化思维和传统的办学模式,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教育结构调整、学校转型、专业转型、服务学生的大局上来,以便端正态度,激发热情,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创新精神投身改革,在改革中发挥先锋作用。

(二)加强应用型教师培养

在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强化应用型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出一支素质高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没有这样一支队伍,专业转型发展就无从落实,也无法取得成效。长期以来,老师们习惯上传统的文学课、文学理论课、语言学理论课,对应用型课程不感兴趣,认为和自己所学的专业背景、所从事的科研领域不相干。此外,他们自身的应用能力也缺乏,尤其是转型强调的职业能力更是缺失。这就需要选派教师到中小学、新闻单位、传媒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工作锻炼,增强教师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应用能力,更深切地感受和了解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以便回校改进教学工作。同时,学校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教师分流,通过各种途径,将他们培养成应用型教师,包括“双师型”“双语型”“双能型”“双证型”“双职称型”教师,以满足专业转型对应用型教师的需求。

(三)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

在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除了学校统一规定的基本模式和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不能擅自改变外,在方案的其它方面应当有所思考,有所探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关键要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组织人力对本校在校学生、学生家长、已毕业学生、用人单位等进行调查,以便听取他们的办学建议。特别要听取他们对办学模式、课程结构、核心课程、能力课程、上课方式、考核方式、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建议,以便合理改进。

其二,要坚持人文素养、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有机统一,不可失之偏颇,误入歧途。如果说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坚持“人文为魂”“能力为本”,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恰恰是人文性最强的专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塑造人的灵魂、人格、气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主张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做颠覆性处置。例如有的学校将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全部打破重组,变成碎片化的课程模块,这就大大削弱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性特征。同时,因为受到总学时的限制,又必须腾出一些课时加大专业能力型、职业能力型课程开设比例,因此,适当减少传统理论性课程的课时,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升其教学实效,势在必行。

其三,要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能力是“能写会说”。 长江大学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回答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需要具备的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哪些”时,“99.13%的答案中包含有‘文字撰写能力(或写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扎实的文字表达功底等)’,93.58%的答案中包含有‘口头表达能力 ’” ,这足以说明“能写会说”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优势和特长所在。清华大学在2018级新生中开设了“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并计划于2020年将该课程覆盖清华所有专业的本科生。这一重大改革举措,说明清华大学已将写作与沟通能力上升到人的基本素质高度来重视和培养。如果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再不重视写作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专业特性和优势的削弱或丧失。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将“能写会说”能力的培养、考核和认定等落实到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学分设计等环节中。这是突出专业特色的关键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或者说社会为何需要这类人才,其关键是该专业人才除了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外,其特长是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言说能力,是用人单位急需的“笔杆子”。而对于本专业中一些有写作天赋的人才来说,写作本身就能成为其终身坚守和追求的事业,可以通过写作创造精神产品服务社会,以直接实现专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其四,要做好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对应设置岗位素质课和职业能力课。《意见》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时要“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这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专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对应的岗位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做到“一专多能”,以便毕业就能找到对口职业。因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修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要通过广泛调研,特别要对学生的“出口”情况做出分析,结合本校本区域情况,明确2~3个“职业定向”,以便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围绕“职业定向”分别设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实践环节等,并加大这类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学分、学时比例,以便将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例如,可以从第4学期开始设置“教师教育”“现代文秘”“新闻传播”三个方向的职业能力课程,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奠定基础。当然,这类方向及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做到每届新生更新一次。这是专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需要花大气力去探索和实验的。它直接关系到转型能否成功、人才出口是否通畅、社会是否有较大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有所突破和创新,主要看“能写会说”的专业核心能力、科学实用的“职业能力”培养是否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专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其五,可以突破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附加说明的方式,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即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按其等次、级别、社会认可度、应用价值等折算成学分,以代替某些课程或实践的学分。在学分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减免某些课程的学习或实践。

(四)着力打造应用型课程群

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由多种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才能落到实处。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应用型课程一直重视不够、建设不力,有的即使开设了,也是课程数量少、课程学分学时少,被边缘化,无法适应正常的教学需求,更谈不上开展教学实训与实践。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专业的转型发展。为此,《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应用型课程数量占学校课程总量的50%以上”(皖教秘高〔2018〕136号)。为落实这一要求,在重视建设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群的同时,要着力打造应用型课程群,以便将应用能力培养落到具体课程教学中。这一方面要重视打造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群,如基础写作、应用写作、现代汉语、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口才等,通过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慕课等课程建设,不断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将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训练题型、测试题库、实践策划与要求等置于网上,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定向”和分向开设的课程设计,着力打造职业能力课程群。如“教师教育”方向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教师口语、基础教育课程教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艺术与教学技能训练等;“现代文秘”方向的秘书原理与实务、秘书礼仪、商务谈判、文书与档案管理、电子政务等;“新闻传播”方向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与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机的使用与维护、新媒体运营等。对这些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训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科学策划与设计,建构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在实验室或实践基地进行教学的新模式,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强化教学的训练性、实践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素质和职业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找到对口职业、适应岗位需求。

(五)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要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改革中才能奏效。其一,要充分发挥省质量工程项目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其中的各类项目,借助项目的研究目标、经费支持和团队的研究实力,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其二,为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大力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其三,要不断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上网,为学生自主在线学习提供服务。其四,所有的课程教学都要坚持“育人为魂”“能力为本”,在充分发挥人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同时,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相关职业能力这个转型的关键点上。即使是传统的文学课,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相关写作能力。要通过训练题型设计,组织学生对新作品进行阅读、讨论、撰写评析文章,培养学生感悟作品思想内涵与艺术个性的能力,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鉴赏、自主写作评论的能力。而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能力课程则更要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打通课内课外,实现理论与实训、实践一体化,切实提升学生的岗位素质、专业能力和相关职业能力。

(六)加强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

在谋求专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少应用型课程,特别是分方向设置的职业能力课程,需要在相关实验室上课,包括“教师教育”“现代文秘”“新闻传播”三个方向的主要课程都应当安排在实验室上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在实验室开展实训式教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办公技术、摄影摄像与编辑技术、新媒体运营技术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根据《标准》,要着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资源”(皖教秘高〔2018〕136号),多途径建设不同类型的专业实践基地。如选择有关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现代传媒机构等建设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的定向选择,组织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岗位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增强未来就业的竞争力。

(七)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就是“以需求为导向”,为学生就业着想,让学生学有目标、学以致用。因此,要建立学生学业导师制,负责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每个学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出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以便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并在导师的指导和督促下,一步步按规划去实现这些自定的目标。就指导过程而言,教师在新生入学后就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其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以及就业面向等,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按学期对学生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所进行的课堂学习情况、课外学习情况、在线学习情况、专业实训与实践情况、参与考证情况、参与各类竞赛情况、参与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情况、参与课题研究情况、专业拓展学习及实践情况、方向课程选择、就业形势分析、考研学科专业选择等进行及时了解、分析、指导和督促,促使学生专心致志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专业能力,拓展职业技能,如愿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八)实行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全面转变学生评价机制、考核机制,改变用一张试卷考核学生、确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传统方式。适应专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将理论考核与实训、实践、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参与竞赛、发表作品或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多元的可量化的考核方式,以综合考核的方式确定学生的课程成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实践、追求创造性成果、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可以凭借自己的综合表现和实际能力获得应有的评价和课程成绩。

(九)探索毕业论文的改进方式

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总是偏向理论研究,忽视应用研究及实践成果,并且以毕业论文合格如否来决定学生能否毕业。新的《标准》强调,要改变“用一篇论文对学生进行毕业鉴定、放松对实践教学环节评定等传统方式,全面转变学生评价机制。”(皖教秘高〔2018〕136号)首先,可以鼓励学生改变论文选题方式,注重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职业规划和实践情况,选择应用型选题,使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其次,要积极探索以文学创作、调查报告、深度报道、专题解说、文案设计、广告策划等替代毕业论文,实现对传统毕业论文模式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由传统的办学模式向应用型办学模式的转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虽然面临一些问题和阻力,但只要认识到转型发展是我国高校结构调整的战略需求,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一切从大局出发,为学生着想,就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活改革的内驱力。同时,要多维度、有针对性地找出有效对策,从办学定位转型、应用型教师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应用型课程群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毕业论文改革等方面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将改革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就能合力推动专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猜你喜欢

汉语言应用型文学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我们需要文学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