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2020-12-26王传胜
王传胜
(长丰县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合肥 231100)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在初中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研人员要不断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创新与升级教学方式,教授学生语文学习技巧,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文化主阵地作为传播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之一。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创新方式,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
初中语文教研人员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熟知语文课节中的重点内容,有效利用网络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节内容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例如,在讲解《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体机等网络教学设备,让沉寂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打破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预设情境抛出问题,然后从多角度引导学生们思考。比如:“我们都知道《山海经》是我国神话怪谈类的文学作品,那么有谁知道与此类型相关的电影呢?”一提到影视剧,同学们兴致高涨、反响热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们争先作答。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提前准备的视频相同时,教师就可以欢快地对学生们说:“那就让我们先插播一段‘广告’,广告之后,马上回来,精彩不容错过!”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在寓教于乐使学生收获了知识,为学生带来一种感官上的学习享受,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兴趣,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播。
二、拓展延伸,提升学习传统文化观念
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需要三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突出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使其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在对《爱莲说》这一课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寻找一些他们认为的传统文化与课文《爱莲说》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堂上交流发言的准备。有效的课前预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对课节重点知识重点讲解,然后为学生深度解析文中莲花这一植物的文化底蕴,再引导学生就课前自主预习时找到的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进行交流。待学生阐述完毕后,教师适时归纳小结,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发言,把莲花“圣洁、善良、高洁、正直”的品格同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进而升华到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守住一点——清正廉洁。通过交流学习,一是帮助学生梳理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加深学生对于课节知识以及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专题教育平台,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自发建立并管理QQ群或微信群。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通过归纳、提炼将课节重点知识内容及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发布到群里,供学生课后学习与巩固。再如学习完《孙权劝学》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将《资治通鉴》相关内容发布到相应的交流群,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拓宽传统文化学习范围,真正实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在教学中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是比较常见的一项教学方式,并且效果十分显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拓展活动,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以“中华传统文化语文交流”为主题开展实践拓展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竞赛的形式,看哪一小组掌握的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知识相关联的内容较多,从而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这种方式,既渗透了传统文化教学又整合了学科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教师引导,提高学习传统文化效率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忽略,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以爱为源”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在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注意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语文老师自身更应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知识储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另外,教师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功底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口成章,无形中能给予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日趋浓厚,课前、课下翻阅资料、上网搜索、相互讨论,等等。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面宽广了、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了……教师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对《陋室铭》这一课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先搜索关于《陋室铭》的课外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教学准备。在具体教学中,仔细讲解《陋室铭》重点内容的同时,为学生全面解答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到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情怀。然后再进一步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感悟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提升自身素养,丰富内涵,从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进一步了解与传承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们的长远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转变语文教学观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师要正确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和语文学科内涵,并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代,语文核心素养赋予了我们全新的认知,语文教师理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高能力,让灿烂中华的传统文化之花开满神州大地,呈现欣欣向荣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