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成语天下》看文化益智类节目创新

2020-12-26翠,赵群,杜

关键词:题型成语受众

彭 翠,赵 乐 群,杜 红 玉

(1.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40)

2019年6月30,河北卫视大型原创性文化节目《成语天下》正式开播,首期即获得了极佳收视率。据索福瑞CSM实时收视率数据显示,《成语天下》首播反响强烈,电视收视从第24名一路攀升至第9名[1]。节目播出期间,人民网、光明网、环球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等数十家权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并对节目予以高度评价。《学习强国》APP也多次发布节目相关内容助力传播,并开设节目直播观看通道。总决赛当晚,《成语天下》再掀收视热潮,官方话题跻身微博热门话题小时榜前六、综艺榜前三[2]。#成语天下#话题微博阅读量突破2.3亿,讨论量高达15.3万,观众好评如潮。《成语天下》由《中华好诗词》原班人马打造,第一季共12期。该节目致力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河北卫视践行主流媒体“兴文化”使命的新作,也是“中华好”系列品牌文化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节目宗旨来看,《成语天下》“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点,从成语典故切入,采用趣味闯关模式,融合当代文化元素,解读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也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使命。”[3]不言而喻,该节目的播出,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探索,也是文化益智节目的创新发展。

一、创文化养成模式

(一)映射自我需求

近年来,养成类节目火爆荧屏,备受追捧,赚足了观众眼球。在此之前,这一节目模式主要用于选秀综艺,它主要以粉丝陪伴选手一起成长、助力喜爱的选手实现“明星梦”为节目卖点,带有极强的娱乐性质。《成语天下》则在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创新养成模式,它采取“零淘汰”制,让观众陪同28位参赛选手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见证选手的成长,接受文化的浸染。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收看节目的时间不断延长,黏性不断提高,这主要基于《成语天下》的文化养成模式抓住了观众“使用与满足”的心理特征。

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受众成员被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被看作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4]。《成语天下》的养成模式让观众陪伴选手一同成长,见证选手的成功。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观众对自我需求的映射和对自我实现的憧憬。当代人对成功怀有一种非常迫切的心态,市面上数不胜数的“成功学”书籍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物质上的富有还是精神上的富足,都将被看作是成功的一个表现。反观《成语天下》的参赛选手,他们既拥有相应的大赛奖金又具备丰富的学识,在观众依靠自身无法实现这种自我满足感的情况下,参赛选手便成了他们的最佳移情对象。故而,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也会不自觉地关注该选手,并将自我的期许转移到选手身上。在选手取得最终成功后,观众也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这种关注与情感的投入无形中也加强了观众对节目的黏性,从而成为稳定的收视群体。

(二)放慢叙事节奏

过去,“淘汰制”一直是益智节目青睐的模式。游戏闯关、比拼较量,充满紧张感的竞技氛围更容易刺激人们的感官,激发人们的关注兴趣。比较典型的是《一站到底》的车轮战——选手一旦答错,便“掉”下舞台。这样一种淘汰制虽能放大游戏冲突,增添节目张力,但同时也会导致选手上场时间短、人物形象塑造不够丰满的弊端。由于选手随时都可能离开舞台,以人为中心的叙事手法在这里呈现出碎片化、模块化的特点,人物形象的展现较为刻板单一。在每个选手展现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节目只能突出夸大选手的主要特点,也使得节目标题呈现出“娱乐化”“低俗化”倾向。虽然通过给参赛选手贴上吸引眼球的“标签”,能够给观众留下一定的印象,但这些印象多为“夸张化”“恶搞式”的负面印象,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主观感受。显然,这对于一个以传播知识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来说,不利于它的长期形象塑造。除此之外,“淘汰制”的使用还会加重场上的竞技氛围,并直接导致选手的频繁更新。在这种紧张激烈的赛制下,节目就显得“热闹”而“浮躁”,且娱乐氛围浓于文化氛围。

众所周知,节目模式影响节目气质。《成语天下》的养成模式虽也有竞争,但“零淘汰”制却极大地缓和了紧张氛围,放慢了叙事节奏。它不再主打紧张的游戏规则,而是通过节目所蕴含的浓厚的人文内涵及情感交流打动人心。而且,12期节目采用的是连贯的叙事手法,将每一位参赛选手的成长轨迹娓娓道来。在这里,选手的成长历程与节目的发展进程交织在一起,带给观众的感官是多面的、立体的。只有在立体的形象中,观众才能从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多角度地感受选手的人格魅力。同时,慢节奏的特性一方面能够将受众从过去紧张的竞技节目中解脱出来,并在轻松闲适的文化交流中获得精神愉悦;另一方面,它还有利于节目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弘扬文化,其娓娓道来的叙事手法也能够让文化于潜移默化中浸润人们的心灵。

(三)“养”“成”铸品牌

观众期期不落,陪伴选手成长即为“养”;而选手最后在节目中呈现的优秀形象反馈给观众,即为“成”。在“养”的过程中,受众的节目观看时长得到增加,受众黏性得到提高,这就无形中为节目培养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受众。同时,受众的持续性观看也为节目赢得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它让受众尽可能发现节目优质之处,对节目形成连贯的整体认知,从而进一步了解节目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树立品牌形象。除此之外,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出彩表现以及节目最后优秀形象的呈现,也是一个“活招牌”,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节目打造了高质量、精品化的节目形象。

二、题目类型多元

社会学家马尔库塞指出:“同质化是人类失去审美能力后的一种相互模仿所造成的文化特征。”[5]自2013年两档文化益智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获得收视口碑双丰收后,跟风创作现象立即出现。纵观近几年的文化类节目,大多存在题材雷同、形式相似的问题。尤其是节目模式与题型,更是严重缺乏突破性创新。而《成语天下》则打破了同质化现象,创造性地发掘了近20个原创环节。除了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考察参赛选手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外,它还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综合考察选手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对节目的内容、制作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也能够多维度的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一)持续推陈出新,消除审美疲劳

创新题目形式有助于丰富节目内容,缓解受众长期处于同质化环境中产生的审美疲劳。与其他节目通过不断增加新题目、拓展题库范围来使受众对节目保持新鲜感不同的是,《成语天下》以庞大的原创性题型为根基,根据题型自身的原创性与不同题型之间的搭配重组,来保持观众对节目的新鲜感。总的来说,该节目共14个题目类型,在前六期节目中,《成语天下》基本期期都有新题型出现。在节目构成上,该节目每期挑选五个题型构成节目关卡。除了“戏说成语”为每期固定关卡外,其他四个题型则从剩下的13个题型中随机组合,且每期题型的出场顺序也不尽相同。可见,于“不变”中求“变”是《成语天下》的聪明之处。而且,在已有的内容基础上进行变换,看似“新瓶装老酒”,但由于每期题目类型和题目顺序不尽相同,也使得节目始终保持一股新鲜性,从而消除了审美疲劳。

(二)题型多元,深挖文化根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情趣。一档优秀的文化节目应该以文化为根基,尽力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之根与家国情怀。当前,观众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绝不仅限于了解其表层含义,而是要深入了解其内涵。过去,部分文化益智节目的单一题型限制了观众了解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使得许多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浮于表面。而《成语天下》多元化的题目类型,则有利于从形式、内容、模式等多层次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美。该节目不仅考察成语的释义,还通过多种题型向观众展示成语的典故渊源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等。如其在“兵来将挡”中考察成语的表面释义,在“水落石出”中考察与成语相关的名人轶事,在“试说新语”中则直接考察成语的典故渊源。总之,多元题型的创新组合,紧抓文化根脉,带给受众多元的文化视角,从而得以全方位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

(三)突破单一益智,注重综合能力

文化益智类节目注重知识性的特质使其具有一定的教育启迪功能。传统的益智节目通常考察的是“硬知识”,选手在答题过程中运用到的多为背诵、默写等刻板记忆能力。然而,知识作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它不仅局限于对现象、信息、规律的描述,还包括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但对于现今大部分益智节目来说,它们往往仅将益智节目的核心要素“知识性”,局限于“对事实、信息的描述”而忽略了对于技能发展的促进作用。《成语天下》则立足于多种创新题型,全方位考察参赛选手的综合能力。其中,在“试说新语”环节,还需要选手讲述题面成语的历史典故,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字影迷踪”环节则需要选手从60个被打乱的字块中找出一个四字成语,意在考察选手对信息的提取、记忆以及对记忆内容的审核能力;而“画里有话”则需要选手从一小段动画中猜出成语,考验的是选手的反应能力和联想能力;“水落石出”则着重考察了选手的推理能力。总的来说,节目通过对选手综合能力的考察,有效促进了观众对于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可以随着节目的进展与选手同步答题,以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讲好中国故事

著名学者王一川曾对“讲好中国故事”有自己的一番理解和思考。在他看来,“人类文化本身就包含着讲故事的内容或过程,并且要通过讲故事而使人类共同体生活中生成的价值系统得以传达、巩固及传承。”[6]由此可见,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一个与历史对话的过程,还是一个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过程。以往的文化益智类节目更为注重“传知识”,虽然对一些知识背后的文化故事有所涉及,但多由评委老师点到即止,故事在其中起的是丰富节目内容的辅助作用。《成语天下》同样重视知识的传播,但更注重挖掘文化根脉,其着力点在于“讲故事”。而且是把“讲故事”从节目辅线转到主线上来,即从历史故事中挖掘题目,再把题目融入到历史故事中,同时采用多元主体、多种形式进行故事的讲述,以便实现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

(一)演员:故事的演绎者

正如王一川所说:“中国故事,恰是中华民族这个多族群共同体生活中的事件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它可以表现为神话、传说、音乐、舞蹈、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绘画等多种不同的艺术类型。”[6]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也不仅仅限于口头演说,还可以通过戏剧化的表演形式。舞台戏剧手法将历史时空剧场化,打破“过去”与“现在”时空隔阂,实现对历史故事的现代化演绎。在情景渲染下,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历史故事、了解文化内涵、感受文化情怀。

“戏说成语”是《成语天下》每一期节目的固定节目和重头戏。在这一环节中,几个演员将以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共同演绎某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一环节时长约在20分钟左右,由此也可看出节目制作方将表演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通过演员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历史文化本身的严肃性与精英气质被弱化,节目的知识性与娱乐性得到了巧妙的融合。这种形式既不会因历史自身的厚重气质而显得过于“阳春白雪”,与观众拉开心理距离;也不会因娱乐性过强而使得文化节目不伦不类,陷入“泛娱乐化”“低俗化”的窠臼。

此外,《成语天下》中每一段故事素材并不是为一个题目服务,它往往由一个素材进行题目延展,注重知识与知识间的延续性和相关性,从而打破了成语知识的界限,考察范围囊括了整个古代文化知识。如“各执一词”环节中,四个表演者分别饰演《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他们站在各自所扮演人物的立场和角度来叙述这件事情,而其中一个表演者的说法则会有知识性的错误。在第一题要求选手找出说法错误的人物后,这一关卡剩下四题则围绕这个故事中的四个历史人物各出一题。如此一来,就由历史事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历史人物风采等相关文化知识的考察,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了提升观众文化素养的深层目的。

(二)选手:故事的叙述者

与一般文化益智类节目由评委老师进行拓展延伸,解释答案背后的文化渊源不同的是,《成语天下》将这种讲故事的部分更多地留给了选手。在每次答题之后,主持人都会随机询问几个选手选择答案的理由,其中不乏文化底蕴深厚的选手能够生动地将成语背后的历史渊源完整的叙述出来。此外,《成语天下》还设有由选手专门讲述成语故事的环节——试说新语。其中,选手有一分钟时间根据屏幕上出现的成语进行成语故事讲述。在这一分钟里,选手至少要讲出成语故事中的三个关键词,同时有一位或一位以上的评委老师判定故事讲述正确,才算过关。在这一环节中,评委的话语权被弱化,与文化对话的主体,由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过渡到普普通通的参与者。除了讲述成语故事,节目还给选手提供了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间,便于让他们述说自己的故事。无论是网格警务员王祥龙、故宫解说员李美瑶、酷爱国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马旷龙,还是传播汉服文化之美的王蕊,都是热爱中华文化的节目参与人。但他们却以自身不平凡的经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身体力行地传播正能量,在给观众以正确价值导向的同时,也给节目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三)评委:故事的点评者

在《成语天下》这一节目中,评委依旧是故事的讲解者、知识的传播者,只不过其话语权相较其他的文化类节目而言,却被极大地弱化;同时,传播知识的职能也更多地从评委手中转移到参赛者手中,评委则更多地作为故事的完善者和补充者。尽管如此,评委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因为他们虽然是故事的补充者,但评委的三言两语往往能对参赛选手的长篇大论画龙点睛。他们身上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涵养,是整个文化节目专业性与权威性的象征,有着令人信服的力量。除此之外,恰到好处的点评,既对选手解释不清的地方进行了补救,也对知识进行了完善和扩展,同时又不会显得整个讲解过于拖沓冗长,可谓一举多得。

四、平台差异化运营

进入智能时代,跨屏传播已经成为媒介新生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扩大了电视节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衡量电视节目的标准从唯收视率发展到集电视收视率、网络点击量、社交平台讨论量、短视频数据等多维度评价于一体的综合考量[7]。换言之,跨屏传播使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到不同的屏端。这就要求电视节目除了内容外,还要重视传播渠道的拓宽,进而与受众进行良性互动,以便提高节目知名度和影响力。《成语天下》立足两微一抖,针对不同平台的媒介特质展开了差异化运营,全面立体多向度地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微信:互动性

《成语天下》除了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对节目内容与选手风采进行宣传,另有一个亮点则是开发了“成语天下大挑战”的小程序。该小程序共分三个板块:普通答题、同步答题、选手投票。这三个板块通过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创新性地发挥了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教育功能,既扩大了节目影响力,也提升了用户的黏性。同时,小程序的开发也让观众接受文化熏陶变得“可移动化”,它打破了时空的隔阂,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了解成语文化的便利,进一步将成语文化扩展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可以在日常刷手机的时候完成对知识的积累,接受来自文化的洗礼。除了自己答题,它还能够邀请好友共同参与。微信熟人社交的特性使信息传播模式呈现出以人际传播的特点,即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信息接收者既可接收信息,也可转变为信息发布者进行二次传播[8]。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互馈传播,可以为节目尽可能培育更多的潜在受众。同步答题与选手投票更是进一步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同步答题无疑是一种新鲜的参与体验,它为受众尽可能模拟真实的比赛流程,加强受众的参与感,让受众不再仅仅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而是能像场上的参赛选手一样,深度体验古代文化之美。选手投票则有利于建立起受众与选手之间的联系,进而建立起受众与节目之间的对话,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深度互动。

(二)微博:话题性

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和扩散相关话题,有助于吸引受众主动进行检索、阅读、收看和评论,从而有效提升媒介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9]。在每期节目播出之前,《成语天下》官方微博都会放出宣传片预告、选手表情包照片以及选手采访视频进行提前预热。节目播出过程中,更是会在微博上随着节目进程,同步更新精彩片段。在节目播出后,《成语天下》还会不间断地投放节目精彩时刻。此外,节目组还会发布带有#成语天下#的相关话题,建立微博对话,给志趣相同的观众一个公开交流、讨论的空间。有讨论就有热度,这样的传播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节目流量,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总之,《成语天下》利用微博的话题性进行造势,成功延展了传播空间,达到节目营销的目的。

(三)抖音:娱乐性

近年来,短视频以其碎片化、娱乐化的特质席卷互联网,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而抖音更是以其2 200万的用户数量领跑同类产品,成为预热造势不可或缺的传播渠道。基于抖音软件庞大的粉丝数量与影响力,《成语天下》亦紧随时代风向入驻抖音。从该节目在抖音使用推广的过程可以看出其传播策略的转变。要想在短视频软件中成功推广营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该产品的媒介特性。短视频“碎片化”与“娱乐化”的特性要求发布者传播的内容要在最短时间内激起观众兴趣,否则便会被淹没在数不胜数的视频流中。

由于《成语天下》最开始入驻时发布的通常是一些选手自信答题、评委老师从容解题以及选手日常生活的片段。这类片段过于平淡,没有波折,知识性有余而娱乐性不足,不符合受众在短视频平台的观看倾向,从而无法在第一时间抓住观众视线,点赞数大多在400以下,评论数也大多在100以下。而实现点赞数猛增的是对节目中难题的投放。在发布了选手面露难色的作答情态与题目内容后,视频点赞数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标题为“带有‘无’的成语指凭空挑起事端,你会吗?”的短视频中,点赞量更是达到了7.9万,评论量亦有3.8万。可见,这类题目贴合短视频娱乐性的媒介特性,意在利用难题挑起受众好奇心,激发受众的竞争心理。在受众的求知欲及竞争心理的双重驱动下,使得“难题类”视频获得了抖音用户的关注与喜爱,并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用户会在评论中写出自己的答案并参与其他答案讨论,无形中提升了短视频的热度,为节目进一步造势。除此之外,点赞也推动了短视频的传播推广,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五、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10]《成语天下》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成语为切入点,勇于创新,大胆突破原有的节目模式,以多个角度、多种形式展现了成语之美。节目也“秉承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和艺术精神,”[11]身体力行地承担起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文化自觉与模式创新。

猜你喜欢

题型成语受众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拼成语
猜成语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