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情况的对比分析

2021-01-13宋志英范立刚

关键词:精力总分线下

宋志英,范立刚

(1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安庆246133;2安庆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范式从注重高校的资源投入转向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投入[1],学习投入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国外学者Schaufeli最早提出学习投入的概念,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完满的学习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不仅能在学习中保持旺盛的精力,体会愉悦的内心感受,还能积极应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体会自豪感[2]。后来的学者更倾向于认为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3]。经过多年的研究,学习投入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学习投入的维度和测量的研究;二是关于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学习投入的维度和测量的角度,以Schaufeli团队提出的活力、专注、奉献三维说最具代表性。国内学者学者方来坛、时勘等翻译的这一量表的中文版也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4],研究也选用了该量表。从影响学习投入的因素来看,学者们研究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可划分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但具体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5‐6]。

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投入情况如何,与线下学习投入相比有何差异,有哪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何有效地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则是研究中要探索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整群分层抽取地方高校大学生3 946人,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统一发放问卷。线下学习投入数据是在2019年10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对全校学生普测时收集到的;线上学习数据是在本学期开展线上教学50天后,与线下数据对应专业和班级收集的。其中大一学生1 318人,大二学生1 315人,大三学生1 313,其中大四学生本学期主要是完成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少有线上课程教学,故没有选取大四被试。被试中男大学生1 913人,女大学生2 033人;文科生1 927人,理工科学生1 161人,艺体类学生518人,其他学科340人。

2.研究工具

研究选用李西营翻译修订的国外学者Schaufeli的学习投入量表,量表分为动机、专注与精力三个维度,共有17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7点计分,1~7分别代表从来没有、几乎没有过、很少、有时、经常、十分频繁、总是。总量表的∂系数为0.919,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7]。

自编大学生学习投入补充问卷。自编开放式问题,从线下、线上教学的优缺点,以及是否愿意继续开展线上教学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想法。

三、实证研究

1.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描述统计

由表1可知,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线下和线上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均分和总均分都高于理论均值4。线下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精力<专注<动机,线上学习投入三个维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专注<精力<动机。从标准差的数值来看,线上学习投入的离散程度均高于线下学习投入。

表1 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描述统计

2.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对比

由表2可知,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线下和线上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均分和总均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学习精力和学习动机的差异最为显著(t=‐9.689,4.575;P<0.001)。

表2 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差异分析(M±SD)

3.不同性别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对比

由表3可知,在线下学习中,不同性别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精力和专注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线上学习中,不同性别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动机、精力两个维度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学习方式与性别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单变量的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由表4可知,方式和性别的P值均大于0.05,是不显著的;方式*性别的P值小于0.01,故是显著的。由图1可知,随着学习方式由线下学习转变为线上学习,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降低,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增加。

表3 不同性别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差异分析(M±SD)

表4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投入双因素(方式*性别)方差分析表

图1 方式与性别的交互作用

4.不同年级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对比

由表4可知,无论是线下学习,还是线上学习,不同年级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总分和三个维度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年级与方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表4 不同年级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差异分析(M±SD)

表5 不同学科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情况差异分析(M±SD)

5.不同学科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对比

由表5可知,在线下学习中,不同学科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总分和精力、专注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线上学习中,不同学科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总分和动机、精力、专注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学科与方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四、讨 论

1.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现状分析

研究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均大于理论中值4,说明无论线下学习还是线上学习都有较好的学习投入状态。但值得额外关注的是,学生线上学习投入结果中的标准差明显大于线下学习投入,这说明在线上学习投入中大学生间的差异更大。后续的访谈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自认为自觉性高、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大学生更喜欢线上学习,而那些自认为自觉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大学生更喜欢线下学习。提高学生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线上教学投入的有效途径。同时,这次的线上教学也激发了大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思考。

表2的数据表明,在学习投入的动机维度,线下学习要强于线上学习,后续对三个班的线上访谈表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线上居家学习是在家长的视线内开展的,有一种强烈的被家长监督的感觉,有部分同学还因此激发了亲子间的冲突,弱化了自己的内在学习动机;二是居家学习,尤其是线上教学初期,有些课程主要观看视频教学,缺少了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动机。而在学习投入的精力、专注两个维度和总分上,线上学习都要好于线下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线上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有效掌控有关。如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和弹性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学习的视频资料随时反复调用,尤其对自觉性高、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大学生,这一点尤为突出;同时,同学们也反映,线上学习开展一段时间后,教师不仅通过课程管理平台对学生课堂投入、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及时监控,还通过弹幕、投稿、讨论区等方式开展相当数量的互动,很多学生反映,线上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比线下教学明显增多,尤其是对那些相对内向的大学生,线上教学避免了面对面的紧张,他们投入的积极性更高一些。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学生认同了线上学习的优势和效果,但约有96.81%的大学生还是更希望开展线下学习。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渴望与教师和同学有更多的面对面交流,可见交往需要是大学生的主要需要之一;二是认为线下学习的实践性更强一些,可见大学生更关注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学校、教室、图书馆比居家更有学习的氛围,可见,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全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2.不同性别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线下学习时,男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精力和专注维度均高于女大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线上学习时,女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动机、精力和总分上均高于男大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习投入的双因素方差分析也表明,随着学习方式由线下学习转变为线上学习,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降低,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增加。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两性的不同特点有关,研究发现女性相比于男性,更能适应变动的环境[8],在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时,女大学生能快速调适自己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环境。同时,从性别特点来看,女性更耐心、细腻一些,居家更能静得下来,投入进去;而男生更喜欢有挑战的、互动性强的活动[9]。此外,线下学习时,女大学生花在日常形象管理的时间会比男性多得多,线上学习不用见面,女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分散出去的注意力减少,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

3.不同年级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线下学习,还是线上学习,不同年级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总分和三个维度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且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在降低。事后检验表明,线下学习时,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大一>大二>大三,差异非常显著;线上学习时,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大一、大二>大三,差异显著。通过与大学生的访谈了解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和大学生对自己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认知有关。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不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对专业课程学习上,而是逐渐向多领域拓展,尤其是到了大三,开始更多考虑就业、考研、出国等事宜,会因选择不同,而更有选择地进行不同方向的学习投入,故自感用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投入减少,这实际上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表现。

4.不同学科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除去线下学习投入中的学习动机维度,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线下和线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在线上学习中,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在线下学习中学习投入的动机、精力、专注三个维度,艺体类大学生明显高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通过与大学生的线上访谈了解到,艺体类大学生因为认识到就业范围相对狭窄,专业基本功必须扎实且有专攻,所以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呈现出较高的水平。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均高于理论中值,学习投入状态较为积极;相比较而言,线上学习中处于两端的同学要多于线下学习。在学习投入的动机维度,线下学习要强于线上学习,而在学习投入的精力、专注两个维度和总分上,线上学习都要好于线下学习。

2.性别、年级、学科是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性别因素上,随着教学方式由线下转入线上,男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降低,女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在增加;在年级因素上,无论线下、线上,均随着年级升高,专业课程学习投入在降低;在学科因素上,艺体类大学生相对于文科、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更高。

(二)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强教学平台建设,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在线上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满足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需要,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投入[10]。二是在线上教学中,增加对自觉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弱的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加强督促和监管,促进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三是在线上教学中,根据性别、年级、学科的不同,区别对待,增加教学监管的弹性。四是建议高校加强线上学习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缓解和解决学生线上学习中的心理困扰,提升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精力总分线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3步曲之精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