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多层面保障机制研究
2020-12-26喻小红朱小龙
文 珂,喻小红,朱小龙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0 引言
近年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越来越多高校大学生携笔从戎,踊跃报名参军,已经成为部队的主要兵源[1]。在参军入伍的大学生中,占大多数的是大学新生和在校大学生。随着两年服役期满,这些大学新生和在校生中少部分能够获得考学提干、选晋士官机会,将留在部队继续发展,大部分人员将重新回到高校继续完成学业。随之而来的,是从“营门”回到“校门”后的一系列适应性问题[2]。积极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尽快度过适应期,不仅有助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利于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激发更多大学生的参军热情[3]。但是,解决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不仅需要高校和个人的积极努力,也需要政府和部队的积极参与,需要有关各方共同构建多层面的保障机制。
1 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现状调查
为详细了解高校退役大学生复学后的适应情况,本研究对所在地区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有关调查情况如下:
1.1 调查的实施过程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调查内容包括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人际交往以及心理状况等。调查对象的构成上,综合考虑了入学年级、退役时间和学科门类等情况,共选取调查对象100人,其中:从入学年级上看,大一新生20人、在校生60人、应届毕业生20人;从退役时间上看,不满1年的56人,退役时间满1年以上的44人。在对100人普遍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其中部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进一步了解了相关具体情况。
1.2 调查的结果情况
调查中,95%的同学对自己的入伍经历持肯定态度,认为应征入伍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强化了个人的理想信念,锻炼了强健体魄,培养了个人坚强、自立、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等优良品格,同时获取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一系列优待政策,认为选择应征入伍很有意义、并不后悔。与此同时,调查对象也集中反映了返校复学后的各类适应性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学习方面。调查中,有87%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反映在课程学习上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其中困难较小的占39%,困难中等的占31%,困难较大的占17%,其中遇到中等和较大困难的群体中,二、三年级在校生和理工类学生比例较大,分别占总人数的74.8%和76.4%。进一步对反映困难中等和困难较大的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主要反映他们在两年的部队经历中,接触的主要是军事技能和政治理论,这些内容与个人的大学课程,尤其是理工类学生的课程关联度低。同时由于部队训练生活节奏快、空余时间少,致使个人服役期间基本中断了大学课程学习和复习。退役复学后,对于以往学习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遗忘殆尽,致使课程学习的连续性受到冲击,难以迅速赶上课程进度[4]。
(2)日常生活方面。调查中,有47%的学生反映返校后感觉学校环境变化很大,有36%的学生反映学校环境有些变化,有17%的学生反映学校环境基本没有变化;在复学后对校园生活的适应时间方面,有53%的学生的适应时间在1个月以内,有34%的学生的适应时间在3个月以内,另有13%的学生的适应时间需要1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进一步对反映适应时间较长的学生进行访谈,主要反映入伍后,经过至少两年的军事化教育训练,会改变很多固有习惯,形成较为鲜明的军事化思维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加适应部队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重新返回校园后,面对高校相对宽松的作息制度和管理方式,反而会产生不适应,包括:不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不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看不惯身边同学的自由散漫和卫生习惯等,较为严重的是少数学生会因为突然失去了强力约束而产生补偿性心理,在复学之初会选择刻意放松自我约束,进而沉迷于手机、网络或者其他不良诱惑之中,难以及时进行自我纠正。
(3)人际交往方面。在对返校复学后,重新融入学校生活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反映沟通方面问题的占71%,仅次于课程学习方面的87%,高于生活方面的47%和心理方面的54%;在对更喜欢与哪些人相处的调查中,选择老师的占8%,选择老同学的占26%,选择新同学的占17%,选择相同经历同学的占28%,选择部队战友的占21%。进一步访谈了解到,交往中退役复学大学生主要觉得自身年龄普遍要比同学大1至2岁,加上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思想状态在他们与同学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因此,他们会愿意利用更多的时间跟有相似经历的同学、入伍前的同学以及部队的战友进行交流,而与老师和新同学的关系一般。而且,据访谈对象反映,大二、大三学生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要多于大一新生,这是因为退役大学生返校复学后,同班同学已经形成了较为熟悉的群体和交往圈。作为后来者,他们想要加入其中,会遇到更多隔阂。
(4)心理状态方面。有6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比入伍前更积极、学习目标更明确;有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入伍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或者没有形成确定的学习目标;另有12%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进一步对学习兴趣降低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主要是:一方面,原先认识的同学成了师兄师姐,或者已经毕业工作,甚至已经在相关领域小有成就,进而在交往中产生了急躁心理[5];同时,两年的军旅生涯中,入伍大学生也接触了来自于各行各业、各种背景的战友,获取了更多社会信息,同样使得他们在返回学校后难以迅速调整心态,进入学生角色。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两年的军旅生涯中培养了较为强烈的进取心、荣誉感,这本来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优势。但回到校园后,一切生活以学习为中心展开,他们在部队生活中积蓄的品质和优势一时又无法发挥,还要面临学业上的被动局面,进而产生心态上的失衡,失去了努力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2 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个人、学校、政府和部队等多个层面分析原因。
2.1 个人层面,思想准备还不充分
面对面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受访对象表示:选择参军入伍前和服役期间对个人在退役复学时将会面临哪些矛盾问题,没有清晰的概念和认识,并且认为经历过部队的严格教育训练后,个人的适应能力会显著增强,能够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因此思想上对复学后的各种困难也存在轻视心态。但是,部队相对固化的训练生活环境培养了入伍大学生较为强烈的执行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入伍大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很多退役复学大学生返回校园后,并不能迅速从部队的思维习惯中走出来,导致个人并不能迅速完成从军人到在校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甚至习惯于“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个特殊的身份标签,刻意将自己封锁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而引发了相应的适应性问题。
2.2 学校层面,教育引导还不及时
一是虽然近些年大学生参军入伍人数在逐年上升,但每年20万至30万的比例相对于3000余万的在校学生来讲,还是一个很小的群体,还没有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因此尚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机制举措[6]。二是高校武装部的主要工作精力还集中于国防教育、军事课教学以及征兵工作等方面,在退役大学生的复学和管理上所做工作还限于协助办理复学手续以及组织集体活动方面,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及时经常。三是在与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交往中,经过部队培养锻炼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得会比普通孩子更加成熟稳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对退役大学生的情况判断,会让他们习惯性地相信退役复学大学生具有成熟的心理状态,相信退役复学大学生可以依靠自身克服短暂的困境,因而忽略了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关注指导。
2.3 政府层面,优待政策配套还不到位
一方面是优待政策大多集中于经济补偿、政策补偿方面,只是降低了相关门槛,还缺少设身处地的人文关怀,也不能直接促进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致使退役大学生在就业和升学竞争中并不能够真正获得优势。另一方面,涉及退役大学生就业、考公务员等部分政策内容还相对笼统,各地执行的尺度也不一致,因而打击了退役复学大学生主动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适应环境的积极性[7]。
2.4 部队层面,军地衔接还不够顺畅
当前,部队对于退役后立即面临再就业的人员,指导机制较为健全,工作做得较为充分。而对于退役后选择复学的大学生,所做的针对性教育工作较少,后续的跟踪调查也几乎是空白,基本是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由学校来接力完成。但是,作为接力者,院校又对退役大学生在部队期间的经历了解得不深不透,并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心理情况。在双方交接过程中的空白和断档,导致了退役复学大学生只是在很短时间内变换了学习生活环境,却没有相应的过渡环节,从而为复学后的适应性问题埋下了隐患。
3 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多层面保障机制的构建途径
3.1 构建班级层面的辅导机制
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课程学习[8],班级辅导员要加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关怀,帮助他们捋清职业发展脉络,认清自身的独特优势,准确定位人生目标,进而督促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好学业。任课老师要加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实施针对性辅导,人员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安排相关基础课程的补学补修或者组织学生干部和成绩好的学生与退役复学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对一帮助辅导工作,确保退役大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自身学习上遇到的各类困难,尽快赶上同届在校生的学习进度,从而更好地建立信心、适应环境。
3.2 构建学校层面的引导机制
要探索开展指导课程。为了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顺利实现身份转变,院校要在学生退役返校初期,设计开展相关的教育引导课程。如召开座谈会,邀请有过从军经历的老师或者以前退役复学的师兄师姐们与刚刚返校的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面对面传授转型期间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帮助后来者减少走弯路的机会。要发挥高校武装部作用。高校武装部要积极组织开展集体谈心交心活动,肯定退役大学生在部队培养形成的政治觉悟、思想素质、意志品质以及学习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长处,激励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尽快建立信心,同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课程学习和校园生活中的各类困难,促使他们尽快适应从军营生活到校园生活的过渡。要发挥社团组织作用,有意识地引导退役复学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学生会和各类社团组织中去,让他们在其中积极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帮助学校做好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工作,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和交友机会,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崭露头角、建立自信,以此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3.3 构建政府层面的政策扶持机制
一是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需要对现有优待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尽量将现有的原则性、笼统性政策量化具体化,从而提升政策的可执行性。二是对各地各学校之间的差异化政策进行梳理汇总,尔后进行必要的统一,减少政出多门导致的知悉难、执行难问题。三是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促进院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上级优待政策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发挥应有作用。
3.4 构建军地之间的协调机制
为有效缩短适应期,部队需要在解决退役大学生复学后适应性问题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部队期间,要结合部队的职业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定期温习大学期间所学的基础课程,避免两年后遗忘所学知识。每年退役前,部队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对即将退役复学的大学生开展专项疏导教育,站在军人的角度引导他们积极适应退役后的角色转变,主动适应新环境[9]。同时,军地之间要着眼在校大学生入伍人数不断增加的实际,加强相互之间的调研学习和沟通协调[10],进一步明确各自在大学生入伍前后接续培养期间的职责分工、工作重点,积极向各自部门提出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共同对入伍大学生的人生成长负责,为更多投身国防事业的有志青年营造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