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12-26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462000李永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患侧造影检出率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462000)李永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虽然该病发病较急且无明显前兆,但及时给予药物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早期准确诊断对TIA患者十分重要。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部分TIA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T灌注成像(CTPI)联合CT血管造影(CTA)在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201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TIA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6例,女性50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6.21±3.41)岁。病程6~57h,平均病程为(32.19±46)h。纳入标准:符合TIA临床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CTPI检查方法:CT平扫参数为电流:200mA,电压120kV,扫描范围:20mm,层厚5mm,持续时间:50s。CT平扫完成后将碘海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65)经肘静脉以4mL/s的速度注入,注射总量为50mL,延迟6s后开始收集CT灌注扫描图像。CTA检查方法:于CTPI检查完成30min后进行CTA检查,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用量、用法与CTPI检查一致,注射完成后17~20s开始扫描,相关参数为:电压:120~140kV,电流:200~280mA,扫描视野:25cm,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螺距:0.562。

1.3 图像处理方法 CTPI检查:根据时间-密度曲线计算患者患侧和健侧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CTA检查:将原始数据传输至ADW4.3工作站,获得血管造影图像后进行图像处理。

1.4 观察指标 对比TIA患者患侧与健侧CBV、CBF、MTT、TTP等指标差异性;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检查结果差异性。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定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TIA患者患侧与健侧CBV、CBF、MTT、TTP水平比较 TIA患者患侧CBV水平(5.08±0.51)mL/100g、CBF水平(52.17±5.08)mL/min·100g均低于健侧(5.51±0.56)mL/100g、(56.34±5.21)mL/min·100g,而MTT水平(7.41±0.75)s、TTP水平(12.13±1.56)s高于健侧(4.80±0.57)s、(8.62±0.89)s(P<0.05)。

2.2 不同诊断方式下TIA检出率比较 CTPI检查共检出88例,检出率为83.02%,CTA检查共检出80例,检出率为75.47%,联合检查共检出99例,检出率为93.40%,CTPI、CTA单纯检查检出率无组间差异(P>0.05),而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CTPI、CTA检查(P<0.05)。

3 讨论

虽然TIA不会直接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但持续、频繁发作极易诱发脑梗死,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对于TIA患者应尽早给予诊断、治疗。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临床用于TIA鉴别诊断的相关手段也在不断增多,此次研究结果显示TIA患者患侧与健侧CBV、CBF、MTT、TTP等CTPI相关参数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CTPI可有效反应脑组织血液灌注状态,但不同参数对缺血灌注敏感性差异较大,其单一诊断效果并不理想[2]。而CTA则是一种血管成像技术,其可有效反应血液循环状态,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但该诊断方式仅能反应大中动脉血流情况,亦有一定局限性。此次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两种诊断方式联用在TIA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TIA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CTPI、CTA检查,这表明两种诊断方式联用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检出率,这与两种诊断方式作用机制不同,联用可同时反应灌注状况和血液循环状况有关。

综上所述,CTPI联合CTA检查可有效提高TIA检出率,该诊断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患侧造影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