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镇痛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12-26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0普芳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失血性体液限制性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000)普芳丽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指因严重创伤导致大出血,进而引发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出现急性缺血缺氧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损害。常规临床上通过通过大量体液复苏缓解失血状况,但是随着研究提出通过术前限制体液体积、速度,更有利于控制出血情况,配合早期镇痛,促进机体康复。现就舒芬太尼镇痛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救治的7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试验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8~71岁,平均(37.34±3.52)岁,疾病类型:闭合性损伤14例,开放性损伤22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3岁,平均(37.31±3.54)岁,疾病类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损伤21例,两组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为临床上因创伤失血出现休克患者,且年龄在18岁以上。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患者;合并传染、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现场进行损伤固定,出血部分进行加压包扎,并在入院后尽快开始做心率、血压、止痛等抢救措施,开通静脉通道,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将1~5μg/kg舒芬太尼在2min内推注完成,评估病情后准备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大量、快速补液,保持血压水平在80~120mmHg。试验组患者实施限制性体液复苏,尽快滴注1000mL林格氏液,晶胶比例在2∶1或3∶1,保持平均动脉压在50mmHg左右,逐渐放慢液体输注速度,且控制晶体的输入量。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患者的血气指标,取患者静脉血检查血红蛋白(Hb)、乳酸(BLAC),含量,并记录血氧饱和度,并监测两组患者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炎性因子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算,对n(%)表示的计数资料行X2检验,表示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气指标 试验组的Hb(85.76±8.24)g/L、血氧饱和度(97.06±9.27)%均较对照组(81.40±8.06)g/L、(90.76±9.14)%高,BLAC(1.74±0.31)mmol/L较对照组(2.10±0.57)mmol/L低(P<0.05)。

2.2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 试验组IL-6水平(155.32±14.64)pg/mL、TNF-α水平(121.50±12.48)pg/mL均较对照组(167.25±15.73)pg/mL、(131.67±13.22)pg/mL低(P<0.05)。

3 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因为大量失血出现循环功能紊乱,组织器官损伤,使得血浆蛋白分布、合成、分解代谢出现变化,创伤部位细胞内体液聚集,流向第三间隙增多,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瘀滞,使得微循环障碍,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救治,将造成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传统临床上认为,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补充大量液体,以达到促进机体有效循环血量、血压恢复正常,保证组织血流灌溉、氧供正常,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此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内脏血流灌注不足,加重内脏器官损害[1]。再加上严重创伤诱发的高强度应激生理反应,加重急性炎症、器官衰竭等创伤后并发症,增加抢救难度[2]。为此,提出将限制性体液复苏与舒芬太尼镇痛应用到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尽快实施舒芬太尼镇痛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在彻底止血前给予小容量液体复苏,保证血压维持在较低水平,仅保证最基本的血容量,防止大量体液复苏加重失血,促进抢救效果。将舒芬太尼镇痛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研究结果中表明,患者的血气指标更平稳,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更低。舒芬太尼早期镇痛减少患者应激反应,改善微循环状态,同时抑制机体创伤因子释放作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更好地改善患者出血状态。

综上,舒芬太尼镇痛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助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工作,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失血性体液限制性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探究体液的缓冲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效果观察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体液指标在运动监控中的应用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
定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