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12-26河南省兰考县中心医院475300赵沾
河南省兰考县中心医院(475300)赵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88例(2018年9月~2019年8月),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n=44)。常规组年龄22~47岁,平均(34.45±5.77)岁;肌瘤个数1~5个,平均(3.12±0.59)个;研究组年龄21~46岁,平均(33.80±5.51)岁;肌瘤个数2~6个,平均(3.20±0.55)个,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后3~7d进行手术,术前禁饮禁食。①研究组采用超声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创建二氧化碳(CO2)气腹,于脐部下缘约2cm及左、右麦氏点处做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维持腹内压12~15mmHg;经穿刺孔置入腹腔镜,于腹腔镜下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向宫体内注射稀释垂体后叶素6U,30s后于肌瘤突出明显处,采用超声刀纵向切开子宫、假包膜至肌瘤处;利用抓钳提起肌瘤并牵引,沿假包膜界限钝性分离肌瘤、子宫肌层,游离瘤核;采用超声刀凝切假包膜内肌瘤营养血管,剔除子宫肌瘤,冲洗盆腔,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子宫全层。②常规组采用冷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创建CO2气腹、垂体后叶素注射观察方法同研究组;30s后于肌瘤突出明显处,采用冷刀纵向切开子宫、假包膜至肌瘤处;利用抓钳提起肌瘤并牵引,钝性分离肌瘤、子宫肌层,游离瘤核,采用冷刀剔除肌瘤;生理盐水冲洗盆腔,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子宫全层。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盆腔粘连、腹腔内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相关指标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9.56±7.12)ml少于常规组(97.56±8.55)ml,手术时间(62.12±4.79)min、住院时间(4.78±1.03)d短于常规组(70.89±4.88)min、(6.78±1.12)d(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腹腔内出血1例,常规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盆腔粘连1例、腹腔内出血1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与常规组9.0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672)。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方法多样,非手术治疗对机体创伤小,但治疗不彻底,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可彻底剔除子宫肌瘤,但术中残腔止血难度较大,因此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有效止血、确保术野清晰,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冷刀指采用手术刀片或剪刀直接切割组织,不采用能量器械,冷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直接剪开子宫肌层、假包膜,可避免能量器械产生的电热损伤,对组织破坏小,但冷刀不具有止血效果,仅依靠垂体后叶素止血,其止血效果较差[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与冷刀相比,超声刀具有刀头尖锐、温度低、热传导小、无电流刺激、可同步完成凝血切割等优势,有助于蛋白氢键形成凝块,进而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确保手术清晰,加快手术进程。此外,超声刀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由金属刀头震荡摩擦产生热能,震动频率可达23~55万次/s,所产生热能较高频电刀小,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超声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安全性高。
综上,超声刀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