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在植物造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12-26连洪燕吴燕郭娜娜梁鑫斌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安徽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造景植物内容

连洪燕,吴燕,郭娜娜,梁鑫斌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对分课堂(Pad Class)模式最早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提出,近些年在全国中小学以及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1]。该模式特点是由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共同组成,按照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消化吸收—课堂分组讨论的环节进行循环教学[2],改变了传统授课方式中教师为绝对主角的状况,让学生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1 植物造景课程概况及授课现状

植物造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本校2019级人才培养计划中设定为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运用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来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线条、色彩、形体等观赏特性,配置成各种立体画面以供观赏。

本课程在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理解并掌握植物造景的相关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的植物造景方案设计能力,能结合具体环境作出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该课程在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多年,课程性质从专业方向课逐渐调整为专业核心课,课程共计36学时(18理论+18实验),考核方式为考试。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传统的授课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课堂授课方式缺乏创新,效果一般

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的理论部分知识时,沿用传统的授课理念与思维模式,更多将授课作为一项任务,不能结合课程的内容与性质进行创新,虽然也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效果一般。课堂上受限于学时少、授课内容多等原因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也较少,提出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学生的回答深度也不够,并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此外,由于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且与其它专业课程穿插较多,导致学生误以为是在重复学习而缺乏兴趣。比如第一章内容为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与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的内容有所交叉,虽然教师授课时侧重点非常明确,但很多学生凭空感觉“好像学过了”“我已经知道了”,而师生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最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牢固。

1.2 实验课堂过度任务化,学生能力提升不明显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计划,该课程理论与实验课时占比为1:1,各为18学时。实验课相较于其它专业课程的实验而言是“数量多而体量小”,即实验内容个数多,但每个作业任务量不大,这样可以在充分结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但是这种经过多年授课经验摸索出的实验课授课方式也存在缺点,即过于将其任务化,每个实验内容开始前教师讲解实验意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及最后上交的作业形式等,随后就由学生自行完成作业,期间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也会留有一定时间进行作业点评,但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时间有限,指导点评并不能做到充分全面。很多同学因为得不到指导而稀里糊涂地完成作业,需要有哪些改进并不知晓,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也不明显。

1.3 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全面反映学生水平

根据教学大纲,本课程考核方式为最终成绩=卷面成绩(40%)+实验成绩(40%)+平时成绩(20%),其中试卷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部分主要是实验作业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为课堂表现情况。这种评价方式看似较客观全面,但学生为了拿到高分,理论课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背诵,实验作业重表现而轻方案,这些都导致学生最后的分数其实并不能真实充分地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2 对分课堂模式在植物造景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结合植物造景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将对分课堂模式引入到教学实践,经过一个学期的施行考评,教学成果明显,现将实施过程介绍如下。

2.1 施行计划

对分课堂模式前期在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已经进行探索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与经验,为能取得更好成效,本次应用于植物造景课程时,首先制定了施行计划。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调整,在保证授课内容全面的基础上加大深度,进一步明确侧重点内容。

本次对分课堂采用隔堂对分的形式[3],即教师先进行授课,然后留下课后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下次课以分组讨论为开端,教师进行答疑,最后教师再进行下一章节知识点的讲述,如此不断循环。选择我校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1)、(2)、(3)班作为改革试点班级,教材选用臧德奎教授主编、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植物造景》(第二版),该教材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功能作用、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基本形式以及不同绿地环境下植物造景的方法。理论课三个班级合班上课,每周2节,共计9周,实验课分班上课,每周3节,共计6周,以上每节课均为45分钟。

2.2 施行过程

在本课程第一次上课时给学生讲述课程概况、考核方式及对分课堂如何实施等基本信息,随后按照施行计划开始授课。现以理论部分第四章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为例(本章授课时间为4课时,两周完成)介绍对分课堂具体实施步骤[4]。

第一周课程内容由教师重点讲授完成,包括讲述植物配置的原则、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攀援植物及草本植物的造景方式等内容,明确重点与难点。要求学生课下完成以下任务:①消化吸收本次理论课讲授的知识点;②收集查阅资料并进行实地调研(校园内或者蚌埠龙子湖公园等地),然后完成课后题(调研地的乔灌木配置以哪种形式为主,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都有哪些形式,有无攀援植物造景的形式,各自选用哪些植物及景观效果如何,你认为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最终将调研结果整理汇总为PPT在第二周上课之前上交,教师在下次上课之前完成批阅。

第二周第一节课先分组展开讨论,以风景园林181班为例,该班级共30人,每5人一组,共6组,每组设组长一位。各组先对上周理论内容进行复习,然后结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讨论,每位组员如有不明白的问题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都可以提出,并由组内探讨,如有不能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可进行记录。此阶段时间控制在半节课左右,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由任课教师督促并随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第一节课的后半节,由教师对讨论过程中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对各组记录的问题进行统一答疑,然后对学生上交的PPT进行点评。

第二周第二节课在完成PPT点评讲解之后,开始下一章理论内容的讲解,并在下课时适当留思考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下一周上课时仍以学生讨论为开端,如此循环往复。

以上为植物造景课程理论课隔堂对分的实施步骤。对实验课而言,本课程共三个实验内容,每个实验6课时。对分课堂可以如下方式开展:第一周第一节课,教师分发任务书,详细讲解实验意义目的、内容及作业要求等内容,第二节由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室外调查观测等任务,第三节课学生独立完成方案的初步设计,绘制出方案草图;第二周第一节课前半节分组进行组内成员间方案的相互点评,后半节由教师进行方案的指导,后两节学生继续完成作业,师生之间随时进行沟通交流。

2.3 考核评价

最终成绩=卷面成绩(40%)+实验成绩(30%)+平时成绩(30%),卷面考试采用闭卷的形式,主要体现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成绩体现实践能力水平,成绩依据为最终上交的作业情况;平时成绩为平时上课的课堂表现,包括考勤、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讨论表现等。对分课堂的课程考核模式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方式来说无疑增加了教师的任务量,但更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能力。

2.4 学生反馈

对分课堂模式在植物造景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征求学生意见与建议,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化调整。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摸排学生真实想法,以对后期对分课堂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经验[5]。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①你认为对分课堂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相比在提高课程学习兴趣方面有没有明显作用;②你认为对分课堂模式是否真实提高了你的专业能力;③你认为对分课堂模式值不值得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推广;④你认为对分课堂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并写出建议(文字反馈)。

该调查问卷共发放85份,回收85份,回收率100%,调查表明,95.3%的学生认为对分课堂模式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作用,92.9%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模式的学习能较好地提高专业水平能力,90.6%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可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以借鉴推广,总体来说学生对对分课堂模式接受度高,适应能力强,满意度较高。此外学生也提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比如课后问题可以少而精、小组讨论时间可根据问题多少及难易度灵活确定时间等,这些都对后期其他课程的改革实践提供了参考。

3 对分课堂模式应用总结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植物造景课程应用之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方面改变了过去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固有思维,转换为师生共同为课堂主角,这也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另一方面切实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是“分数高而能力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此模式可在风景园林专业其他课程中加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造景植物内容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主要内容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