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2020-12-25王梦维
摘 要:语言运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已成为共识。造成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的人物对话处处渗透着性别差异。本文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以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对话原则为例,分析性别语言差异及其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昵称,强势语,程度词及询问语;女性使用感叹句及疑问句的频率高于男性;女性一般使用合作的语言模式,而男性更多地使用竞争性的语言模式。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性别语言差异;《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介:王梦维(1995-),女,汉,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3-0-02
1、社会语言学简介
社会语言学是对语言共变和社会关系的研究,社会语言学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反映语言,从不同的社会条件分析语言变异。
通过运用社会语言学方法,研究发现男女在发音,语调,词汇,句法等语言运用方面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女性在交谈中更倾向于使用标准发音和上升语调。相似地,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描述性词汇,夸张形容词和强势语。另外,女性更乐于使用疑问句,模糊语,模态结构来减弱强势语气。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著名的小说。本小说通过描写班纳特五个女儿的婚姻,体现了男女语言在词汇、句法、语言模式等多方面的差异。通过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语音、语调、词汇和句法等语言形式的使用上存在差異。一般来说,女性倾向于在谈话中使用标准的发音和升调。同样,男性和女性在词汇的选择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女性更倾向于使用附加疑问句、模糊限制语、情态结构等句法手段。
1.1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关系,语言的使用和语言使用者生活的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
1.1.1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一般来说,社会语言学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个是与语言学相关的社会语言学,它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言语,其核心问题是语言变异,如方言和语域。第二部分是与民族学相关的社会语言学。从民族文化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状况和语言对人类交际活动的作用,第三个方面是与社会学有关的社会语言学, 社会学的研究重点是社会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是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社会语言学。它的研究重点是整个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对某些语言多样性使用的评价和态度。最后是与语用学相关的社会语言学。该类语言学以会话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会话的原则和策略以及会话的结构和风格。
1.1.2 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语言学家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他认为,语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即人们学习或使用的很常见的语言系统,如语法、句法、词法等。另一种是假释,这是一种当代语言使用偏好,与当代社会的研究方向有关。
威廉·布莱特认为社会语言学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即说话者的社会身份;听者的身份;会话情景;社会方言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民间语言学;语言变异程度与社会语言学应用。
1.2 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男女之间存在各种差异。之后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进行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总体来说,语言性别差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语言性别歧视,说话者的说话方式体现了他们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态度;另一个是男女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如生理原因、社会角色因素、社会价值取向因素等。
2、《傲慢与偏见》简介
2.1《傲慢与偏见》写作背景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它揭示了人性,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状态。在当时社会,嫁给一个有钱人对一个年轻女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
通过对四段不同婚姻的描写,该小说探讨了金钱和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奥斯汀充分表达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只为钱而结婚是不值得提倡的,但不为钱而结婚是不明智的。
2.2 《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差异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生在一个小地主家庭,深受达西的喜爱。达西不顾家庭背景向伊丽莎白求婚,但因为他的傲慢,求婚被拒绝。例如:
“来吧,达西,”他说,“我必须让你跳舞,我讨厌看到你一个人这样傻站着,你最好还是跳舞吧。
“我当然不会。你知道我多么讨厌跳舞,除非跟我特别熟悉的伙伴。你的姐妹们都已经订婚了,要是让我跟这屋子里别的女人跳舞,没有一个不叫我活受罪的。”
以上例子中,“活受罪”反映了达西的傲慢。他的说话方式和谈话风格让伊丽莎白感到很反感—因为过分直接的语气并且讲话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3、性别语言差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性别语言差异在此部小说人物对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本文将分析性别语言在词汇、句法和语言模式上的具体差异。
3.1 词汇上的性别差异
这部分本论文将分析性别语言在词汇使用上的差异,如男女在使用昵称、强势语、程度副词、疑问词等方面的不同。
3.1.1 昵称中的性别差异
在小说的开头,班纳特太太希望她的丈夫去看看他们的新邻居宾利先生—一个有钱的单身汉。这里班纳特太太用了很多女性化的字眼。比如:
“我亲爱的老爷,你有没有听说尼日斐花园终于要租出去了?”
以上例子中,班纳特太太称她的丈夫为“亲爱的”。在那个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时代,她们不得不通过展现通情达理的妻子和慈祥的母亲的形象来取悦自己的丈夫,借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3.1.2 程度词中的性别差异
此外,班纳特夫人还使用了大量的强势词。例子如下:
“我的好老爷,”他的太太答道,“你怎么这样令人讨厌! 你得知道,我正在考虑将我们的一个女儿嫁给他。”
班纳特太太试图说服她的丈夫去拜访彬格莱,可是班纳特先生并不乐意。班纳特太太用“讨厌”等字眼来表达她对丈夫的不满。
3.1.3 程度副词中的性别差异
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化,所以女性更频繁地使用程度副词。
“你心想,多少个晚上都得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度过,那是多么让人受不了;的确,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
彬格莱小姐喜欢用很多表示程度的字眼,例如“的确”,“完全”等,这反映了女性的用词情绪化的特征。
3.1.4 询问词中的性别差异
“恐怕你不喜欢你的笔。让我给你补一下。我修笔修得特别好。”
彬格莱小姐在对话中使用“恐怕”的字眼是因为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更会小心翼翼。这也反映了女性的语言比男性更委婉。
3.2 句法中的性别差异
接下来,本文将从感叹句和疑问句两方面分析该小说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3.2.1 感叹句中的性别差异
班纳特太太听说将要搬来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做邻居,便打算从五个女儿中选一个跟他结婚。以下是班纳特先生和太太的两段对话:
“在这一点上我不大同意你的看法。这是非常不幸的;不过既然我已经拜访过了,我们现在就不能不认识了。”
“你真是个好心肠的人,我的好老爷!但我知道我最终说服了你。我相信你很爱我们的女儿们,不会忽视这样一个有钱人的。嗯,我是多么高兴啊!”
在这段对话中,班纳特夫妇讨论了尼日斐花园新房客彬格莱先生的到来。起初,班纳特先生不想去拜访他,但实际上他一直打算去的。当他的妻子知道他已经拜访过彬格莱先生时,她非常惊讶,用了很多感叹句来表达她的兴奋之情。
3.2.2 疑问句使用上的性别差异
“你为什么明明白白存心要冒犯我,侮辱我,卻偏要对我说,你喜欢我是违背了你的意志,违背了你的理智,甚至违背了你的性格?如果我失礼了,这难道不是失礼的借口吗?”
上述对话描述了达西第一次向伊丽莎白求婚,伊丽莎白用了相当多的反义疑问句,这反映了她对自己所说的话不够肯定。
3.3 语言模式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女性更倾向于积极回应他人的发言,她们不会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这被称为合作语言模式。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以一种冷漠的语气和好斗的态度进行交流,而且经常会突然打断对方的话,这被称为“竞争性语言模式”。本文的下一部分将探讨合作语言模式和竞争语言模式的性别差异。
3.3.1 合作性语言模式
“哦!你知道,你太容易喜欢别人了。你永远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在你眼中,天下都是好人。我这辈子从没听你说过别人的坏话。”
舞会结束后,简向伊丽莎白赞美彬格莱,伊丽莎白对她姐姐的话语给予适当的评论和补充。通常女性会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而不是打断或忽视她们。所以女性大多通过合作语言模式与他人进行互动。
3.3.2 竞争性语言模式
“来吧,达西,我得请你跳舞,我不想看你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看起来傻乎乎的。你最好还是跳舞吧。”
“我才不跳呢。你知道我多么讨厌跳舞,除非是跟我特别熟悉的舞伴……”
彬格莱与简跳舞时,彬格莱想说服达西也邀请一个舞伴。然而,却遭到了达西的直接拒绝。两人之间的谈话直截了当,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竞争性语言模式的典型特征。
4.结论
事实上,小说中男性与女性的对话不仅体现了性别语言差异,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本文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以《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为例,从词汇、句法和语言模式三个方面分析男女语言使用的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昵称,强势语,程度词及询问语;女性使用感叹句及疑问句的频率高于男性;女性一般使用合作的语言模式,而男性更多地使用竞争性的语言模式。女性用语普遍比男性更礼貌,委婉,这是由社会地位、文化、习俗、人文观念等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2]白解红. 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松岑. 社会语言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