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听赏教学策略分析
2020-12-25李伟伟
李伟伟
【摘 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专业的乐理知识要求不是太高,小学音乐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放松学生的心情,给予学生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音乐听赏是小学音乐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了音乐的听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音乐;听赏教学;策略
音乐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对于音乐可能没有很大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之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富有感情的音乐表演是极具感染力的,要想在表演中充满感情,首先就要学会聆听,理解音乐的表达,理解音乐的美。
一、恰当地选择曲目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所接触到的事情不多,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合适的音乐听赏曲目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听赏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法长时间集中而且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的特点,而音乐的听赏虽然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其要求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和安静地聆听,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具有一点难度的,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听赏曲目的选择上多下功夫。平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在,可以通过选取与他们兴趣爱好有关的曲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是他们进行听赏的动力。另一方面,选取的曲目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当今世界上不乏许多优秀的音乐曲目,但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曲目的选择应该在小学生的理解限度之内,甚至越简单越好,只要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因为音乐本来就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更多的需要仔细地感受与聆听其中的真谛,因此过于困难的曲目小学生在听赏过程中难以理解,渐渐失去了耐心,很可能半途而废。例如,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阿西里西》这首歌虽然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但歌曲的内容通俗易懂,歌曲的曲调和节奏也比较欢快,十分适合小学生的听赏。在听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音乐背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听一听这首歌,听完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就容易在学生之间产生共鸣,也让他们有继续听下一首歌的信心和动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对课上所要講的曲目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曲目创作的背景,作者创作的意图,歌曲所表达的信息等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更好地带领学生听赏。
二、正确地引导聆听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恰到好处的讲解,则聆听的效果会大大增强。所以,聆听之前的导入以及聆听之时的适当讲解也是非常重要的。聆听之前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聆听的兴趣,聆听之中的适当讲解有利于学生在聆听之时正确地理解。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聆听之前的铺垫一定要做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让他们在聆听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氛围的营造同样很重要,一般来说,安静的氛围对于音乐的听赏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小学生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一动不动地聆听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件无比枯燥的事,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们便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只有在听音乐的那几分钟是保持安静的,在交流或者准备时都可以活跃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有起伏的课堂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在听《森林水车》这首歌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各自模仿一下水流的声音,鸟叫的声音等等,这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然后再告诉他们在接下来的这首歌里将会出现上述声音,让他们听听歌曲中的声音和自己模仿的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和学生约定一个时间,告诉他们这几分钟要保持完全安静,这样他们就会像遵守游戏规则一样按照老师的步骤做下去,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再给予适当的讲解和引导,这样小学生听起来便不会再有很大困难了。
三、充分地交流聆听
在对音乐的听赏完成之后,就是对于音乐的交流与反思了。小学生往往有异常丰富的想象力。这对于音乐的听赏来说有优势也有弊端。优势方面是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更有利于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还会赋予音乐新的生命力,但是过于丰富的想象力也很可能让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产生很大的偏差,因此老师应仔细听取学生在聆听之后的感受,在不超过正常范围内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对于学生有错误的理解时可以对音乐的片段反复播放,然后教师耐心地讲解,让他们真正理解到音乐的真谛。如果学习的是一些难度合适的歌曲,则小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会容易体会到音乐曲目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保持住对于音乐的积极性。在理解之后也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总而言之,音乐的听赏不是单纯的聆听音乐的节奏或曲调,而是去感受音乐背后的故事,与音乐融为一体,真正地感受到音乐之美。教师们应该与学生密切配合,提高音乐的听赏能力,发现音乐听赏课的魅力,做到有效聆听,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