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不容小觑
2020-12-25王锦
王锦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慢性支气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高,其中最多见的就是支气管扩张症。本病主要是因为支气管和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管腔出现囊状或者圆柱状扩张。约80%患者的发病时间是在10岁以前,存在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约占30%。
中医认为,支气管扩张症属于咳嗽、肺痈、咳血等。其内因是因为脏腑功能失去调节,内邪犯肺,肃降无权,肺络受损所造成的;而外因则是受到六淫之邪,肺系遭到侵袭,肺失宣肃,损及肺络所导致的。
在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长期咳嗽,咳脓性痰且量比较大,痰量与体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静置痰液可见三层,即坏死组织沉淀物、黏液、泡沫;多次肺部感染,尤其是相同部位多次感染并且难以治愈;间断咯血,或者是没有咳嗽只表现为多次大量咯血;体检时可听见病变部位局限性粗、中湿啰音,一些患者会出现杵状指(趾);肺部CT、支气管造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相应变化;X线摄片见肺下野纹理粗乱并且增加,或卷发样阴影、不规则环状透光阴影。
中医认为,可将支气管扩张症分为四型进行辨证论治。
痰热壅肺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黄稠或是痰中带血,口干口苦、胸胁隐隐作痛,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
治疗以清热化痰和凉血止血为主。方药宜《千金》苇茎汤加减。芦根30克,冬瓜仁、生薏苡仁各15克,核桃仁、象贝各12克,半夏10克,桔梗、甘草各6克,黄连3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酌情加减。若患者痰浊阻肺,咳而喘满,加葶苈子15克,达到泻肺清泄的效果;若患者咳痰黄稠,加瓜蒌仁与桑白皮各12克,起到清热化痰作用。
肝火犯肺 主要表现为咳嗽阵作,咳吐纯血或者痰中带血,血色鲜红,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口苦,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
治疗以清肝泻肺和凉血止血为主。方药宜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白茅根30克,海蛤壳、地骨皮、生地、旱莲草、大蓟、小蓟各12克,桑白皮、黄芩各10克,龙胆草、甘草、青黛各6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酌情加减。若患者肝火较旺,目赤头晕,心烦容易发怒,加丹皮12克和栀子10克,达到清肝泻火的效果;若患者咳血量比较大,并且纯血鲜红,加丹皮15克,赤芍12克和三七粉3克,起到清热泻火和凉血止血的作用。
阴虚肺热 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少,多次咯血或者痰中带血,血色鲜红,咽燥口干、颧红、潮热盗汗,脉细数,舌质红,苔少。
治疗以滋阴润肺和宁络止血为主。方药宜百合固金汤加减。白茅根、白芍各15克,生地、麦冬、百合、玄參、象贝各12克,茜草、当归各10克,生甘草、胡黄连各6克。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酌情加减。若患者潮热颧红,加地骨皮和白薇各12克,鳖甲与青蒿各9克,达到清退虚热的效果;若患者血量比较多,加阿胶9克(炀化),三七粉3克,起到养血止血的作用;若患者反复咯血,加白及12克,藕节10克,达到凉血止血的效果;若患者盗汗,加牡蛎30克,浮小麦15克,糯稻根12克,五味子6克,起到收敛固涩的作用。
燥热伤肺 主要表现为咳嗽吐痰,咯血或者痰中带血,咽痛喉痒、鼻燥口干,或是身体发热,脉浮数,舌红苔,薄黄。
治疗以清热润肺、宁络止血为主。方药宜桑杏汤加减。芦根、白茅根各30克,梨皮、象贝、杏仁、藕节、南沙参各12克,淡豆豉、栀子各10克,桑叶9克,甘草6克。并且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酌情加减。若患者津伤较重,加麦冬、天花粉、玄参各12克,达到养阴润燥的效果;若患者同时存在外感风热表证,如头疼发热等,加牛蒡子、连翘各12克,金银花9克,起到辛凉解表和清热利咽作用。
其他治疗意见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还可以配合食疗法、针灸疗法、体疗法等多个方法,但必须结合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要避免大量咯血时气道因血块而受阻。若咳咯腥臭脓痰,可通过体位引流将痰液排出。对于药物难以控制、年龄小于40岁、全身状况较佳的患者,可行肺叶或肺段切除。增加营养,不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患者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切不可过于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