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港与大龙邮票的“缘”

2020-12-25王剑

工会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邮路天津港印制

◆文/王剑

大龙邮票曾经天津港运抵天津

中国近代邮政运输是以海运起家的,开始只是沿海几大口岸之间和沿海口岸与北京之间的通信来往,邮件长途传递,主要靠海上运输。北京—天津港—上海是我国近代邮政开辟的首条海上邮路,近代中国邮政主要海上邮路是天津港至牛庄、烟台、上海三条海运邮路。天津港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是海上主要邮路节点,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60年代初,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英、美、法、俄等国公使进驻北京,并先后在北京设立驻华使馆,有关使馆信函的传递由清政府设立的专门传递官方函件的官办驿站负责递送。

咸丰十一年(1861年),刚刚成立的总理衙门受清政府委托,负责各使馆信函传递的安全事务。同治四年(1865年),总税务司署由上海迁往北京,此后其与下属各关往来的官函邮件亦由总理衙门交官办邮驿递送。由于总税务司署邮件与驻京各国使馆邮件大多以外文书写,属外文官函,为便于邮件的封发分送,总税务司赫德于同治五年(1866年)致函总理衙门,提议由海关负责封发抵京及离京的官函邮件,并将此类邮件交官办邮驿运送。同年,该建议被采纳,总理衙门随即将使馆外交邮件(因法国使馆自行处理其外交邮件,故法国使馆邮件除外)及海关官函邮件的邮递事务交由总税务司署办理,由海关设邮寄处所(亦称海关书信馆),具体负责邮件的封、发、分、送。自该年起,海关开始兼办官方邮件的邮递业务自同治五年(1866年)海关书信馆开办后,总税务司署即根据邮区开辟邮路、办理邮递。同治六年正月二十八日(1867年3月4日),总税务司署宣布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首条邮路,规定所有发往国外的邮件,须从北京送往天津,再由天津港运往上海后通过轮船运送出境。若由国外运入的邮件,则通过上海运往天津港后,由津海关负责寄递至北京。同日,总税务司署针对此条邮路发布邮政公告规定所有往来北京、天津间的信函邮件,均由海关信差负责递送。

1878年3月26日,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亲自勘察开辟了天津至北京的骑差邮路和天津与大沽之间的骑差邮路。随后,又建立了天津经山海关至牛庄,天津经齐河至烟台,天津经静海、清江浦至镇江这三条邮路来运递邮件。由此,形成了经塘沽港的海运和秋冬季的陆运,以天津辐射各通商口岸的邮路布局。

光绪四年二月二十日(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收寄邮件使用邮资登记簿或付现金的办法。为了简化邮件处理手续和账务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改良由原来收寄邮件计资以账目登记簿的做法,筹备印制邮票的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早在光绪三年(1877年),总税务司赫德与时任烟台海关税务司德璀琳曾就印制、设计邮票,请上海海关造册处购进十令纸张,并曾请人设计过“双龙戏珠”“万年有象”“六和塔”等邮票草图,最后选定了象征中华民族以及帝王“德威”的蟠龙戏珠图案,作为邮票的主图。

光绪四年四月(1878年5月),经赫德授权,津海关税务司将面值为关平银1分~6分、关平银1~5钱、关平银1两的邮票图样寄往总税务司署驻伦敦办事处,要求在英国印制。同年五月十五日(1878年6月15日),因该批邮票无法按时交货,德璀琳遂致函总税务司署造册处税务司夏德,申请由造册处印刷厂印制。同年,总税务司署造册处共印制5分银、3分银、1分银邮票各10万枚,共值关平银9000两,所印邮票(称“大龙邮票”)均为同一龙形图案,票色分别为黄色(5分银)、红色(3分银)、绿色(1分银)。1878年7月18日,总税务司署将首批印制的5分银邮票500全张计12500枚,从上海港装船发往天津,并于7月24日运抵天津港,德璀琳当日签收。随后,首批3分银邮票500全张计12500枚,于7月22日又发往天津,德璀琳根据不同邮资的需要,又请上海印制1分银邮票10万枚。9月4日,首批1分银邮票12500枚邮票也运抵天津。至此,三种不同面值的邮票悉数发至天津,此为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最早时间。

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曾被天津港人确定

关于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多年来海内外的邮政史专家、学者、集邮家,根据档案记载、邮票收发、售出情况,邮戳销印及存世实寄封的考证研究,所见所闻不下十余种说法,主要有“十月说”“八月说”“七月说”等等。

著名集邮家、曾任天津港集邮协会副会长的杨耀增(1925—2002)于1982年刊文,认为早在1940年就有人提出“中国政府正式发行之首次邮票,在1878年7月24日”,这种说法的根据是著名集邮家黎震寰曾听一位老邮务长徐家麟介绍,徐的岳父当年在邮局供职,当1878年7月24日发来第一批5分银邮票那天,按阴历是戌寅年六月二十五日,正是他的生日,所以记得特别清楚。同时,当从海关档案中查到天津收到上海发来5分银邮票后,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7月24日的签收单时,认为当时急需邮票,即到就应及时发售,所以7月24日发行则在情理之中,他曾先后在《集邮》《天津集邮》《邮票世界》刊载文章论述大龙邮票发行日期。

1991年5月9日,全国集邮联学术宣传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在大会上,李洪义在题为《做好学术研究工作发展我国集邮事业》的报告中提到:“在大龙邮票的印刷单位——清代海关造册处的档案中,找到了可靠的证据。史料证实第一批大龙邮票是1878年7月18日从上海装船运出的,天津海关是7月24日签收的”。经过这次学术研讨会,集邮界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应以1878年7月24日为上限,以后陆续发行,至此百年悬案得以澄清。

猜你喜欢

邮路天津港印制
内容丰富印制精美老挂历成为收藏界新宠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拼搏开拓创业路 志在万里再登攀——蓬勃发展的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
荣誉与商机共存 第八届口华印制大奖
“跑”在一条“扶贫邮路”上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图书印制时效保障探析
厚膜导电细线印制的研究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