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波澜壮阔的劳动人民奋斗史
——评《中国劳模史(1932-1979)》

2020-12-25罗荣波

工会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运动

◆文/罗荣波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时代的引领者;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彰显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带领下,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用劳动和奋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近期,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梳理中国劳模发展历史的图书《中国劳模史(1932-1979)》(姚荣启编著),该书由作者整理1932年至今的数百万字第一手史料,历时五年写作而成。全书以劳模运动和劳模大会等重要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叙述了中国劳模的起源、成长和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中国劳模的起源、抗日战争时期劳模运动与大生产运动、积极发展生产支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劳模运动和劳模管理等。全书通过突出重要的历史节点,围绕重要的劳模表彰盛会及相关劳模运动进行写作,将各个历史阶段的劳模运动、劳模制度、劳模人物的时代特点和历史背景呈现出来,多层次、多角度书写中国劳模的发展历史。

《中国劳模史(1932-1979)》的特点首先在于其开创性。作为中国第一部劳模历史,本书填补了国内劳模研究的空白。本书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叙事线索,对中国劳模起源及劳模制度规范化发展进行梳理,生动回答了中国劳模的历史起源、中国劳模评选制度建设、中国劳模运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等重要问题。为了确保史料的准确性,作者姚荣启根据中国劳模运动的重要时间节点,多次前往江西、山西、上海、北京等地的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查阅当时的报纸、亲历者留下的历史记录等原始资料,依据第一手史料研究劳模历史,增强了内容的权威性。例如,关于中国劳模的起源,作者追溯到193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的《关于革命竞赛和劳模队的问题》的通知:号召全党要“发动群众积极性,用组织模范队和革命竞赛的新方式……转变全部工作”。关于“劳动模范”一词的首次使用,作者查找到了1934年在瑞金叶坪召开的苏区妇女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相关文献:毛泽东主席参加了苏区妇女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亲自给学习犁田、耙田的妇女劳动模范发给了奖状和奖品。奖品是一条围裙和一顶竹笠,竹笠上印有“劳动模范妇女”几个大字,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劳动模范这一称谓来称呼在生产建设中成绩卓越的劳动者。关于新中国正式确定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和劳模评选制度,作者查找了1950年12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的《关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该报告提议:以后各地在生产中有功的人物只给以劳动模范称号,而不称为劳动英雄……要把评选劳模形成固定的制度。这些资料对于厘清中国劳模运动的发展脉络、推进中国劳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特点在于该书创作中展现的人民史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的劳动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靠,劳模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该书将中国劳模运动放在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振兴的过程中,讲述了劳动模范在生产建设中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英雄事迹,展现了广大工人阶级在劳模运动中互帮互助、促进生产的无私奉献精神,书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杰出贡献。在土地革命时期,劳动群众“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创造了劳动新的形式——生产竞赛、生产突击队、义务劳动,以及为苏维埃与合作社工作而自动减低工资等,他们懂得这不是为着哪个资本家生产利润,而是为着战争,为着工人、农民自己,应该如此地去劳动。革命竞赛有力地促进了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保障了前线的供给,中央苏区群众的生活也逐渐改善。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组织“五一”生产大竞赛、“新劳动者运动”等,涌现出赵占魁、甄荣典、张秋凤等一批英雄模范。通过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解放区的经济封锁,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广大职工通过开展生产竞赛运动和创新记录运动,积极发展生产,支持解放战争,动员了300多万支前民工、30万副担架、3万辆运输大车、90万匹骡马,担负了入关作战的第四野战军的全部费用,上交中央粮食80万吨。华北解放区支前转运物资8.1亿斤、动员人力4736万个日工。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职工广泛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工业学大庆”运动等,以评选劳模参加劳模大会为契机,带动各地积极加强劳动竞赛,促进了整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为新中国工业的恢复发展、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第三个特点在于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劳模精神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实践。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在生产建设中积极发挥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新局面。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苏区,不仅广大工人农民积极参加革命竞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财政部、粮食部、对外贸易总局、国家银行等部门也在全总的领导下互派全权代表,开展提高劳动纪律、实行节约运动的革命竞赛。广大劳动群众获得了解放、成为苏维埃政权的领导阶级,他们开始“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推动了劳动模范和劳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建设革命家务运动。朱德在《建设革命家务》的报告中指出,根据地的工厂是所有劳动者自己劳动的结果,它不是任何个人或部门的私产。它是抗日政府的工厂,革命人民的共同家务。对于所有职工同志来说,工厂更是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事业,而他们便是这一事业的主人。不仅如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也亲自参加劳动竞赛。亲历了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赖春风指出,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各级领导都带头,上至主席、总司令,统统如此,没有什么特殊的。在生产现场,如果不认识,你还真认不出谁是官、谁是兵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历次劳模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出席会议,各产业部委主要负责人到劳模大会做专题报告,并邀请各产业部委召开座谈会,听取劳模代表对各产业部委发展的建议。劳模们在劳模大会期间还举办各种经验交流会,相互提出改进技艺的方法,促进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康世恩等会战指挥部领导直接住到萨尔图的荒野中,将一间闲着不用且没有顶盖的牛棚收拾出来办公。在会战初期那段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几乎天天冒着雨在现场和职工们一起商量建设方案。在指挥部领导干部和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艰苦奋战、不懈努力下,中国终于成功建设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发展史上的辉煌,并促进了新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首次将弘扬劳模精神写入党的报告。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国劳模史(1932-1979)》将中国劳模历史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写作,用详实的史料梳理了各次劳模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及之间的关系,脉络清晰,反映了时代发展中中国劳模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国劳模运动、党和国家关于劳模管理工作、工会劳模工作、劳模制度建设、重要劳模会议等进行了介绍,并生动地对典型劳模的事迹进行了刻画,反映出一代代劳模的伟大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展现了中国劳模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是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读物。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运动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热爱劳动
不正经运动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