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甲电针联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特发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2020-12-25吴冬陈陆泉刘博荣培晶张祎廉海红
吴冬 陈陆泉 刘博 荣培晶 张祎 廉海红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北京,100730)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北京)
3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4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特发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却有声音感知,其定义中包括了两方面含义:一是没有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二是一种主观感觉,不能被他人听到。部分耳鸣患者受到心理困扰,可能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2]。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治疗特发性耳鸣的药物,中医常使用中草药、针灸治疗耳鸣[3-5],并取得不少成果,但部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如不能按时服药、恐惧针刺疼痛,以致于不能规律接受治疗。近年来,耳甲电针逐渐应用到耳鸣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成果[6-8],但随机对照试验较少,且部分研究未使用精神心理因素方面的观察指标[9,10]。
为此,本课题团队开展了耳甲电针联合口服甲钴胺片的方法治疗特发性耳鸣,并与对照耳甲电针刺激进行对比,探寻特发性耳鸣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 2018 年 2 月~2020 年 1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诊就诊的特发性耳鸣患者共72 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每组各36 例。因疗效、交通等原因,每组各脱落2例,实际完成68 例受试者,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34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特发性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对耳鸣的临床分期[11],耳甲电针组7 例属于急性期(发病3 个月以内)、27 例属于亚急性期(发病3 个月至1 年);对照刺激组6 例属于急性期、28例属于亚急性期,见表1。
表1 特发性耳鸣患者一般情况
1.2 诊断标准
符合特发性耳鸣的定义[11],即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却有声音感知,持续时间超过5min。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 周岁,≤65 周岁者;
②治疗前1 周内未服用治疗耳鸣的相关药物;
③恐惧针刺疼痛者;
④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⑤经纯音测听检查,无听力下降者。
1.4 排除标准
①客观性耳鸣,如心脏杂音、颈动脉杂音、血管声引起的耳鸣;
②患听神经瘤、副神经节瘤等头颈部肿瘤疾病;
③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因客观存在的身体不适影响患者情绪的疾病;
④己确诊的精神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耳甲电针组
参照耳部迷走神经解剖特点,选取耳甲腔内为刺激点。使用华佗牌的电子针疗仪SDZ-ⅡB 型(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其为恒压,电流连续输出,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Hz,疏波频率是密波频率的1/5,即4Hz,密波时间为10s,疏波时间为 5s,刺激电流强度为 4~10mA,每次 30min,每周于门诊治疗3 次,同时口服甲钴胺片(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812,0.2mg,Tid),疗程为 12 周。
2.2 对照刺激组
选取左耳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无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为刺激点。电子针疗仪、使用方法、治疗时间以及药物使用同耳甲电针组。
3 观察指标
3.1 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该量表[12]评价患者在评测时点的耳鸣严重程度。得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耳鸣越严重,于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分别评定1 次。
3.2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量表[13]评价患者在评测时点的精神心理情况。焦虑自评量表共20 条目,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共20 条目,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上述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评定1 次。
3.3 SF-36 生活质量量表:量表[14]评价患者在评测时点的生活质量情况,分为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等8个维度,共36 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对耳鸣出现的环境、持续时间、对睡眠的影响、对工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分为5 级,治疗后耳鸣消失称为痊愈;耳鸣严重程度降低2 个或2 个以上级别的“完全适应”称为显效;耳鸣程度降低1 个级别为有效;耳鸣程度无变化为无效。
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包,首先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表达,组间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使用配对样本t 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M)以及上四分位数(QL)、下四分位数(QU)进行统计描述,组间和组内均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THI 评分比较
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治疗前TH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THI 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其中耳甲电针组THI 评分低于对照刺激组,见表2。
2 SAS 评分比较
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患者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 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耳甲电针组评分低于对照刺激组,见表2。
3 SDS 评分比较
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患者治疗前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 耳甲电针组评分低于对照刺激组,见表2。
表 2 两组 THI、SAS、SDS 比较()
表 2 两组 THI、SAS、SDS 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SAS SDS 48.89±4.28 45.34±2.72 41.96±3.07* 43.47±3.13*对照刺激组(例=34)治疗前 48.56±4.20 51.20±1.81 44.91±1.81治疗后 29.19±1.91*△ 45.63±2.13*△ 42.22±1.60*△
4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治疗前SF-36 生活质量量表生理机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等8 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 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耳甲电针组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刺激组,见表3。
表3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5 特发性耳鸣疗效评定
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8%,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特发性耳鸣疗效评定(例,%)
讨论
耳鸣的患病率为 11.9%~30.3%[15,16],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加[17]。英国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的耳鸣患病率接近 1∶1,年龄方面,50~69 岁相对高发[18]。
目前尚未明确耳鸣病理生理机制,一般认为耳鸣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参与耳鸣的发病[1,11]。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分外因和内因两种因素。外因为风邪侵袭机体等;内因多为惊恐、恼怒等[3,10,19,20]。治疗方面,中医多采用口服中草药和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目前部分患者由于不能按时服药、恐惧针刺疼痛,以致于不能规律接受治疗。
耳甲电针疗法属于中医针灸学范畴,中医学认为外耳与全身经脉气血密切相关[21],如《黄帝内经灵枢》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中医学认为耳穴具有调理脏腑功能、通利耳窍的作用[6,21-22],而耳甲电针可以对相应的耳穴进行电刺激,具有无创、微痛的特点,且脱落率较低。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了类似的方法治疗耳鸣,如Lehtimaki 等[23]使用25Hz 连续波电刺激左耳耳屏治疗耳鸣;梅志刚等[6]使用20 Hz 电刺激神门、胰胆治疗耳鸣;曾祥丽等[7]使用耳针结合电针仪,刺激参数为20Hz 疏密波治疗耳鸣。我们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使用20Hz 疏密波,无创电刺激耳甲区,同时配合治疗耳鸣的常用药物甲钴胺片[24,25],联合治疗特发性耳鸣。
研究结果显示,耳甲电针联合口服甲钴胺片可以降低耳鸣患者THI 量表、SAS 量表以及SDS 量表评分,提高SF-36 各个维度量表评分。说明耳甲电针联合口服甲钴胺片可以缓解特发性耳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耳鸣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耳甲电针治疗耳鸣的机制,可能是电刺激耳迷走神经,通过调节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进而调控神经-内分泌轴,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7]。而杨柏松等认为耳穴电刺激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耳鸣大鼠大脑γ-氨基丁酸(γ-GAB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水平,以及调节耳鸣大鼠听觉皮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下调相关[8,26]。
本研究相对于其他研究,具有以下优势:①耳甲电针较之单纯耳穴压丸或耳针治疗,刺激频率、强度相对固定,方便临床和科研的统计。②耳甲电针为无创治疗,消除受试者对针刺疼痛的恐惧以及对艾灸烟雾不适等问题,提高了临床试验的依从性。③耳甲电针的操作相对容易,方便临床医生操作,易于学习推广。
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耳甲电针相对较大的表面电极,会产生了弥漫性刺激电场,刺激耳缘、三角窝等区域。对照刺激组同样产生的弥漫性刺激电场,可能会刺激到耳甲区[27,28],这可能是对照刺激组对耳鸣患者具有一定疗效的原因。而且我们使用的电子针疗仪,其刺激参数相对固定,一些可能更有效刺激耳迷走神经的波形和频率,无法在临床应用。其次,本研究并未对受试者进行耳鸣匹配检查,没有分析耳甲电针对不同耳鸣频率的有效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探索耳甲电针更优的刺激方式,同时完善受试者听力学检查,开展多中心研究,并进一步探讨治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