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25河南省通许县中医院475400张义
河南省通许县中医院(475400)张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极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可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如何预防、治疗DPN是目前内分泌科医生的研究重点,虽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进一步恶化,但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受损的神经功能。此次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甲钴胺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例DPN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8.42±3.41)岁。观察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8.29±3.54)岁。两组基本资料无组间差异(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DPN的临床诊断标准;无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感染;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近期手术史;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恶性肿瘤;过敏性体质。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常规降糖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至合理范围。对照组接受甲钴胺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25)治疗:0.5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49):0.2g/次,1次/d,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使用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NSI)评估患者临床症状。②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传导速度上升>5m/s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上升,但≤5m/s为有效,临床症状或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善为无效。③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Excel进行数据分析,MNSI评分以±s表示,行t检验;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MNSI评分 治疗后,两组MN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MNSI评分(2.89±0.33)均低于对照组(3.84±0.45),差异显著(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81.97%),差异显著(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治疗期间各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NP的发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病理过程,既往研究显示患者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等因素均与DNP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而过氧化反应、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内皮损伤亦与DNP的发生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1]。关于DNP的治疗目前主要以降糖、营养神经为主,其中甲钴胺片就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神经营养药物,作为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甲钴胺参与核酸、蛋白等多种细胞必须营养物质的合成和代谢,可抑制轴突变性,修复受损神经细胞,进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2]。而丹参多酚酸盐则是主要成分为丹参乙酸美的丹参提取物,其可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而现代药理实验还证实该药物还可稳定细胞内外钾钙离子平衡,可保持神经细胞膜稳定性[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MNS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这表明上述两种药物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缓解DNP患者临床症状。而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两种药物联用不会显著增加用药风险,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