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CRRT 时抗凝治疗的病例分析

2020-12-25刘月娥张坦王志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7期
关键词:抗凝剂肝素肌酐

刘月娥,张坦,王志强

(遵化市人民医院 临床药学室,河北 遵化 064200)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27岁,主因:全身不适、恶心15小时,意识不清7小时入院。入急诊科后已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胸外心脏按压后恢复房颤律。为进一步治疗,于2017-12-30,转入ICU。

既往史:既往体健。查体及辅助检查:

体征:T:37℃,R:15次/分,P:108次/分,BP:130/80 mmHg(去甲肾上腺素泵入)。营养状态差,被动卧位,部分查体不能合作。全身多处针刺部位可见新鲜淤血点及淤斑,右侧球结膜可见小片状出血。

检查:血气分析:pH:6.9,PCO2:12.4 mmHg,PO2:651.4 mmHg,Na+:137.6 mmol/L,K+:5.26 mmol/L。血常规:WBC:2.47×109/L,NE:50.2%,Hb:15 g/L,HCT:0.05,PLT:40×109/L。凝血四项:PT:28.1s,APTT:55.9s,FgB:1.10g/L,TT:14.5 s。

诊断:①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②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循环、凝血功能;③全血细胞减少营养不良性贫血;④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过程:患者入科时,处于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有微弱自主呼吸,心音低钝。给予ICU重症监护,预防应激性溃疡,营养心肌及脑细胞、补充血细胞及凝血因子等治疗。入科第3日,患者神志清楚,全身多处针刺部位可见陈旧淤血点及淤斑,未见新鲜出血点,全身水肿较前加重,尿量较少,呋塞米200 mg持续泵入利尿治疗,肌酐:172 umol/L,尿素:18.5 mmol/L。入科第5日,呋塞米用到400 mg,布美它尼1 mgq8hiv,血气分析:Na+160 mmol/L,BE-5.0 mmol/L。肌酐:608.0 mol/L,尿素:74.93 mol/L。血小板计数:44×109/L,APTT44 s。

入科第7日,患者神志较前清楚,可完成部分性指令性动作,肌酐:784.0 mol/L,尿素:94 mol/L。血小板计数:67×109/L,APTT54.7 s。血气分析:Na+171.5 mmol/L,BE-7.4 mmol/L,考虑肾功能极差,已经导致高钠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今日行CRRT治疗,模式CVVHDF,药师建议使用肝素全身抗凝,提前备好鱼精蛋白,药师建议被采纳。入科第9日,患者全身水肿明显减轻,肌酐:207.0 mol/L,尿素:21.34 mol/L,停用血滤。

2 病例分析与讨论

2.1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患者急性肾衰竭,全身水肿明显,血气分析:Na+171.5 mmol/L,BE-7.4 mmol/L,代酸仍然重,钠离子水平高,考虑与患者肾功能差有关,肌酐:784.0 mol/L,尿素:74.93 mol/L,且呋塞米用到400 mg,布美它尼1mgq8hiv,未见好转,只能行CRRT治疗。CRRT是近年来危重医学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常用于治疗肾衰竭、非肾衰竭的危重患者[1]。

2.2 患者在CRRT过程中抗凝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存在治疗矛盾。患者入科时,全身多处针刺部位可见新鲜淤血点及淤斑,右侧球结膜可见小片状出血,

PLT 40×109/L。凝血四项回报:PT 28.1 s,APTT 74.7 s,FgB 1.10 g/L,经多次补充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后,PLT 67×109/L、APTT 54.7 s,仍然存在高危出血风险,使用抗凝剂时,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几率很高。

2.3 抗凝剂的选择

(1)选用抗凝剂的原则:即抗凝剂抗血栓作用较强而出血的危险性较小,药物检测简便易行,副反应小,使用过量有相应的拮抗药[2-3]。

(2)全身抗凝:普通肝素,分子量在5-30 ku,半衰期在1~1.5h,不能被滤器清除,可被鱼精蛋白拮抗。普通肝素全身抗凝有较高出血风险、诱导血小板减少的风险(HIT),且ATⅢ缺乏的患者不适用,使全身抗凝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肝素抗凝果确切、容易监测、价格低廉,且鱼精蛋白的拮抗作用可靠,因此临床应用较多。低分子肝素抗Ⅹa因子的作用强于抗Ⅱa,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而抗凝血作用较弱,具有出血性小等优点。但缺点是半衰期长,鱼精蛋白不能充分中和,需要监测Ⅹa因子,监测手段较复杂且对出血的预测并不可靠,费用较高,同普通肝素一样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

(3)局部抗凝:对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如存在活动性出血、血小板<60×109/L、INR>2、APTT>60 s或24 h内曾发生出血者在接受CRRT治疗时,应首先考虑局部抗凝。普通肝素局部抗凝理论上可以减少出血风险。但是目前仅有少数关于体外肝素化抗凝法的报道,而且鱼精蛋白的精确用量较难控制。尚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体外肝素化抗凝法可以减少出血风险,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其监测过程有待简化[4-5]。

2.4 血滤过程中药师进行全程用药监护。该患者在肝素全身抗凝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小板数量、APTT及皮肤黏膜出血情况。每6 h测一次APTT,并依据APTT进行肝素用量的调整,保证APTT维持正常值的1-1.4倍,每天查血小板计数一次,行CRRT两天后,全身水肿明显减轻,肌酐由784.0 mol/L降至207.0 mol/L,尿素由74.93 mol/L降至21.34 mol/L,血小板由67×109/L升高到102×109/L,治疗效果明确,无出血、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综合患者目前的病情、出血的风险、患者经济条件,药师建议停用血滤,利尿剂维持治疗。

3 总结与体会

本患者的CRRT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肝素抗凝效果确切、容易监测且数值可靠、价格低廉、鱼精蛋白的拮抗作用可靠、严重不良反应多于应用肝素5-15天后发生,所以选择了肝素短期全身抗凝治疗,且在用药过程中,全程重点监护可能的不良反应,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体现了药师的价值。

猜你喜欢

抗凝剂肝素肌酐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