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2020-12-25何文泉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产学研机构

文/何文泉(安徽省统计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1]。2019 年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创新调查资料显示,全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规模扩大,成效显著,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但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融合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特点

1.产学研合作创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19 年,安徽省开展产品和工艺创新(以下简称“技术创新”)的企业共计10614 户,占被调查企业总量的33.9%,较上年提升约4 个百分点。其中,7284 户开展过合作创新,占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总量的68.6%,较上年提升3.2 个百分点;4371 户开展过产学研合作,占41.2%,较上年提升7.1 个百分点。产学研合作创新覆盖面持续扩大。

2.产学研合作的工业企业占比更高

2019 年,在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中,工业、建筑业、批零和服务业企业分别占80.5%、2.9%和16.6%;而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企业中,工业、建筑业、批零和服务业企业分别占88.0%、2.4%和9.6%。产学研合作的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比例更高,占近9 成。

3.政府对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持力度更大

2019 年,企业与高校、院所、境内外其他企业和单位合作实施科技项目5886 项,占企业科技项目总量的14.0%;产学研合作项目支出经费162.3 亿元,占科技项目总经费的18.1%;产学研项目得到政府支持资金7.0 亿元,占政府支持资金总量的38.0%;平均每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政府资金11.8 万元,是平均每个科技项目获得政府资金的2.7 倍。

4.共同实施科技项目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最主要形式

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共同实施科研项目、合作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合作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中设立研发机构、聘用高校或研究机构人员到企业兼职。2019 年,在参于该项问卷调查的产学研合作企业中,2335 户企业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科技项目,占68.5%;1041 户企业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研发机构,占30.5%;1245 户企业聘用高校或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占36.5%;其余企业与高校和研究机构还开展了其他形式的合作。

5.客户需求是产学研合作最主要动能

创新信息获取环节,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47.0%的企业创新信息来源于客户或消费者,其次是来自企业内部信息(35%)、竞争对手或同行业企业(22.3%),客户或消费者需求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价值评价环节,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中,33.2%的企业认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客户是企业最重要信息来源和合作伙伴,其次是来自供应商,比例为26.3%。

二、成效

2019 年,全省有4371 户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分别占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创新企业总量的41.2%、60.0%。产学研合作带动了企业创新内生动力,2019 年经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90 家,总量居全国第6 位、中部第2 位。

1. 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技术软实力更强

2019 年,规上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户均申请发明专利数分别为2.1 件、3.3 件、4.8 件,分别高于企业平均水平0.8 件、2.0 件和3.5 件;户均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为5.1 件、7.8 件、11.2 件,分别高于企业平均水平2.0 件、4.7 件和8.1 件。

2.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强

产品推陈出新是企业保持或扩张市场份额的重要保障。2019 年,规上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4.3%、38.8%、40.2%,分别高于全部企业平均水平7.8 个、12.3 个、13.7个百分点。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收入结构中新产品开拓性更强,市场占有率更高。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具有国际新、国内新的产品主营收入比例为7.5%、60.4%,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具有国际新、国内新的产品主营收入比例为6.8% 和64.4%,远高于全部企业3.6%、28.8%的平均水平。

3.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劳动效率更高

2019 年,规上企业中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人均产值分别为145.5 万元、149.2 万元、158.6 万元,分别高出企业平均水平5.6 万元、9.3 万元、18.7万元。

三、问题

一是产学研合作面仍较窄。虽然安徽省企业创新合作广度有所扩大,但仍有85.8%的企业尚未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小微企业,其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比例仅为10.1%,远低于大中型企业18.5%和全国20.1%的平均水平。产学研合作面仍偏窄,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合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新信息与企业需求有差距。调查显示,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认为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信息对创新影响较大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1.0%和11.5%,远远低于合作客户信息(46.3%) 和企业内部信息(35.1%)等其他信息来源,表明安徽省产学研合作信息交流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企业与外单位合作开展的科技项目中,与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合作项目,平均经费支出为262.2万元、324.2 万元;仅占与境外机构合作项目平均经费支出592.2 万元的44.3%、54.7%。企业不惜重金选择与境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反映企业与国内相关机构合作缺少市场协作点。

三是产学研合作内容单一、水平有待提高。调查显示,企业实施的用于新产品开发或增加产品性能的产学研项目占全部产学研项目的62.3%,而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原理类的项目仅占9.3%。目前,全省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集中在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合作内容相对单一、多样性不够。同时,安徽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实施研发项目3824 项,占全部产学研科技项目的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 个百分点,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研发活动、实现技术储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四、 对策

提升产学研深度融合水平是建设创新型省份过程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共同努力,按照先易后难、系统设计、分步施策的总体思路,形成体系化推进格局[2]。

一是进一步加快企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建议重点发展共建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联合创办高新技术经济实体,探索人才合作培养等产学研合作模式。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产品为龙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通过联营、投资、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与企业共同创办产学研合作实体,参与收益分配。

二是进一步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规模。建议加大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鼓励领军企业在全球布局建设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围绕重大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中小企业出资到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平台,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而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是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空间。建议积极发挥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优势,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项目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创新政策与产业经济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引导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发和技术储备,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创新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提升全省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产学研机构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