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太湖鹅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治
2020-12-25吕艳艳吕秀云于一伟
●吕艳艳 吕秀云 于一伟
(1.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 威海 264400;2.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虎山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 威海 264305)
脂肪肝综合征是指畜禽摄入过高的能量日粮后,因运动量不足而导致能量代谢失衡、肝脏脂肪过度沉积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肝脏呈淡黄色,质脆易碎,肝脏表面附着大量的血凝块。
1 发病情况
荣成市某养殖户饲养的2 000 只150 日龄太湖鹅突然出现零星死亡。死亡的鹅体况良好,腹部较大,生前未见异常症状。场主带着病死鹅到兽医门诊处就诊。
2 临床症状
鹅群的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量和饮水量均正常。大部分鹅体况过肥,腹部较大,走路缓慢。
3 剖检变化
死亡鹅的皮下肌肉富有弹性,打开腹腔可以观察到腹部沉积较厚的脂肪层,内脏周围及肠系膜附有大量脂肪;大面积的血凝块附着于肝脏表面,肝脏呈淡黄色,质脆易碎,有油腻感,去除血凝块后可见肝脏表面有条状破裂区域和细小出血点。其他器官无异常。
4 实验室检查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取病死鹅肝脏,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普通培养基与麦康凯培养基上均未有菌落生长。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脂肪肝综合征。
5 治疗措施
5.1 限制日粮的能量水平。适当降低日粮中的能量饲料玉米的比例,适当提高蛋白质饲料豆粕的比例,同时添加适量的容积性饲料麸皮等。
5.2 保证日粮中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如氯化胆碱、VE和VB12。氯化胆碱每1000kg饲料添加1g,VE每1000kg饲料添加10g,VB12每1 000kg饲料添加0.012g,连用2 周。
5.3 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每袋500g,按照每100kg饲料中添加1 袋益生菌的标准,连用2 周。
经过2 周的综合治疗,鹅群的体况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数量减少,并逐渐恢复正常。
6 小结与体会
鹅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远大于其他家禽,其脂肪组织合成脂肪的比例只占5%~10%,而肝脏合成的脂肪比例占90%~95%,这也是水禽肝脏能迅速肥大的主要原因。该病例中的太湖鹅主要是因为饲喂的粉碎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未采摘的玉米,而日粮中的玉米比例没有降低,导致鹅采食过量的能量饲料,从而引发脂肪肝综合征[1]。
6.1 胆碱是家禽生长必需的一种维生素,有助于将肝脏中的脂肪转移出去,属于肝脏的保护性物质。而玉米中胆碱的含量低于其他谷物饲料,饲喂玉米时脂肪容易在肝脏中沉积。养殖人员应在太湖鹅的饲料中添加胆碱,加速对脂肪的有效分解,从而抑制太湖鹅脂肪肝的生成。
6.2 VE是极强的抗氧化剂,具有稳定细胞膜脂质部分的作用,可减少或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可使糖原储存增加,肝内辅酶A、二磷腺苷增加,促进氨基酸合成核蛋白,并有抗脂肪肝及防肝坏死的作用;可保护肝细胞、心肌等组织免受化学毒物损害。
6.3 VB12具有促进太湖鹅消化及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等作用。
6.4 添加益生菌不但可以提高太湖鹅的机体免疫力,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
在太湖鹅的饲料中添加胆碱以及维生素、益生菌,同时减少玉米的含量,改善太湖鹅的饲养环境,合理调整饲料能量水平,控制配比,采取以上措施后,能够有效降低太湖鹅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