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探究

2020-12-25杨建强

贵州农机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理工类通识专业课程

杨建强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通识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实践[1]。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适应人才需求的变革,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素养、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影响。

拓宽培养口径、增强毕业生适应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工类大学生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与理论知识的高级人才,通识教育的缺失,导致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导致其人文知识的缺失,自我表达能力不足,不能较好的满足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促进高等教育各学科的融合交叉,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 通识教育现状

通识教育兴起于上世纪初并逐渐发展。20世纪90年代,为强化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高校开始引入通识教育[3]。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为个人的健康成长奠基,然后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4],通识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已是共识[5]。

我国通识选修课程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起初是以开设讲座形式逐渐发展而来。大量专家学者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在通识教育选修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6-7],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与管理[8-9],专业类高校通识教育研究[3][10-11],国外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启示[4][12],发展思考[13]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作为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仍值得进行分析。

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课程应该包含三大门类: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14]。理工类高校在自然科学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又有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少。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或评判性思维的思维体系。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需求,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扩大,为满足人才培养要求,高校加快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开设了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理工类高校因其学科门类的设置因素,通识教育往往还是以专业课程的概论、偏重实用技术居多,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增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其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能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缺乏融合,减弱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科融合的作用。

课程设置及选课具有盲目性。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通识教育体系相对不平衡,课程设置计划延续性差,忽略学生的学习计划与长期发展;低年级学生对专业认识不深入、不全面,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为了满足毕业条件根据课程名称来进行选择,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而有针对性的选着合适的课程,盲目性较大,不利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模式单一。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不能够有效整合本领域与相关领域的知识,教学内容陈旧、实用性差[15],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模式与方式上,相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较单一,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在周末或晚上进行授课,且主要以大班形式为主,班级学生多,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少,课堂讨论较少,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教师没有像专业课程那样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学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形式过于单一。

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遵循满足培养要求的情况下,以节约教学资源为主。目前,大部分高校通过学生的选课人数来确定通识选修课程是否开课[16],通识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会导致某一课程因人数不足而不能开课,甚至是部分优质课程,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在发挥培养学生的文人素养与批判性思维方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开课条件简单,在课堂教学管理相对于专业必学课程松散性高、检查力度小,没有形成较好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形成退出机制。

师资不足、教学资源限制。师资和教学场所优先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师资和教学场所的不足会极大的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高素质的通识教育课程专职教师可以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与影响力,培养科学精神与良好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理工类高校因学科限制,通识教育课程的专任教师相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比例偏少,通识选修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教师根据自身对学科专业的认识进行设置,虽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但是缺少必要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不能得到良好的提高,限制学生进一步进行自我提升的发展空间与能力。

重视程度不高。理工科高校往往以培养科学家和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因此容易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17]。理工专业学生就业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将知识迅速转化成经济产出,重点以专业教育课程为主,同时学生本身为更好获得就业,将有限的学习时间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上,不利于个人专业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3 对策分析

随着教育发展,对高素质的理工类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将同时教育课程放在与专业课程同等对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课程多元化,完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课程多元化,课程设置合理,形成良好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经济需要不仅仅掌握科学知识理论与技能,还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理工类高校要根据自身学科优势,不同专业开设适合具有专业特征的通识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放开一批精品课程,增加学生课程选择的广度,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课程设置涵盖多学科、多领域,增强课程内容的深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8],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指导与教学过程管理。刚进校的大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大学专业学习不了解,对自己专业的定位不准确,加强学生的指导具有必要性。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与趋势,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规划与定位,按照专业特点和自身发展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内容和考核机制有机统一,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针对学科专业类别设立考核机制,完善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形成良好的教、学的学习生态。

加强师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通识教育教学需要有完善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持[19],理工科高校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庞大,通识选修课程教师偏少,通过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人文社会科学涵养教育,培养一批具有文理交叉背景的教师;组建多行业、多领域的教师团队,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领域的壁垒,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了学生多元化发展,使其在面对复杂环境能能够从容面对,提高就业能力与社会生存技能,以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转变理念,鼓励教学改革。通识教育育人作用凸显,理工类高校转变理念,强化育人功能,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还是以专业课程为重。为培育“全人”,理工类高校要转变理念,鼓励教学改革,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提高教学技能与水平,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参与度,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政策上进行支持,在教学资源上给予倾斜,建设一批学科领域广泛,课程内容丰富,学生乐于接受的高质量课程,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语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理工类高校要进一步健全育人培养机制,转变育人理念,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多领域教育融合,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良好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输送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理工类通识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