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类科技期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策略分析
——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

2020-12-25张俊敏陈瑞芳孙超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期刊学报

慕 萌 张俊敏 陈瑞芳 孙超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69)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暴发以来,目前仍在全球300多个国家和地区肆虐,是全球高度关注和面对的严峻挑战。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2020年3月11日,WHO[1]根据评估,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被称为全球大流行。2020年8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修订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8版)。2020年1月29日,科技部[3]下发通知,要求各科研单位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学术宣传展示窗口,同时作为承载科学技术传播任务的医学类科技期刊,紧贴一线诊疗实践,在疫情最新研究报道和宣传方面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本文主要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方法与策略。

1 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获取疫情相关稿件

1.1 调整专题,精准锁定防疫专家紧急组稿

首都医科大学共有3个附属医院作为北京市的定点抗疫机构,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作为医学科技期刊,《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的专栏策划是根据策划当时科学研究热点,根据当年整体情况提前策划完成,COVID-19疫情暴发突然,发展迅速,《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快速反应,将专题组稿临时调整,第一时间调整出专题版面,开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题。2020年3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召开紧急会议,向定点抗疫机构一线防疫专家联系约稿。具体由《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和两名责任编辑分别锁定3个市级定点医院联系组稿联络人,锁定的抗疫专家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刘景院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金荣华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梁连春主任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纪智礼院长。这几位专家在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均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1.2 发布征稿启事,紧急征集自投稿

2020年2月7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三本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教育管理》《转化神经科学》发布联合征稿启事并开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论文绿色通道。其中,《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约稿范畴为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基础工作成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通过发布征稿启事,一是向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另一方面打开绿色通道,向全国医务人员征集新冠病毒基础与临床的相关稿件。

2 突破常规工作模式,督促专家审稿,跟进作者沟通

COVID相关稿件需要快速发表,但是作为科技期刊《首都医科大学学报》需要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确保稿件质量。在疫情还在不断蔓延情况下,无论COVID相关稿件的同行审稿专家还是作者多为临床医生,多数都工作在临床抗疫一线。为了保证稿件发表时效,同时保证稿件学术质量。在疫情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突破常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微信、QQ等即时联络工具充分配合审稿专家和作者的工作时间,24 h在线跟进专家审稿和作者沟通修改进度,主动协助作者,尽量减轻他们的文章修改负担。

自疫情之初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的2020年第二期和第三期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治疗及预后两个系列专题,在严格执行 “三审三校”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基础与临床相关稿件22篇。其中包括非常有临床指导意义的论文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早期胸部CT表现》《咽拭子和痰培养核酸检测的比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过程》等。

3 通过多个平台快速发布最新进展

3.1 应用中国知网(CNKI)的网络优先出版功能

在传统的稿件处理流程中,稿件刊期和发表时间固定,新冠疫情发展迅速,传统发表周期不利于对最新进展的传播。中国知网(CNKI)的网络优先出版功能可以显著缩短科技论文的网络出版周期,而且网络首发属于正式出版。为加快传播速度,《首都医科大学报》采用该功能,《首都医科大学报》累计在中国知网网络优先出版COVID-19相关论文22篇,截至2020年11月30日,COVID-19稿件累计下载过万次,下载前十位论文见表1。

表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COVID-9稿件下载前十名*Tab.1 Top 10 downloading papers of COVID-9 of 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3.2 利用微信公众号快速发布最新进展

在疫情期间,全国实施居家隔离措施,线上成为宣传和沟通的主要渠道,微信公众号成为各组织机构进行信息发布、知识科普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用户对疫情进展了解的重要信息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一时间将新冠肺炎最新研究进展相关论文编排发送至《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公众号平台,2020年5月31日下午15点,《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公众号发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过程》,得到各方极大关注,发布仅一个小时后阅读量即超过100次(图1)。

图1 微信公众号发布页面Fig.1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release page

4 积极参与WHO COVID-19数据库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科技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行了总动员。科技期刊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密切跟踪科研攻关进展。为支持全球抗疫工作,WHO特别搭建COVID-19数据库,汇聚各国研究文献,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2020年5月19日,为展现中国科技期刊界的责任担当,中国科协向全国各相关出版单位发出倡议:积极参与世卫组织COVID-19数据库建设,授权世卫组织使用期刊新冠肺炎相关论文元数据,丰富专题数据库的中国资源,向全球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更加全面、更加广泛地分享我国研究进展和防控治疗经验,为早日赢得全球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作出积极贡献[14]。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号召,签署世界卫生组织已提供授权书文本,将《首都医科大学学报》COVID-19相关论文元数据提交并将其用于COVID-19数据库建设,用中文的元数据资源向全球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分享我国研究进展和防控治疗经验。

5 结语

因为《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在第一时间对抗疫专家精准锁定,约稿工作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把最新抗疫临床与基础工作一手资料完整、系统的保留下来。稿件内容覆盖在重症病例综合救治、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人工智能影像诊断、快速检测试剂研究等方方面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决策力,更好地履行科技期刊的学术与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首都医科大学科技期刊学报
睡前一杯奶,到底好不好?睡眠专家告诉你真相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雷达学报》入选“第5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