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三层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为例
2020-12-25谢海英
谢海英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无锡 214442)
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及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再现能力。如果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将能有效助推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一、精准量距:反复追问中明确目标
(一)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借助实物和模型准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几何体。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一系列平面图形的特征,也初步获得了一些“认识图形”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观察物体、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审视教学内容
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这是今后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积累经验和方法,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1.从单元编排看知识,认知序列会逐步建构。本单元知识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最后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编排由简单到复杂,由特征到应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以认识为基础,逐步完整建构认知序列。
2.从思维发展看经历,理解力将逐步提升。学习的本质就是思维,思维的发展便是理解力进阶的过程。以往“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基本是借助实物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特征,不断巩固练习,这是浮于表面而缺乏深度的课堂。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真实的、能够驱动学习的问题,学生经过解释、应用、分析、创造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持续思维、深度思维,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理解力的目的。
3.从空间观念看问题,后续学习能够逐步开展。“发展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的本质追求,学生应该在思维活动中学习,空间观念应该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领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
(三)设定教学目标
学生要通过解决制作长方体框架所需要的铁丝长度问题,认识长方体的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棱的特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长方体彩盒,认识长方体的面,推导长方体面的特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升理解力。
二、合理规划:“三层问题”中建构认知
认知建构主义认为,人们通常是在亲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有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
“初阶问题层”:我们之前已初步地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但这样的图形为什么可以称为长方体、正方体呢?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特征呢?初阶问题的核心功能是“激活关联经验,奠基后续学习”。
“中阶问题层”:做一个这样的彩盒,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铁丝?分别需要怎样规格的彩纸?中阶问题的核心功能是“定位知识本源,丰富活动经历”。
“高阶问题层”:长方体、正方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谁能用一幅图来表示?高阶问题的核心功能是“提升理解力,完善认知结构”。
三、深度体验: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
(一)初阶问题:唤醒先前经验,动态变化中初见联系区别
1.动态演示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的变化过程。
2.揭题: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的图形可以称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特征呢?
[实践反思]“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这一动态让学生经历由面到体的过程,引领学生从平面图形跨入了立体图形的世界,同时在问题中不仅唤醒学生对已学过的长方形的认识,也初步见识了面和体的联系、区别,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长方体的欲望,为建立起空间意识和空间观念埋下伏笔。
(二)中阶问题:聚焦“棱”与“面”,任务挑战中认识特征
解决问题1:至少准备多长的铁丝?
1.提出问题:为学校的庆祝活动做一批长方体彩盒。至少准备多长的铁丝?
2.开展小组活动:通过测量、观察解决这个问题,并将发现说给组员听。
3.汇报交流:①汇报中定义“棱”,得出棱的特征。②命名长、宽、高,在应用中发现同一个长方体因为摆法的不同,会导致长、宽、高随之发生改变。③定义顶点,并发现其特征。
[实践反思]为解决铁丝的长度问题,学生需要计算,计算需要数据,于是学生观察、动手测量、合作探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概念、发现特征。显然,“铁丝需要多长?”这个问题助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丰富了感知,同时发展了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2:这些纸片分别应该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这样的?
1.提出问题:在框架外面贴上纸片,这些纸片应该是什么形状的?请挑选合适的纸片制作彩盒。
2.开展小组活动。
3.汇报交流:①每个面上分别选了怎样规格的纸片?②为什么6个面只选了3种规格的纸片?③得出长方体面的特征。
[实践反思]解决彩纸形状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积累。这不仅是棱的认识的经验积累,也是智慧操作的经验积累,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和分析,突出问题属性,真切地认识了长方体面的特征。有学生利用长方体棱的特征创造性地解释了彩纸选择的问题。制作彩盒的过程,使学生将他们对长方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操作活动逐渐显性化,把原本看不见的思考变成看得见的教学素材,进而建立空间观念。
(三)高阶问题:梳理关系,系列游戏中完善认知
1.游戏一:透视原理——直观图形。①呈现彩盒的图片,根据回顾特征逐步形成长方体的直观图。②看着直观图,参与抢答游戏,游戏中巩固长方体棱、面、顶点的特征。
2.游戏二:巩固特征——空间观念。①出示长方体的直观图,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②只出示一个长方体的3 条棱,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③辨析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与之前研究的长方体特别的地方。
3.游戏三:压缩图形——正方体特征。①猜测特殊长方体压缩会变成什么。②说说正方体有何特征。③长、正方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用一幅图来表示。
4.游戏四:想象游戏——空间观念
根据提供的信息,想象它是什么物体。
[实践反思]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完善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抢答游戏”巩固特征,借助直观图,玩起“过关游戏”“变变猜猜”“想象游戏”,从“看得见的”走向“看不见的”,学生将看不见的面“立起来”,看不见的体“转起来”,由面想体,由长方体渐变成正方体,衍生出从属关系,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了理解力。
“三层问题”很好地规划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激活关联经验。学生围绕问题开展“学中思,思中学”,既锻炼了空间想象能力,又丰富了生活经验,思维得到深入发展,理解力也不断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