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岛由纪夫作品谈腰封的价值

2020-12-24

现代阅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由纪夫三岛昭和

某日,我因事去拜访一位开旧书店的同行。进门一看,柜台边没人。店主正在账房后一个大约六叠(约合9平方米)大的房间里整理书——几百本文库本书脊朝上地摆放在地上,占了半个房间,另一边则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文库本的外封。

我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正在玩纸牌游戏“翻和尚”。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他上门去收购旧书时,对方拿出一大摞全被剥掉外封的文库本,说:“平时上下班途中常在车上看书,嫌外封和腰封碍事,出门时会先把它们剥掉再放包里。”

但光秃秃的书可卖不出去。现在的书呀,一剥掉外封的话,就只剩下千篇一律的白色封面,显得十分寒碜。

店主很失望,正要回去时,对方又说:“那些外封和腰封还全部保留着,并没有扔掉。”随即取出一个大纸箱来。几十张一捆地叠得整整齐齐。当然,全都是新的。即使书有点儿脏,只要套上外封和腰封,马上会变得焕然一新。

我问他:“这样辛辛苦苦地套上外封的文库本能卖多少钱呢?”

“100日元。”他说完,又补充道,“但如果缺少外封的话,就一分钱也卖不出去。也就是说,外封加人工费值100日元。”

“还有书的购入成本呢。”

“噢,对呀。书收购回来当然也得花钱,而且这次还买贵了。”他开始抱怨起来,“一开始我看见那堆光秃秃的文库本时,本来是决意不收的。对方央求说:‘免费送给你好了,你帮忙处理掉吧。我还是没答应。正要走时,那家的男主人从房里走出来说:‘如果书有外封的话收不收呢?我不假思索地拍着胸脯说:‘那我愿出高价收购。于是,他就搬出一整箱书外封来……事已至此,我也不好拒绝了。”

“真没想到,给书套上外封这么费劲呀。这次别说赚钱,简直亏大了。”他喋喋不休地发牢骚。

过了两天,他又打电话给我说:“果然亏大了——整理完后,发现还有很多书和外封不配套的。外封剩下比较多。是全新的,不舍得扔掉。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没人会单独买张书外封回去。卖旧书的同行们也不会收购的。

后来,我偶然向“龙生书林”旧书店的老板大场先生提及此事时,他一本正经地反问道:“那些文库本是从前的旧版书吗?”

“不是,都是近年出版的。其中大多是推理小说。”

“可惜呀,是旧版就值钱了。”

“噢,是啊,哪怕是文库本的一条腰封也得好好爱护呢。”

我想起了大场先生的著作《三岛由纪夫——旧书店的书志学》。此书写于平成十年(1998),书中明确记录了三岛由纪夫文库本初版的旧书价格。例如:角川文库的《爱的饥渴》在昭和二十六年(1951)七月十五日出版时定价为70日元,如腰封齐全的话,到今天能卖4000日元。翌年三月二十一日,此书在新潮文库以相同定价出版,这个版本如今也能卖3000日元。当时的初版装帧还只有腰封,没有外封。后来再版时才加了外封。

毫不夸张地说,大场先生是把书外封和腰封的价值公之于世的功臣。他这本论著堪称先驱之作。我为此书写了如下一段序言:

可以说,开旧书店的人是没有学位的书志学者,是不写文章的书志学者。

学者们研究的是书的来历、内容和影响,而旧书店注重的是书的外观和品相。按说这两种研究都很重要,但在学界看来,后

者却似乎低人一等。也许学界认为,开旧书店的人对于书的研究只是一种个人爱好而已吧。

其实,书的性质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考察才能完全把握,所以研究书志学需要同时具备科学家的冷静、书迷们始终如一的兴趣,以及好事者钻牛角尖的精神。

大场先生在此书中指出,三岛由纪夫的书有很多再版时使用了和初版不同的装帧设计。至于个中原因,却从来没人做过解释。也许是因为三岛不喜欢初版的装帧,也许是出于销售方面的考虑。以装帧变化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说不定能由此产生崭新的三岛由纪夫论呢。

然而,目前还没见到这方面的论述。

大场先生是很注重书的腰封的。然而在此之前,《定本三岛由纪夫书志》(此书曾是三岛著作收藏者们的指南)的编者却认为腰封毫无意义,没有将其信息收录入书中。结果,《裸体和衣裳》(昭和三十四年即1959年出版)的初版本到底有没有腰封,后人就弄不清楚了。

大场先生写道:“一般认为,初版书原本就是没有腰封的。”然而,市面上卻出现了极少数带有印着“三岛由纪夫小说作法”的红色窄腰封的书。据推测,这有可能是把再版时的腰封套到初版书上了。也有可能出版社收到书店卖剩退回的初版书之后,加上腰封又再重新出售。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无法断定初版书没有腰封。很显然,应该算作“带有腰封的初版书”。

我在序言中继续写道:

可别小看了区区一条腰封。我们何其不幸,无缘看见此书刚问世时的模样,也无缘看见作者三岛由纪夫拿到书时爱不释手的模样。正如大场先生所说:“所有文化都是从各种执着和热情之中产生的。”对于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需要有执着的好奇心。而这正是书志学作为一门学问所欠缺的吧。

我在序言开头说:“开旧书店的人是不写文章的书志学者。”——他们不是通过文章,而是通过书的售价来体现自己的学问。顺便说一下,《裸体和衣裳》即属于“旧书带有腰封则身价百倍”之例——只有外封、没有腰封的初版书售价1.5万日元;而外封、腰封齐全的初版书则卖到15万日元。相差区区一条腰封,价格竟有天渊之别。算起来,一条腰封要值13.5万日元呢。

各位也不必为此而感到惊奇。其实,三岛著作的趣味就在于这腰封之中。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二月二十八日讲谈社出版的《宝石买卖》定价为150日元,现在没有腰封的也要8万日元,有腰封的因为很罕见,更是卖到了70万日元。同年七月五日河出书房出版的《假面自白》定价为200日元,现在没有腰封的大约四五万日元,外封、腰封齐全而品相又好的话则卖到50万日元。平成八年(1996年)六月,河出书房新社按月报的初版原样出了复刻版,定价为2000日元左右,目前价格暂无上涨。但再过几十年之后,说不定会受到三岛粉们的热烈追捧,到时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吧。旧书价格是由顾客决定的,而不是由旧书店随心所欲地定价。

河出书房在出版《假面自白》之后,次月——八月十五日又出版了短篇集《魔群的通过》。从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十一月二十日出版的《盗贼》开始,到《魔群的通过》出版,这短短的9个月里,三岛总共出了5部作品,一跃而成为文坛的当红作家。

接着,我和大场先生聊到了这本《魔群的通过》。

“大场先生您在书里说过,这本书如果腰封齐全的话,是三岛作品中价格最高的。现在大概卖到多少钱呢?”

“毕竟现在极其罕见嘛。是战后文学作品中最难买到的吧。”

“没有腰封的能见到吗?”

“嗯,如果品相上佳的话,也要卖到20万日元左右。”

“哇,这么说来,如果腰封齐全、品相又好的话,一定是天价了吧。恐怕得足足100万日元?”

“反正一定会是惊人的数字。”

“那三岛的处女作《鲜花盛开的森林》呢?”

这部作品是七丈书院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的。初版4000册。据说这本书的版税全被三岛用来买旧书了。

我想,若要尽快了解三岛文学的话,不妨看看作品开头和结尾的几行文字。例如《假面自白》。这是一部纯真的青春小说,也是关于性的自传,把三岛文学和三岛本人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开头一句:

长期以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看见过自己出生时的情景。

结尾几行:

我和园子几乎同时看了一下手表。

——时间到了。我站起身时,又往阳光下的椅子那边偷偷看了一眼——他们好像去跳舞了,阳光照射着空椅子,泼洒在桌上的饮料发出炫目的光芒。

以开头和结尾文字之精妙而论,在日本近代作家里应该无出其右吧。

(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    作者:[日]出久根达郎     译者:黄悦生)

猜你喜欢

由纪夫三岛昭和
《哦!爸爸》:希望你一生平安、健康、勇敢有正面力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昭和电工扩大超微细二氧化钛产能
三岛由纪夫的心理世界及其文学创作
昭和电工高纯三氯化硼产能提高1.5倍
莫言:三岛由纪夫猜想
论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中的女性塑造和主题建构
镜中的表演者——三岛由纪夫
变质药品识别备忘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