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隐喻习语的文化内涵研究
2020-12-24黄曼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信息载体,更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作为民族语言的精华,习语既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表达内容,又以文化为造词理据和重要的社会背景。习语是人们对客观外界认知体验和加工的产物,具有隐喻性。汉英语言中都有大量的隐喻习语,它们蕴藏了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体现了重要的民族文化差异,包括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寓言神话等。
关键词:习语;隐喻;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11-0151-05
众所周知,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①。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既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奥义与内涵,同时又反过来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直接了解文献所记录的民族文化,这是研究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又对语言产生不容忽略的深远影响,最直接、明显的影响就表现于词语的运用。词汇中体现的是某一民族的人们对客观外界的认知体验,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许国璋认为词语具有“文化负荷”(culturally loaded)②;张彦昌和张而立则建议将文化负荷与语言学的标记理论统一,并提出“文化标记”(culturally marked)的概念③。由此可见,词语的意义显然具有民族和文化的双重特质。不同民族语言中的词语承载着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
汉语和英语都是词汇丰富的语言。这两种语言中都存在数量繁多的习语,它们源远流长、形态各异、意义精辟,并且应用广泛。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历经长期沉淀由人们沿用和提炼而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习语,因此习语与人及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多维民族特征在语言上的体现,可以反射出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将从探寻汉英隐喻习语的差异出发,探讨这种语言差异背后深层的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内涵的差别。
一、汉英隐喻习语对比
习语本身具有隐喻性,因为它们是人们对客观外界认知体验和加工的产物。④习语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是多种比喻手段的集中体现。⑤同时,习语是人们从劳动中创造而来,其产生离不开人生活的环境,因此习语具有民族性,可以反映出某一民族的相关文化。世界各族人们虽然语言和文化不同,但仍同处于一个地球,自然拥有某些相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意识。这种同质性在语言层面的表征就是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喻体、相同或相似喻义的情况。下文中,我们将根据喻体和喻义的异同,辅以实际汉英语料来探讨两种语言中隐喻习语的异同。
1.喻体相同,喻义相同
如上文所言,不同民族的人们尽管语言不同,但毕竟共享一个客观大自然,因此对于事物的理解还是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再加上语言本身存在的共性,汉英习语中也有很多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的例子。比如,汉语中的“打退堂鼓”,对应的英文表达为beat a retreat;汉语中的“脚踏实地”,对应的英文表达为be down-to-earth;汉语中的“活到老,学到老”,对应的英文表达为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2.喻体相同,喻义不同
不同民族的人们因所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定式和社会形态,即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视角和心态。比如:汉语中有“骨鲠在喉”,英语中使用同一喻体的用法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则表示“难以启齿”;汉语中有“拉后腿”,英语中使用同一喻体的用法pull ones leg则表示“开玩笑”;汉语中有“放烟幕弹”,英语中使用同一喻体的用法blow smoke则表示“虚张声势”。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汉英习语中相同的喻体之所以会产生不同喻义,其原因还是在于两个民族将源自相同源域的经验映射到不同的靶域中。汉语习语“骨鲠在喉”主要是强调没说出心里话而堵得难受,重点在“堵得难受、不吐不快”;英语习语“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则是强调心里有话说不出口、难以启齿之意。此外,不同民族中人们对于同一事体或事件采用不同的识解方式,如视角、突显、背景等的不同选择,也是产生不同喻义的原因。
3.喻体不同,喻义相同
虽然在思维形式和看待事物的视角方面有很多差异,但汉英民族在意义的表达上也经常异曲同工。比如:“拦路虎”(a lion in the way),“黔驴技穷”(to be at the end of ones rope),“魚米之乡”(land of milk and honey),“挂羊头卖狗肉”(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显而易见,源自不同源域的经验信息基于相同的隐喻映射途径投射到相同的靶域中,便产生了相同的喻义。由此可知,不同民族语言中,源域与靶域的来源并非一对一的简单对应,而可能是更加复杂、多元的联系。
4.同一喻体的不同喻义
汉英习语中都存在同一喻体可对应不同喻义的现象,比如,汉语中存在大量与“心”相关的习语。在“雄心壮志、推心置腹、心不在焉”等成语中,“心”的意义所指各不相同。同样,英语中也存在这一现象,如flog a willing horse和flog a dead horse中的“horse”就分别喻人和喻事。
当然,这一现象还与认知主体的不同认知能力或识解方式密切相关。同一个喻体可激活一系列的认知域,其中包含关于该喻体不同方面的信息或成分,认知主体通过突显不同的信息或成分,或者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喻体,自然就产生不同的认知加工结果,产生出不同的喻义。
基于前述讨论,汉英隐喻习语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相异性。不同民族的人们因共享一个客观的大自然,必然有些共同的生活经历及对事物共同的感受,加上语言本身也具备的共性,在习语尤其是习语中的隐喻表达方面自然有重合之处,用相同的源域来隐喻靶域,即出现喻体相同、喻义相同的情况。然而,习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汉英习语中隐喻的不同,主要还是归因于汉英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英民族则习惯于抽象思维。汉民族注重平衡与和谐;英民族则“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排除主观因素,‘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二分”⑥。此外,汉英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还表现为,汉语习语对称偶化明显,通常设双象而喻;英语习语则不拘长短,通常以单象而喻。比如汉语成语“狼吞虎咽”以狼、虎为喻;英语里有wolf something down,单以狼为喻。
二、汉英隐喻习语蕴含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完善。”⑦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当属词汇。文化词汇学就是通过研究某个语言中的词汇来探寻该语言文化主体看待客观事体的视角和方式。习语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来,并非一成不变,社会文化是习语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背景与理据。文化与人休戚相关,因为它始终由人所创造、为人类社会所独有。汉英民族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因此很多事体和现象都是共有的,如春去秋来、日升月落等,但也有很多是不同民族文化所特有的。这种情况下,不同的文化就对人们交际过程中的语义所指具有很大的影响。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者,对于词汇语义的理解当然也是不同的。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为什么汉英隐喻习语具有前述异质性的原因所在。
就习语来说,文化对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是习语表达的内容。通过理解某个习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相应文化,比如宗教、风俗、节日等。另一方面,文化为习语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社会背景。习语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其整体意义不能简单地由其组成成分推断出来,常常含有言外之意。下文我们将讨论汉英隐喻习语中体现的几种重要的民族文化差异,包括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寓言神话等。
1.生活环境
根据文化生态学的观点,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首先会造成文化的差异。这里提及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地理、人口和生物环境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也随之提高,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制约也在逐步减少。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为人们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汉英两族所处地理环境差异巨大,必然会造成文化的千差万别。当然,这种差别也在两种语言的习语中得以体现。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形多样,其地形分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条件。汉文化就发祥于黄河流域辽阔的大地上。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重农轻商,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农耕和土地有关的习语,比如“五谷丰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斩草除根”等。另外,汉语中还有很多习语的描述对象或构词来源是特殊地理位置或气候特点,如“黄河九曲十八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得陇望蜀”“合浦珠还”等。
英国则是一个位于西欧的岛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虽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受自然环境影响,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业、渔业相关的习语。比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blue sea意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在17世纪的英国,船只两边常附有木板,船员时常需要站于其上进行修缮工作。木板之外就是大海,因此船员有落水溺毙之险,所以这个木板就被称为devil(魔鬼)。又如,from stem to stern(从头到尾、完全)、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batten down the hatches(订上板条以封牢舱口,喻指防备困难局面)等,其中的stem(船首)、stern(船尾)与hatch(舱口)都与船只有关。此外,英国渔业发达,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语言使用。在一些英语习语中,fish常用来指某种人,比如small/big fish、strange fish、 cool fish和shy fish等,多为贬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在隐喻习语中也能窥见一斑。中国各大江河湖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鱼资源,因此,汉语习语中的“鱼”多指淡水鱼,相应语义内涵往往偏向于贬义,比如“鱼目混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条鱼满锅腥”等。
2.风俗习惯
索绪尔认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或民俗事象逐渐烙印在各种民俗语言表达中,形成了风格各异、形态多样的习(俗)语。习(俗)语也是民族风俗文化的外在表征和重要载体,为我们了解风俗文化打通了一条捷径。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表达民俗民风的习语,其中一些习语因人类共通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体现出一定的共性。比如,两族人民对“家”的概念具有相似的体验认知。从物质上说,家是一个为个人、家庭或部落成员提供栖身之所的居住空間,也是一个可供个人或家庭在其中饮食、睡眠以及存储财产之处,更是人们精神、情感寄托的中心。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许多关于“家”或“家庭”概念的习语。比如,汉语中的“家和万事兴”“破家值万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英语中有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Home sweet hom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等。
汉英两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其风俗习惯等必然也会有所不同。以饮食为例,中华美食多种多样、声名远扬,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东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中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中国以稻谷为主要农作物,米饭一直是汉民族的主食。汉语中有许多与“米”“饭”等相关的习语,如“粗茶淡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卖米不带升——居心不良(量)”等。另外,汉语中还常以饮食比喻贫富,如“缺衣少食、钟鸣鼎食、金齑玉鲙”等;或以饮食比喻德行,如“食言而肥、不为五斗米折腰、水米无交”等;或以饮食比喻道理,如“众口难调、瓜熟蒂落、贪多嚼不烂”等。当然还有许多习语反映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哲学,如“生姜老的辣”“七月菱角八月藕”“立冬白菜赛羊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等,不胜枚举。
英民族生活地区纬度较高、平原较少,不适合种植稻谷,面包是其主食,黄油、芝士、牛奶等也是主要食物。这种饮食习惯和文化也体现在英语习语中。比如,人们用面包、黄油喻指具体生活所需,如earn ones bread and butter意为赚钱养家。又如,bakers dozen(13个)、as easy as pie(小事一桩)、be (like) chalk and cheese(截然不同)等。汉英两族的饮食风俗与习惯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创造了大量与饮食相关的习语。这些习语言简意赅,内蕴深厚,为饮食文化添砖加瓦,使其更加绚烂多彩。
除饮食文化外,不同民族还有风格各异、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年节时令。汉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一系列的年时节令文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年俗节日传统活动。这些节日传统和经验也折射在语言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生动形象的习语。比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有钱没钱、团聚过年,初一饺子初二面”等,体现的是过年的风俗。还有反映其他重要节日的习语,如端午节是汉民族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节日活动丰富多样。该节日的各种主题也在习语表达中有所反映。比如,“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来”“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惟有儿时不能忘,持艾簪蒲额头王”等。其他还有诸如“八月十五月正圆”“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十五雪打灯”“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等。
英民族文化中,传统节日以宗教为主,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等。英语中也有不少与节日文化有关的习语,如fools errands/ trick or treat/ thumb-the-door night/ Marry in lent, and youll live to repent./ to ring in the new year等。
3.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员。宗教也可以是文化的表征,不同的宗教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色,从而体现不同的文化传统。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出宗教对语言的深远影响。从这些习语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两个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汉族人民受佛教、道教和儒学影响较多。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自东汉时西域僧人将佛经带到洛阳后,佛教开始在我国逐渐兴盛,最兴盛的时期当属南朝和北魏。杜牧《江南春》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法兴盛,可见一斑。千百年来,佛教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渗透在传统民族文化中,也为民族语言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语里有大量与佛教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部分来自佛经并保持意义不变,比如“不可言传、得未曾有、波罗蜜多”等;还有部分来自佛经,但意义发生了改变。这部分习语中,有一些词义得到扩大。如“大千世界”原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略称,代表了佛教的宇宙观,《大智度论》有云:“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这一习语如今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还有一些习语的语义发生明显转移,如“渡河香象”原指悟道精深,后喻指文字精辟透彻。此外,更有一些习语的语义色彩发生明显改变,如“吹大法螺”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用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当然,还有很多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习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等不胜枚举。
不同于佛教由异域传入,道教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内容包罗万象,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道”为最根本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衍化而来。道教因其宗教影响力对汉语习语产生的作用亦可谓深远。汉语中有许多与道教有关的习语,比如“参星拜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张果老倒骑驴子——见勿得人面”等。
英語中也有不可胜计的宗教词汇或起源于宗教的词汇。对英语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基督教。“基督教是崇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种教派的统称……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在罗马帝国后期流传于帝国全境,并于4世纪被定为帝国国教,从而奠定了它成为西方世界之主要宗教的地位。”⑨自欧洲封建社会起,基督教在英语文化中就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在罗马帝国后期被传播至世界各地,其经典是《圣经》。《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对英民族的文化与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语中有许多与基督教有关的习语,其中一部分源自《圣经》,比如Adams apple(喉结)、on all fours(匍匐而行)、baptism of fire(严峻考验)、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还有一部分习语来源于基督教故事或其宗教思想,比如the salt of earth(社会中坚)、eat the fruit of ones own doings(自食其果)等。此外,《圣经》中的典故还丰富了汉语习语,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披着羊皮的狼”等。
4.寓言神话
从古至今,人们始终为天地和万物从哪里来、宇宙和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模样等问题所困扰。中国先民从神话的角度,认为自盘古开天辟地后才有了人类历史。什么是神话呢?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⑩。鲁迅先生将神话定义为:“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之所能以上,则自然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B11]神话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品质。卡西尔认为“神话和语言受着相同的,至少是相似的演化规律的制约……不论语言和神话在内容上有多么大的差异,同样一种心智概念的形式却在两者中相同地作用着”[B12]。这种心智概念就是卡西尔所谓的隐喻式思维(metaphorical thinking)。神话的隐喻思维被认为是一种先于逻辑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汉民族的寓言神话反映了中国先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的天真想象或解释,体现了古代人类的精神文明,显示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体验,反映了人类早期的思维活动。无论哪个民族,神话与民间寓言都是该民族的精神瑰宝,带有强烈、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寓言神话讲述的动人故事往往在历史长河中被人们凝练为一个个命词遣意、曲尽其妙的习语。汉语中,此类习语往往以成语的形式出现,比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郑人买履、揠苗助长”等。
在英语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神话传说则主要源自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也是氏族社会的精神文明产物,对西方文化艺术、语言文学等都有显著、深刻的影响。随着希腊人开始移居意大利,希腊文化艺术也随之传入罗马,希腊神话也很快被移接至罗马神话,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沉淀出寓意深远、栩栩如生的习语表达,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有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喻指灾难的根源)、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喻指致命弱点)、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喻指时刻存在的危险)等。还有许多英语习语与神话故事中出现的人或事有关,比如海伦(Helen)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美人。特洛伊王子出使希腊,趁其夫外出之际诱走海伦,为此引发了战争,导致特洛伊城沦陷。据此,Helen of Troy就喻指红颜祸水或倾国尤物,as fair as Helen意为绝世美人。
当然,汉英隐喻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内涵远非上文讨论的四种可以概括,还体现了两个民族历史发展、文学艺术、体育娱乐等多维元素的影响。汉语隐喻习语中还反映了古代科举文化、古代军事文化以及中医养生文化等,因本文篇幅所限不做阐述。
三、重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李大钊在《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一文中提出,东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在于“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B13]。东方文化以社会为基础,注重精神;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基础,注重物质。中华(东方)文化和英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还在于其信奉的哲学理念有所不同。前者追寻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后者则持天人两分的观念。文化上的差异最终在民族语言表达,尤其是多姿多态的隐喻习语中得以生动地体现。这些习语以文化为表达内容,同时又依赖于文化给予的造词理据,呈现了语言和文化有机体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辩证能动关系。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直接、最具有特色的代表元素。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处世哲学,甚至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质等,都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语言并不是独立于文化之外的、封闭的符号系统。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工具和组成部分,文化在语言结构中的反映无处不在,且意义重大。[B14]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自然会带来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困难。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象,即在语言层面理解汉英隐喻习语的差异,来透视更深层的文化差异。只有真正了解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语言。另一方面,语言不仅承载了文化信息,更是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如何促进异质文化的融合创新,如何为世界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和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比汉英隐喻习语的差异,我们可以管窥不同语言表达背后的文化深意,了解不同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欣赏世界上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并能够对这些差异进行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理解与阐释。这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问题,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议题,更是中华文化有效输出的一种重要途径。
注释
①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②许国璋:Culturally 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現代外语》1980年第4期。
③张彦昌、张而立:《一份英汉词汇对比调查报告》,《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④黄曼、廖美珍:《汉英习语变异构式的理据研究:隐喻—转喻连续统新释》,《外语教学》2020年第3期。
⑤黄曼、肖洒:《论英汉习语中的设喻连续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⑥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⑦平洪、张国杨:《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⑧[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3页。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基督教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1996年,第33—35页。
⑩[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3页。
[B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年,第7页。
[B12][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02—103页。
[B13]李大钊:《向着新的理想社会——李大钊文选》,高瑞泉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150—151页。
[B14]Langacker, Ronald W.: Assessing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pri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Scope, and Methodology, Theo Janssen & Gisela Redeker(eds), pp.13-59,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page 16.
責任编辑:绿 叶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ical Idioms
Huang Man
Abstract:Language carries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serves as important medium fo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inseparable and interdependent. As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idioms not only express lavish and various content of culture, but also take culture as importa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background for word formation. Idioms are the product of cognitive experience and processing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y are metaphorical. There are abundant metaphoric idiom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hey contain rich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ey are of both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Idioms reflect ethnic cultural differences, such as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fables and myths.
Key words:idioms; metaphor; cultural connot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