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政质量:执政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2020-12-24周小毛

中州学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执政党

周小毛

摘 要:执政质量概念的提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理论基础之上。执政质量是评估执政绩效的科学尺度、转变执政方式的根本目标、完善执政过程的价值取向、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是衡量执政质量的六个具体标准。新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质量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优化执政环境、开发和利用执政资源、扩大执政产出、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执政;执政党;执政质量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11-0012-07

中国共产党执政已70多年,即将成为百年大党,取得了骄人的执政业绩,深受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然而,正如执政资格的取得不可能与生俱来一样,执政地位的巩固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四种危险”“四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警示全党要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古训,明确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要求。党的建设质量与党的执政密切相关,直接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换言之,党的建设质量直接关乎执政党的执政质量。所谓执政质量,是指执政党在开发和利用执政资源、优化执政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实现执政所追求的目标、提升执政满意度、维护执政安全、夯实执政根基的结果和状态。高水平的执政质量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殷切期盼,也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

一、执政质量的提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理论基础之上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揭开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史的序幕。170多年以来,关于如何加强共产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他们关于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深刻阐述为执政质量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精辟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注重从质量上加强共产党的建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一定要高质量地把自身建设好,否则便难以承担起解放无产阶级进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因此,他们对于质量建党进行了深刻阐述。

首先,以严格的标准加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复强调,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①列宁也反复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他看来,轻视革命理论无异于在别人送葬时去说“恭喜”“恭喜”一样荒唐。他们还高度重视严明党的纪律。作为职业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建立第一个共产党即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特别关注党的组织生活。他们亲自制定党的纲领和章程,明确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政治原则和组织纪律。185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指出:“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②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等著作中阐明了党的组织生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认为,讨论和批评自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更是党员的纪律要求,党内关系不能“靠朋友关系或盲目的、没有根据的‘信任来维持”③;没有不服从纪律的“上等人物”和必须服从纪律的“平凡人物”之分,党员一律平等,都要自觉地监督和接受监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多次强调共产党人要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列宁作为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领袖,深信“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④。他时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亲自接待来访群众,为党内组织生活的健康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显示了共产党领袖的无限魅力。

其次,严把入口关并清退不合格党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的战斗力不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因此,提高党员质量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在他们看来,加入协会(第一国际——引者注)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每一个支部应对接受的会员的品行负责。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协会的加入者是“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和忠实可靠的先进战士”⑤,是“最优秀的共产主义者也是最勇敢的士兵”⑥。他们“具备久经考验的耿耿忠心和坚强性格”,“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⑦在他们的心目中,把好共产党员的入门关至关重要。列宁更加形象地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⑧他还强调:“宁可十个办实事的人不自称为党员(真正办实事的人是不追求头衔的!),也不让一个说空话的人有权利和机会当党员。”⑨仅1921年,苏維埃俄国就清理不合格党员17万人,占当时73万名党员的将近1/4,对于保障俄共(布)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注重国家机关质量的提高。执政党的领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提高国家机关的运行质量来实现的。作为共产党第一个执政的领袖,列宁敏锐地感觉到国家机关建设和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他通过解剖工农检查院这只“麻雀”,形成了关于国家机关质量建设的系统思路和操作办法。“在改善我们国家机关的问题上,我认为工农检查院不应当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直到现在,我们还很少考虑和关心我们国家机关的质量,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关心特别认真地提高它的质量。”⑩他甚至提出:“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B11]他认为,工农检查院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人有迫切的心情但是他们受教育不够,缺少必要的文化修养,不知道怎么做,无法办到;而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又少得可笑。为了革新国家机关,他提出了“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B12]的任务。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从理论的角度探讨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话,列宁则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阐述并进一步论述执政党和国家机关质量建设的问题,对于执政质量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2.中国共产党人对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的理论探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高质量建党问题作了大量论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红四军内严重滋长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情况,毛泽东深刻指出:“红军党的组织问题现在到了非常之严重的时期,特别是党员的质量之差和组织之松懈,影响到红军的领导与政策之执行非常之大。”[B13]他以古田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党指挥枪和从思想上建党的观点,开辟了思想建党的成功之路。到达延安后,党获得了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问题和党风、文风和学风不纯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及时思考党的建设这个战略问题。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把党的建设称为一个“伟大的工程”,并提出了建设这个工程的标准和目标,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B14]。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以“进京赶考”的心态保持低调,维护党的先进性,写下了质量建党的光辉篇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B15]他特别重视党的质量,明确指出“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而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B16]。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强调:“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B17]胡锦涛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他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应对严峻挑战、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B18]他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B19]。他特别注重从质量的战略高度加强党的建设,先后提出了党员质量、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等概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正式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科学命题,要求通过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马克思主义质量建党、质量强党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提供了执政质量研究的新的科学指南。

二、执政质量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执政质量的提出创新了执政研究的视角,拓宽了执政研究的视野,具有学术创新的理论价值。不仅如此,深入研究执政质量,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执政质量是评估执政绩效的科学尺度

执政是执政党的实践行为,而实践行为必然产生客观的结果,这种执政结果究竟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符合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需要进行公正和科学的评价。而科学评估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界定评价的主体,二是明确科学的标准。毫无疑问,对共产党执政绩效的评价,人民群众是最核心最重要的评价主体,因为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执政业绩最有发言权,能够作出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B20]那么,人民群众以什么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执政绩效呢?具体的和专业的标准很多,但是,具体和专业的标准只能分别评估某个方面或者说某个层次的执政业绩,无法评价整体的执政业绩,而执政质量是一个抽象度很高、包容性很大、覆盖面很广的综合性标准,涉及到政治质量、经济质量、文化质量、社会质量和生态质量,能反映执政业绩的整体面貌。因此,执政质量为人民群众评估执政业绩提供了科学的标准与尺度。

2.执政质量是转变执政方式的根本目标

执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治理,而治理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执政党只有遵循治理的客观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进入有序、有效治理的状态。就执政方式而言,不同的执政方式往往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治理结果。所以,选择正确的执政方式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执政都面临着生产力水平低下、封建残余思想积重难返、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西方国家封锁孤立等巨大压力和挑战,加上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人一度出现个人崇拜、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方面的失误,执政方式表现出粗暴、不民主、搞行政命令、缺少法治等特征,深深地打上了传统社会和計划经济体制的烙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不足和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严重地影响了执政效果、执政业绩,人民群众产生不满情绪。中国共产党早期也沿袭过苏共的执政方式,出现过“左”的错误。事实证明,执政方式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而转型升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认可的执政质量这个根本目标进行理性选择。善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正是以改进执政效果、提高执政质量为目标,自觉地选择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开创了执政的新局面。

3.执政质量是完善执政过程的价值取向

执政过程是指执政党输入执政资源、输出执政产品的程序与活动。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执政产品,保持输出与输入的平衡并追求输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是执政过程的追求和价值所在。然而,执政过程总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具有可变性、动态性、不完善性,一旦出现偏差便可能影响执政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不断完善执政过程是成功执政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完善执政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执政质量为基本取向,充分发掘执政资源的潜能,发挥好公共政策的优势,确保执政过程在既定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4.执政质量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国际共运史告诉我们,巩固执政地位远比获取执政资格艰难。苏联共产党在党员数量为20万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200万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2000万时亡党亡国。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党员质量的提高和党组织的纯洁,放松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固守僵化的体制机制,民主严重缺失,民生没有改善,执政业绩不佳,执政效果不好,执政质量不高,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事情要办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事情要办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B21]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提高执政质量,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三、衡量执政质量的科學标准

执政质量是评价执政业绩大小和好坏的客观标准,而作为描述执政结果和执政状态的执政质量,其高低优劣同样需要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执政的价值取向、依靠力量、基本规律、具体路径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作出深刻阐述,为判断党的执政质量提供了依据和尺度。因此,我们要以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明确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质量的科学标准,建构评估执政质量的指标体系。笔者以为,衡量执政质量的具体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站稳一个立场”

“站稳一个立场”即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这是衡量执政质量的价值标准。衡量执政质量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更要看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前者是衡量执政质量的科学标准,后者是衡量执政质量的价值标准,而价值标准处在终极标准的层次,偏离价值标准,执政质量无从谈起。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简言之,我们的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这是共产党执政的性质问题、原则问题、方向问题,是执政的本质属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产党的初心和宗旨,是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与追求。因此,我们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质量

2.“发挥两个作用”

“发挥两个作用”即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这是衡量执政质量的基础标准。执政质量是执政效果、执政效率的集中体现,为了更好和更高层次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我国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来加快发展、增进效果、提高效率。没有高质量的发展作支撑,执政质量也会基础不稳、根基不牢。因此,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成为衡量执政质量的基础性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市场和政府的功能,避免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局面,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

3.“遵循三大规律”

“遵循三大规律”即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是衡量执政质量的基本标准。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只有遵循规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反之,违背和抗拒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共产党的执政实践活动同样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不仅要遵循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减少执政的盲目性,增强执政的自觉性。只有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共产党才能驾驭复杂的局面,进入驾轻就熟、举重若轻的境界,取得良好的执政效果。那种瞎子摸象、凭着感觉走的做法,永远提升不了执政的层次和水平。因此,执政质量与“三大规律”密不可分,是否遵循“三大规律”是判断执政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准。

4.“跨越四大陷阱”

“跨越四大陷阱”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话语权陷阱,这是衡量执政质量的底线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四大陷阱”就是影响执政的拦路虎,绕过和跨越“四大陷阱”,是执政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执政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一旦陷入陷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举步维艰甚至前功尽弃。因此,是否跨越“四大陷阱”是衡量执政质量高低的底线标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会出现发展缓慢、分配失衡、矛盾增多、社会动荡、腐败加剧的中等收入陷阱;政府失信一次后,尽管政府再不说假话,社会都不再相信政府的真话,可能产生政府诚信危机,陷入塔西佗陷阱;冷战思维不散,大国之间出现战略误判,可能陷入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必有一战的修昔底德陷阱;世界文化领域西强我弱,西方垄断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国际事务的裁决权、国际争端的处置权,可能陷入中国的经济地位提升而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不大并且常常处于被指责甚至挨骂的话语权陷阱。“四大陷阱”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考验,回避矛盾并不能解决问题,居安思危、沉着应战才是进一步提升执政质量、巩固执政地位的正确选择。可喜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的宏伟气魄,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跨越“四大陷阱”开出了药方,世界风景唯这边独好,中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改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来越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印证了以“跨越四大陷阱”作为衡量执政质量标准的合理性。

5.“提升五种质量”

“提升五种质量”即提升经济质量、政治质量、文化质量、社会质量、生态质量,这是衡量执政质量的核心标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部内容。与此相对应的经济质量、政治质量、文化质量、社会质量、生态质量是执政质量的外延,囊括执政质量的全部内容。因此,“五种质量”是衡量执政质量的核心标准。“五种质量”中的任意一种分别是衡量执政质量的具体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执政质量。同时,“五种质量”相互贯通、有机联系,构成衡量执政质量的完整和核心的标准。所以,“五种质量”的任一缺失都是不允许的。习近平总书记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作为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揭示了五大建设质的规定性,进一步精炼、明确、概括了“五种质量”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更加精准地衡量执政质量。

6.“树立六种思维”

“树立六种思维”即树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是评价执政质量的方法标准。理性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思维是实践的指南,方法是行动的向导,思维方法是否科學对执政实践和执政质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错误的思维方法必然带来灾难性的执政结果。思维方法虽然是隐形的、抽象的,但作为衡量执政质量的标准又是客观实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执政党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全部执政实践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执政党执政的思维方法。他在2019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六种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对于我们党站在时代前沿、抓住重大机遇、处理重大矛盾、化解重大风险、开拓创新执政实践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为新时代衡量党的执政质量提供了方法标准。

四、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质量的基本路径

提升执政质量是每个执政党的良好夙愿,然而执政质量的提高并非轻而易举、唾手可得,需要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艰辛努力。执政质量的提升与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执政党的建设加强了,建设的质量提高了,执政质量也就随之上升。因此,提升执政质量要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前提。坚持质量建党也是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既然是“工程”,就有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量体现“工程”的程度和状态,质体现“工程”的性质和灵魂,质比量处在更重要和核心的层面,是“工程”的本质属性。因此,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建设好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质量强党的基础上,采取以下举措,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质量。

1.优化执政环境

执政环境是执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面临的党内外、国内外的形势。作为执政党执政的客观条件,执政环境是影响执政质量的外因,虽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但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提高执政质量必须改进和优化执政环境。一是要全面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核心,落实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各项任务,切实解决党内所依然存在的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阳奉阴违、结党营私等问题,彻底消除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圈子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营造海晏河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执政环境。二是要建立健全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适应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把制度体系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石,以法律法规、制度规则来规范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营造公平公正、运行有序、长治久安的执政环境。三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从来不威胁和侵略他国的故事;讲好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为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作出中国贡献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之乱走向世界之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故事;讲好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主张多边主义的故事,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彻底改变国际社会以“中国失败论”“中国威胁论”唱衰、打压甚至妖魔化中国的被动局面,使我们走出挨骂的困境,营造有利于执政的国际舆论环境,以良好的执政环境服务于执政质量的提升。

2.开发和利用执政资源

执政资源是支撑执政实践、提高执政质量的基础,执政资源越丰富越有品质,执政基础就越牢固,任何无视、轻视、浪费执政资源的政党是无法提升执政质量的。毫不夸张地说,开发和利用执政资源是提升执政质量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开发和利用好执政资源,首先要认清、梳理好执政资源。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执政,又有正确道路、科学理论、优越制度和先进文化的自信,加上4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执政资源是得天独厚、异常丰富的,包括潜在和无形的、现存和有形的,只有摸清家底、了然于胸,才有可能条分缕析、开发利用。其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无形的执政资源。自觉认识到党员信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力、良好的党风政风、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社会凝聚、社会认可的重大价值,这些潜在和无形的执政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再生。要通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等路径进行充分地开发,使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不断夯实提升执政质量的基础。最后要倍加珍惜、合理利用有形的执政资源。中国共产党执政丝毫离不开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国家公共财富,这些有形的执政资源有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有的是创造和生产出来的。自然资源很大一部分是非常有限的,难以再生;人力资源和公共财富需要投入才能创造出来,因此,对于有形的执政资源要倍加珍惜、合理利用,任性开发和使用必将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制约执政质量的提升。

3.扩大执政产出

执政实质上就是投入执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社会提供量大质优的公共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扩大和提升执政产出使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执政便是有质量或高质量的执政。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研究执政质量这样的有效执政产出,需要引入成本、效益的理念,进行成本、效益的比较和成本、效益的科学管理,牢固树立执政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切实防止有投入无产出、高投入低产出、有产出无品质的无效执政行为。一是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国家就不可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执政就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要始终牢记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矢志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摇摆、不折腾、不懈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产出。二是要理顺发展思路。破除发展就是增长的狭隘思维,从唯GDP论和GDP恐慌症中走出来,确立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和中高速发展的思路,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使执政产出建立在更加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三是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执政产出的提升要以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注重平衡的发展、充满活力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安全的发展。

4.提高执政能力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胜任执政工作的主观条件,体现执政党的执政才干和执政本领。高质量地完成执政党的执政大业,既需要良好的执政环境、丰富的执政资源、牢固的执政基础等客观条件,更需要执政党具有选择先进的执政理念、正确的执政方略、科学的执政体制、有效的执政方式的水准和能力的主观条件,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执政质量的高低,提高执政质量须臾离不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学习。现代社会的发展向执政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未知的比已知的多,知识的折旧率快速提高,知识的恐慌、本领的恐慌给执政党的执政带来了如此大的挑战,不终身学习和修炼就会迅速出局,加强学习成为了提高和完善执政能力的不二选择。只有学理论、学历史、学科技、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一切不懂的东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二是要深入实践。要注重知行合一,善于读无字之书,在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中、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吸收智慧、增长见识。三是要增强本领。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新形势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执政党要全面提升和增强自身本领,包括执政党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不断提高执政党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促进执政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13页。

③《列宁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93页。

④《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0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1页。

⑧《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7页。

⑨《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72页。

⑩[B11][B12]《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82、384、384页。

[B1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35页。

[B1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74页。

[B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3页。

[B16]《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8页。

[B17]《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5页。

[B18]《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2页。

[B1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94页。

[B20][B2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8、698页。

[B21]《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6页。

责任编辑:文 武

Governance Quality: A New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Research

Zhou Xiaomao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ruling quality is based 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buil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party by quality. It is the scientific standard to evaluate the ruling performance,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changing the ruling mod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erfecting the ruling process,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status. The six concrete standards to measure the ruling quality are to stand firmly on the position of taking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nd following the ruling la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law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law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basic ways to improve the ruling qua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clude optimizing the ruling environment,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the ruling resources, expanding the ruling output and improving the ruling ability.

Key words:ruling ; ruling party; ruling quality

猜你喜欢

执政党
新中国70年执政党管党治党研究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党的作风建设对执政党发展的意义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列宁关于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路径思考
执政党要做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表率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提升服务理念建设服务型执政党
冲击与应对:新兴媒体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