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区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策略研究
2020-12-24黄永洁邵士凤
黄永洁 邵士凤
摘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我国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农产品品质而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结合沈阳经济区实际分析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要加大政府和政策扶持力度,培育认证对象,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水平和认证等对策,提升沈阳经济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三品一标”;问题;对策;沈阳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4-0073-0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大量特色农产品获得了“三品一标”认证,促进了高质量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满足了公众对农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根据已有研究基础,结合本地实际,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引进先进生产模式,加强引导示范,依托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沈阳经济区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品一标”策略的实施路径,着力提升沈阳经济区农产品质量和认证水平,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1 沈阳经济区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沈阳经济区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工作,2003年开展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认证, 2008年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认证数量和规模从小到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按照“严格审查、严格监管,稍有不合、坚决不批,发现问题、坚决出局”的要求,沈阳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发展形势稳中向好,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不仅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品一标”农产品作为农业标准化的主要载体,实现了从“数量认证”到“质量并举”的重大转变,为沈阳经济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部分中小型企业积极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农业专项发展资金在不断增加,但“三品一标”经费却相对较少。一些中小型农事企业按照“三品一标”生产的农产品没有实现优质优价,加上认证费、年检费、环境产品检测费等增加了运营成本,导致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困难。消费者对中小型企业认可度相对较低,对“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识不够全面。与未认证产品相比,认证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价格优势,优质优价无法凸显,经济效益不高,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参与“三品一标”认证的积极性。
2.2 企業品牌意识有待增强,市场营销思路有待拓宽
近年来,常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农产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相互压价竞争,供需矛盾突出,最终造成优质农产品有价无市,严重影响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一些农事龙头企业经济规模较小、销售渠道有限、经营模式单一、品牌意识不强,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建设不够重视。优质农产品宣传不到位,品牌意识单薄,营销思路欠缺,成为当前制约“三品一标”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深加工水平有待提高,技术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很多农产品经过“三品一标”认证后,缺乏配套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不能对产品价值进一步挖掘,无法持续更新换代生产出多样化、差异化的产品,而是停留在原料生产和粗加工阶段,产品较单一,特色不鲜明,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足。而且,优质农产品如果缺乏深加工处理和保藏、包装等配套流程,会大大缩短货架期,降低产品附加值。此外,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尚需进一步规范,以适应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需要。
3 “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路径
3.1 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监管部门要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做好顶层设计,有规划、有目的地发展“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结合沈阳经济区农产品特色和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制定“三品一标”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发挥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企业参与“三品一标”建设的积极性。要合理布局、明确方向,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和聚集效应,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并引导企业“走出去”,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3.2 结合地方特色,培育认证对象
沈阳经济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应借鉴“一县一业” “一村一品”发展经验,对取得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和政策奖励,激发企业从事“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的内生动力,锻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其他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既要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又要培育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形成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齐头并进、互促互补的态势,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3.3 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监管与追溯平台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三品一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规范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引入农业生产规范,加强GAP(良好农业规范)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二是加强生产管理队伍建设,包括内检员、外审员等培训、考核与认证,强化人才和技术在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中的突出作用。通过提高生产者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规范化管理,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三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
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和要求,配合跟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监督和追溯管理工作,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追溯系统的运行效率,将相关农产品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农产品生产监管和追溯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掌上终端系统建设。
3.4 加强产学研联合,提升“三品一标”建设水平
科技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三品一标”建设需要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发展新动能,发挥区域优势,汇聚沈阳乃至辽宁相关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等资源,以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作为有力支撑,推进现代农业与先进科技相融合,将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推动“三品一标”建设工作。
3.4.1 加强农业核心技术研究 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核心技术研究、推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先进农业技术、高水平农业人才引领“三品一标”高质量发展。建立农业创新创业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其智力支撑作用。在相关高校、企业启动一批“三品一标”研究项目,并将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4.2 加强农业技能培训 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培养有素质、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农村土生土长的专家、本地农业发展带头人,调动其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积极性。围绕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借助相关院校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吸收、引进和发展先进农业技术,激发农业发展潜能。
3.4.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将农业科研项目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起来,尽快将培育的优良农业品种以及先进实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技术应用于“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实践,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根发芽,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实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3.4.4 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 针对目前存在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生产全程追溯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从全产业链把控,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全过程监管。建立和完善内检员制度,对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加强检验监管,按照宁缺勿滥的原则,强化执行标准,规范审核管理,实现监管的常态化与动态化,为“三品一标”认证提供有力保障。
3.5 加强品牌培育,强化宣传工作
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树立沈阳经济区“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安全的新形象,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充分认识诚信对品牌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引入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传统品牌整合,强化农产品品牌经营意识。多渠道做好“三品一标”产品宣传工作,维护农业企业良好形象和农产品品牌公信力,拓展沈阳经济区“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建设规模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4 结语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沈阳经济区开展了 “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动了特色农产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数量认证”到“质量并举”的重大转变。同时,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仍然面临小型企业积极性不高、品牌意识较差、营销模式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培育认证对象,加强认证工作,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与宣传,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水平。加强产学研联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面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建设水平,全面提高沈阳经济区农产品质量认证水平,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政.浙江省“三品一标”证后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7):223-224.
[2] 杨丽.辽宁省“三品一标”发展现状与措施[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1):85-87.
[3] 冯连第.辽宁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4):82-84.
[4] 梁麗珍.“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10):218,220.
[5] 朱良勇,闫永祥,王俊全,等.天水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9):56-58.
[6] 戴杰帆.“三品一标”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2):209-210.
[7] 王履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9.
[8] 张云清,张乐,欧阳喜辉,等.电商平台下“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探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7):
4 489-4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