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文化与生态融合的新型产业城区规划设计探讨

2020-12-24张宏儒袁敬诚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0003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068

建筑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组团滨水片区

张宏儒,袁敬诚,焦 洋(.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0003;.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068)

位于湖南省东部的醴陵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清朝末期新兴的瓷器官窑产地,也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国宴用瓷和国家礼品瓷器的主要产地,被誉为“现代官窑”。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发展出以陶瓷为核心的丰富的产业体系与城市文化特色。醴陵是一座“山水洲城”,地处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整个地区丘陵起伏、河流蜿蜒,山青水秀、生态优良。

在醴陵市域发展战略规划中,面积超 50.00 km2的城北片区被确定为市域“一带两轴、一心六组团”结构中新兴产业发展组团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渌江生态人文积聚发展带和株醴萍城镇发展轴的交汇点,具备发展高品质城区和产业区的区域发展趋势。该片区的主体部分,就是“中国陶瓷谷”。总平面图如图 1 所示。

图1 总平面图

1 产城一体

“中国陶瓷谷”隶属醴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醴陵市中心城区的西北侧,是醴陵中心城向西对接株洲、向北对接长沙的重要的外围产业组团,是醴陵中心城区内近期集中发展的产业用地。同时,作为经开区“一区四园五地”的核心区,“中国陶瓷谷”是醴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空间,同时也将承担醴陵谋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职责。其也是株洲东部实验区未来建设飞地经济创新示范园具有优越基础条件的产业发展空间载体。

陶瓷谷建设用地面积 24.76 km2,功能由产业、居住、商贸、生态旅游等 13 个片区组成,其中,陶子湖片区为中国陶瓷谷发展的核心区与先导区。城市设计规划着眼醴陵未来长远发展,以上位规划为依据,依据综合考虑醴陵市各片区职能和现状优势,建设融合和谐的醴陵市产业分布格局。陶瓷谷效果图如图 2、3 所示。

图2 陶瓷谷效果图

图3 陶瓷谷效果图

1.1 空间结构

陶瓷谷区域整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区、两轴、三廊、五点。一区为陶子湖综合发展先导区,主要范围涵盖陶子湖与其沿岸周边地块。

两轴为国瓷路产城融合轴与凤凰大道产业发展轴。国瓷路产城融合轴连接陶瓷谷与醴陵城区,在基地内主要贯穿创新产业园、总部核心区、综合商贸区与工业产业园区,真正意义上达到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凤凰大道产业发展轴南北纵向延伸,沿线分布瓷文化体验区、综合商贸服务区、工业遗存特色街区、工业产业园区与物流产业园区。

三廊产生于其具体功能分布与建筑形态,分别为北部科技创智廊、中部文化体验廊、南部滨水生态廊。通过建筑风貌与景观廊道的塑造,体现区域特色产业氛围与自然景观。

五点主要作为街区尺度中提升城市活力,引爆城市自我更新有机发展的核心点。分别为北部门户的物流配套点、西部智创区的科创服务店、西部城市门户的城际标识点、南部瓷文化体验区的文化创意点与南部门户的城镇衔接点。

整个城市根据具体业态与功能分为 9 大片区。北部为物流产业园区与工业产业园区;西部为智创产业园区;中部核心区服务于总部商务;中东部则依次分布瓷文化体验区、综合商贸服务区与居住配套区;南部主要有西南部山脚下的生态居住区;东南部山下的工业遗存特色街区。

1.2 整体规划

为了落实中国陶瓷谷“醴陵中国陶瓷谷立足产业创新前沿,立足华夏陶瓷文明传承与开拓角度,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准、中国文化特色的陶瓷产业聚集地”的产业定位,规划宏观而全面地结合产业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突出“产城融合”理念和“陶瓷文化”的主题。中国陶瓷谷各大工业组团与城市的住区、公共活动区、商业区融合发展。在南北向形成城市活力渗透走廊,各大组团内部形成中心区,4 大中心区以城市中心区为融合点共同发展,并通过直线走廊渗透各个组团府邸。绿地渗透在各个组团当中,形成生态宜居的环境。打造市民宜居、交通便捷、业态全面的新城。

陶瓷配套服务产业中心是整个中国陶瓷谷的核心,该片区包括高端居住区、市民住区、 集贸市场、中型卖场、市民娱乐中心、市民休闲广场、社区商业区等服务设施,面向旅客、商业出差、文化交流和市民娱乐休闲。陶瓷研发中心和高新陶瓷产业中心则构成了中国陶瓷谷的智核。其中,高新陶瓷产业中心以各类陶瓷产业园、陶瓷研发中心、陶瓷创意、陶瓷装备和汽车配件产业为主导;陶瓷研发中心则包括职教中心、团建基地、四星级度假宾馆、民宿群、休闲主题公园等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利用人才提供保障;陶瓷制造与物流中心则依托城市快速路和沪昆高速设立,既与陶瓷制造园区相邻,又有利于物资的快速集散。在该片区,主要配备了工人公寓、集贸市场、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易碎品物流园、陶瓷艺术品交易中心等设施。

产业布局是对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陶瓷谷规划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

中国陶瓷谷城市设计规划中,依据陶瓷谷产业业态的功能进行分类,配置考虑了创新产业主题模块、创新服务先导模块、创新人才集聚模块、创新环境优化模块 4 个主题模块的空间布局,通过合理有效的空间排列提升城市功能。

2 人性化设计

2.1 风雨廊道

醴陵气候潮湿多雨,为了提高步行系统的特色形象和使用效率,在局部核心地块和其他沿线上景色比较优美的地方设置风雨廊道,使人们在风雨天气下也能进行室外休闲游憩活动, 增加了步行系统的使用时间。

2.2 绿道慢行系统

(1) 滨水游憩线。主要在渌江两岸沿线设置,结合滨水娱乐设施和滨水步行廊道的设置,在滨水开敞空间节点设置亲水、近水的活动平台,同时注重对渌江两岸各特色功能节点的串联,形成具有丰富景观的滨水慢行游憩线。

(2) 文化体验线。主要围绕 21 世纪 50 年代小镇、陶子湖中心公园与陶瓷历史文化园,布置在景观条件良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内部及之间的连接线上,并充分考虑与外部慢行系统相互串联对接,使慢行系统整体结构化与网络化。沿文化体验线设置城市景观雕塑和公共及商业服务设施,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区域。

(3) 山地越野线。结合城北片区内及周边的大型山体公园、自然山体和郊野林地设置山地越野线。主要设置于凤凰山、石宫岭、雷公岭、沩山等山体公园内。沿线周边结合设置趣味游憩小品和休闲运动设施,创造富有趣味和运动活力的规划线路,结合步行驻留点的设置,形成具有自然郊野游憩与良好生态环境双重功能的山体越野线。

(4) 产城慢行线。主要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内部,串联区域内大部分产业组团、居住组团与公共服务组团。产城慢行线内设立自行车廊道、慢跑道等设施,是市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休闲和慢行空间,是实现产城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景观与生态系统

规划对现状河道水系进行梳理,结合城市绿廊形成水绿交织的生态网络基底。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绿化景观体系,营造富有特色的空间。合理分层,为每一个组团提供了公共聚集点,主要的开放空间滨水而设,创造环绕产城一体的绿色网络系统。效果图如图 4所示。

图4 效果图

3.1 生态网络

规划以现状丰富的水网为基础,构建了网络化、层级化的生态系统格局,围绕中心景观,将景观通廊沿路向四周延伸,结合景观步道,既增加了核心景观的可达性,又将其价值拓展延伸到更大的区域。湖面水体为核心,有机延伸的绿化廊道为轴线形成“核心 + 放射状”的绿化体系。

3.2 绿地系统

(1) 生态涵养绿地。生态涵养绿地主要为规划区内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建区,位于岳汝高速以东及沪昆高速以南,是城北片区的生态屏障。

(2) 农田保育绿地。农田保育绿地主要为规划区内岳汝高速以东及沪昆高速以南重要的农田耕地,与现状山体相互结合形成生态景观良好的自然农林景观。

(3) 滨水景观绿地。滨水景观绿地主要位于渌江两岸,为城北片区市民提供生活滨水休闲空间,渌江两岸景观绿化用地预留各不得 <50 m,是城市重要的开敞空间,并具有部分隔离防护功能。

(4) 大型山体公园。大型山体公园结合现状规划区内的沩山、石宫岭、凤凰山等优良的山体资源,适当布置山体活动和健身养生的各类服务设施,使其成为打造生态城区、健康城市的重要山体空间载体。

(5) 城市级主题公园。城市级主题公园是指陶子湖中心公园,主要环绕陶子湖及其周边布置,集各类用地为一体,打造成为城北片区的城市形象展示名片。

(6) 大型主题公园。大型主题公园是各个组团内部的集各类主题休闲活动于一体的绿化景观核心,同时考虑城北片区整体空间结构,结合水面和各类服务设施,确保城市绿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

(7) 带状公园绿地。带状公园绿地主要位于居住片区主干道两侧,高压线两侧绿带。绿地内鼓励设置为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服务的各类慢行和康体设施及活动场地,是城市内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营造舒适的休闲环境、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丰富的主题活动,提高居民生活的品质与舒适性。

(8) 城市生态绿楔。城市生态绿楔是城市各功能组团间的生态廊道,是城北片区的生态氧吧和森林公园,控制生态绿楔宽度为 40~150 m。城市生态绿楔更是城市生态涵养和环境品质支撑的重要载体。

(9) 城市防护绿地。城市防护绿地分为卫生防护带、道路防护带、水系防护带,主要布置在交通干线两侧、高压走廊地带、大型工业区和水源保护区。依据相关规范要求,控制绿化廊道的宽度,保证生态安全。

3.3 水体生态修复

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除水质改善和景观建设以外,更注重传统水利、生态系统栖息地和景观的有机结合。

3.4 城市水系规划

(1) 景观湖体。景观湖体充分利用现状水系条件,结合城北片区规划整体功能结构,塑造服务及休闲度假组团的生态景观核心,是城北片区城市功能及生态景观品质提升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形象标志。

(2) 江体水系。渌江在城北片区南侧穿城而过,规划充分利用江体水系的生态及景观优势,串接沿江各景观功能节点及休闲游览设施。

(3) 水塘。结合现有水面较大的区域,水塘布置在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或山体之间,一部分结合小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滨水休闲场所等设施,并通过形象良好的植物配置,打造组团级的滨水活力节点;另一部分作为水系源头或山体内生态景观节点或游憩节点。

(4) 支网水系。梳理现状水系,将基地内的水系相互贯通,增加基地内水系系统流通的活力,强化规划区内水系系统的网络结构,是营造“水城”环境线性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

4 旅游系统

陶子湖综合发展区为整个基地布局的核心, 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完善的商品服务设施,陶瓷文化突出,集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于一体。

(1) 一条南北贯穿的主轴:北起沩山,中经陶子湖,南至渌江;三条东西向的次轴:新旧融合发展轴、商住服务轴、滨水休闲观光轴。

(2) 1 个核心节点和 7 个特色节点,特色景观均匀分布,资源价值较高。优美的山水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陶瓷工艺等为旅游开发奠定基础。

5 结 语

当城市面临扩张的需求,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规划建设新的城区,而应对新建区的原有地貌与生态等投以足够的关注,尽量维护原有生态包括水系的持续性。同时根据新建区的产业特征,结合城市历史、人文特性以及气候等因素,整体地进行规划设计。围绕大型城市公园规划核心区域,是增强新区吸引力、大幅提升其城市环境空间品质和土地价值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组团滨水片区
“快递阿姨”组团送快递
喜欢组团捕猎的恐爪龙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研究特征探析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社会力量如何“组团”——蓝田推行“六融六共”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