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名著赏析教学*

2020-12-24周雪晴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名著赏析育人

□周雪晴

(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江苏扬州 225006)

名著赏析是指在学生读完读本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文本,对名著进行鉴赏与评析。英语名著赏析课的设计视角有很多,可以重点赏析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也可以特别关注故事中有趣的情节,但探究和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主题意义是名著赏析的重中之重。《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1]16。主题意义是指主题呈现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2]。主题意义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学科育人,首先是探究主题意义,发现育人价值[3]。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主题意义赏析英语名著?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笔者总结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名著赏析课的教学策略:基于文本,感知主题意义;深入文本,理解主题意义;超越文本,迁移主题意义。通过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逐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探究作品主题意义,实现名著的育人价值。

下面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丛书中适合初二学生阅读的“Robinson Crusoe”的赏析课为例,浅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名著赏析教学。

一、教学内容与设计思路

该小说的主题语境涵盖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最为突出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小说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科克在荒岛独居四年的真实经历为原型,讲述了Robinson 在荒岛求生,最后回到家乡的故事。作品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的社会风气。小说主人公Robinson 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作品主题意义丰富积极,育人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该小说共有十个章节,根据情节可以分成三部分内容:四次航海、孤岛生活、离开孤岛。小说的明线是Robinson 的四次航海以及遇险后在孤岛生活了28 年,最后离开孤岛。那究竟是什么让Robinson 冒险航海以及在孤岛生存?笔者梳理出作品的暗线:Dream。因此,笔者以Dream为主线,通过设计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逐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体验小说传递的人文力量,实现名著的育人价值。

二、教学活动及解析

(一)基于文本,梳理、概括、整合信息,感知主题意义

主题意义探究强调学习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并且能够组合信息进而表达信息[4]。因此,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基于文本,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感知并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取向[1]51。

活动1梳理、概括Robinson 四次航海信息,填写表格

通过问题“What was Robinson Crusoe’s dream when he was young?”引导学生品读Robinson 与爸爸的对话“That kind of life isn’t for me, Father, I want to see the world”以及“I tried to forget my dreams, but I couldn’t”等句子,由此知道他年轻时的梦想是看世界。

接着问:“How did he follow his dream?”引导学生整合Robinson 四次海上航行的信息并完成表1。表1中斜体部分文字由学生填写完成。

活动2概括、整合Robinson 孤岛抗争的信息,形成思维导图

通过问题“What was Robinson Crusoe’s dream when he was on the island?”引导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找到答案:逃离荒岛,回到家园。

接着问:“How did Robinson Crusoe achieve his dream?”学生通过阅读,梳理、概括、整合了相关信息,整体理解Robinson 是靠自己的抗争和借助于别人的帮助实现梦想,并形成如图1的思维导图。

图1

【解析】学生在课前已经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初步读完整本书,对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情节有所了解,因此,教师通过提问,开门见山地引导学生通过筛选、排序、分类、重组等学习活动,对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通过整理,学生发现Robinson 四次航行的目的都是“看世界”(see the world),而这就是他年少时的梦,为了追梦而放弃安逸的生活,具有冒险精神。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概括整合信息,学生对漂到孤岛的Robinson是如何实现梦想一目了然。显然,这样的整理任务为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奠定了语言、文化和认知基础。

表1

(二)深入文本,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内化信息,理解主题意义

在梳理、概括、整合主题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活动3看表描述

学生借助表1 描述Robinson 四次海上航行的线路、目的、结果。

【解析】通过看表描述,学生对Robinson四次海上航行的线路、目的、结果的了解更加清晰。学生在描述过程中发现:除了第二次航海经历是愉快的,其他三次都充满了不同的风险,虽然Robinson 也时常害怕,但是为了追梦,他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冒险。

活动4交流展示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1的思维导图分别从Robinson 自己的抗争和别人的帮助两方面进行交流展示。

Robinson要逃离荒岛,就必须活下来。为了活下来,Robinson 在衣、食、住、行方面做了什么?学生小组合作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表演、展示、阐释。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Robinson 的勤奋、未雨绸缪等人文力量。

Robinson在救星期五之前,独自在荒岛生活了24 年,他孤独吗?学生采用给电影片段配音的方式朗读下面的句子(源于文本),体会Robinson的孤独感。

All I could see for miles and miles was water! Now I knew that I was on an island! I suddenly felt very alone.

I remembered my friends from the ship.They were dead now. I suddenly felt very sad and I started to cry.

Then in June I was very ill...Every night I had bad dreams and I always woke up feeling afraid and sad.

接着教师追问:What did Robinson do when he felt lonely? What new things did he learn to do?学生采用表演的方式分享、阐释了Robinson 孤独时整天保持忙碌并且学习新的东西。

教师通过问题“Could he leave the island without help?”自然过渡到:Robinson除了自己的努力,还借助于别人的帮助。对于别人的帮助,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Robinson解救星期五、星期五的父亲、英国船长等图片用2~3句话简述故事。

【解析】学生交流展示的过程,其实是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内化信息的过程,是对名著不断加深理解,甚至是再创造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且也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看图简述别人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善良、智慧、勇敢的Robinson 帮助了星期五、英国船长等人,同时也得到了回报。

活动5读图判断

教师充分利用小说中的插图(图2),引导学生判断、阐释、分析图上标注的五个地点所发生的事情。

图2

【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在前面几个活动的基础上,对整本书的主要情节进行判断、阐释、分析,内化所学的语言和信息,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活动6品读语言

Robinson 在孤岛开启新的生活之前列出两份清单:坏的处境与好的处境。前者以“I am alone”一句总领,后者以“I am alive”一句总领。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特别关注“I’m alone”“I’m alive”的文学效果。学生发现:“Alone”and“alive”both begin with the same letters“al”.“Alone”and“alive”begin with the same sound/ə'l/. There is a contrast between“alone”and“alive”.

教师让学生在这页找到触动自己的句子并且翻译成中文,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读出:We can always find something good in a bad situation if we look for it.(只要我们去寻找,在逆境中也能发现光明)

【解析】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语言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其品读和赏析文学语言的能力[5]。教师引导学生深读文本,品读语言之美,体会文字与文学所传递的内涵。学生水到渠成地提炼出主题并深刻理解“只要我们去寻找,在逆境中也能发现光明”的主题意义。学生透过字里行间读出Robinson 的乐观向上、勇敢面对逆境,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育人价值取向。这对探索主题意义和实现育人价值极为重要。

活动7分析讨论

这个活动聚焦以下三个问题,引领学生分析和讨论Robinson发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

What changes can you find on Robinson?

What made the changes?

Why could Robinson survive each time?

【解析】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学生发现:不忘初心,面对现实,积极应对,遇到变化不断调整等精神让Robinson 逐渐成熟并生存下来,最终实现梦想:离开荒岛,回到家乡。这加深了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三)超越文本,评价人物、表达观点、续写故事,迁移主题意义

为了真正实现名著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读和所思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基于主题意义,创设既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活动,让学生评价人物、表达观点、续写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实现主题意义的迁移。

活动8有理有据地对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掌握了故事的事实信息,并且提炼了主题,理解了主题意义。学生也提炼、概括出了Robinson 的优秀品质。但是人无完人,笔者设计如下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读本中的事实信息,客观评价Robinson,当堂书写并展示反馈出来。

Robinson Crusoe had many qualities, but nobody is perfect. Please make a comment on him using 2 examples.

From Paragraph _____ on Page_____, I think Robinson Crusoe ____________becau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个环节鼓励学生思考、评价、交流。从学生课堂上的写作情况来看,学生能够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运用主题语言对Robinson进行有理有据的客观评价,把所读的内容转化成内在的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和评价,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读本传递的人文力量,创造性地表达主题意义。名著的育人价值于润物细无声中得以实现。

活动9联系实际,发表观点

教学英语名著,既要让学生“读进去”,也要让学生“走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情感与文本主题相结合,围绕主题信息进行自主评价,以体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6]。据此,笔者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Everyone can be abandoned(抛弃) on the island like Robinson.Though we are now living in a modern society, we still have some moments to be alone,to fight against some difficulty.

What should we do?

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有感而发,侃侃而谈。

【解析】主题意义的探究,需要将特定的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关联,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别人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个环节引领学生将作品主题意义与自己和社会的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和作品形成共鸣,即关注作品对“我”的影响。学生移情自身,审慎生活态度,进行思考、发表见解。从课上学生的生成情况来看,学生读懂了文本,把握了该名著的主题精髓,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实现了对主题意义的内化、吸收和迁移。

活动10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为了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创设一些读后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深化对名著主题意义的理解。

Robinson离开孤岛,回到英格兰后发生了什么?他改变初心(Original dream)了吗?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How were his family members in England?

How was his plantation in Brazil?

What was the island like?

Had he returned to the island?

Did he change his original dream?

然后顺势布置任务:续写故事;如果感兴趣,读该小说的续集。

【解析】“Robinson Crusoe”有不同的版本,例文版本就写到Robinson 离开孤岛,回到英国。这个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学生也自然知道Robinson 是不会忘记初心的,这与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教育不谋而合。Dream 主线不仅贯穿整节课始终,还从课内走向了课外,深化主题意义。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名著赏析教学应该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提取、重组、内化话题语言的过程中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同时应该立足于学生真阅读、真体验、真表达,让作品的主题意义和育人导向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这是英语名著阅读教学的宏远目标,需要我们根据具体作品,立足课堂教学实际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名著赏析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步辇图赏析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