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2020-12-24李东华河南省扶沟县畜牧工作站河南周口461300
●李东华(河南省扶沟县畜牧工作站河南周口461300)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的细菌性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气温多变的冬春季节较为多发,特别是3~6周龄的雏鸭发病较多。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饲料营养失衡以及环境通风不畅等因素都会引发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生,继而对鸭类养殖业造成危害。本文根据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发病原因及特点,寻找可靠有效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1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发病原因及疾病特点
1.1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病原因
首先,鸭种蛋被污染或种鸭孵化机器消毒不彻底,导致种鸭在孵化过程中被感染,种鸭脐带愈合不完全诱发大肠杆菌性脐炎,或者全身性败血病。其次,环境污染也易引发此病,被污染的饲料或水源,可引起大肠杆菌疾病;各种鸭类病毒疾病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比如发生鸭流感后继发大肠杆菌;养殖人员对其滥用抗生药物,致其体内大量有益菌被杀死,鸭类自身免疫力下降,条件性致病菌发病;最后,环境温差过大或者受到过度惊吓等应激情况下,使鸭机体抵抗力下降,最终引发大肠杆菌疾病。
1.2 大肠杆菌疾病的特点
1.2.1 雏鸭脐炎雏鸭在1~7d发病,脐带周围会出现发黑出血的症状,卵黄呈黄绿色,散发出腐臭味,感染鸭肝脏内出血,并有呼吸困难及肺部出血、充血现象。
1.2.2 败血型这是大肠杆菌病症的主要表现形式,各个阶段的鸭类都可能会感染,各种疾病引发的大肠杆菌病都可能转变成这种病症,感染病鸭出现无精打采、羽毛逆立、较少走动、少食或者不进食的症状。
1.2.3 肠炎主要因为进食了被污染的饲料或者水源而引起的,感染病鸭表现为体重下降、毛色无光泽、饮水量增加及排黄绿色稀溏排泄物等[1]。
1.2.4 纤维素性心包炎患鸭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静卧不饮食,多出现腹泻问题,排便为白色稀粪。该病症呈现亚急性或是慢性发展,病程普遍在3~5d,少数病例可持续7~10d,慢性病患鸭普遍变表现为进行性衰弱,瘦弱,最终因为耗竭力量而死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
2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2.1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治疗方法
对于已经感染大肠杆菌的鸭类,首先要把病鸭与健康鸭分离开来,可以通过喂食药物来治疗病鸭,取0.02%的甲砜霉素或者取0.01%的氟苯尼考拌入饲料,一天喂食2次,连续喂食2d即可;再者可以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肉或者皮下注射,最好选择颈部皮下注射,腿部肌肉注射通常会造成鸭类腿部受伤。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疾病问题[2]。
2.2 预防措施
2.2.1 免疫接种国内常用的疫苗有大肠杆菌甲醛灭活苗以及大肠杆菌灭活油乳苗两种,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生。鸭群养殖密度大,饲养周期短,容易发生疫苗接种应激反应。鸭在受到应激反应时,机体抵抗力变弱,易诱发大肠杆菌疾病。因此养殖人员在对鸭群接种疫苗时,应对其补充适量维生素或者葡萄糖,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发生大肠杆菌疾病。
2.2.2 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喂养要定时定量,不能突然更换饲料,要选择优质的饲料进行喂养。将饲料放置在干燥阴凉处贮存,避免饲料出现腐败、发霉等现象。喂养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及时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
2.2.3 饲养环境全方位消毒可以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对鸭舍熏蒸消毒,消毒时要关闭门窗,可有效杀灭鸭舍内的病毒和细菌。鸭舍外环境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即可,同时要对饲养工具和饮用水消毒,保证鸭场环境的卫生安全。
2.2.4 保持良好通风如果通风条件较差,鸭舍中会留有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当鸭类呼吸道黏膜被有害气体破坏后,细菌会经过呼吸道侵入鸭体内,对鸭类造成伤害。当养殖密度过大且通风条件过差时,鸭舍内有大量的粉末大肠杆菌形成气溶胶,随着呼吸进入鸭体,进而引发疾病。鸭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新鲜空气进入鸭舍,给鸭群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2.2.5 合理调节鸭舍温度当鸭舍内温度降低时,鸭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会下降,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又会加快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还可能引起球虫病,所以要对鸭舍的温度湿度严格把控,保证鸭群健康生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是肉鸭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并不是无法预防和治疗的,这就要求养殖者必须实行精细化、科学化养殖方式。选择健康优质的种鸭,养殖过程中关注养殖环境,全方位对鸭舍消毒,严格把控鸭舍温度,并选择优质营养均衡的饲料进行饲养,有效预防鸭类大肠杆菌疾病,促进肉鸭养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