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为例
2020-12-24褚颖
褚 颖
教师、教材、教法(统称“三教”)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事关职业教育“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教材”质量的好坏?内容丰富与否?以及通过教师“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低。因此,如何建设与选用好的教材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现状分析
教材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与体现形式,教材建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媒体等,既是对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也是一套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对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当前,职业院校教材的编写、选用、评价等环节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存在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二是教材的编写、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且教材选用不规范;三是缺乏适合于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结合运用的“立体化”教材。因此,必须加快教材改革与创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普及应用,为了培养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正从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教师从教学的主宰者向教学的组织与指导者,以及学生能力构建的帮助促进者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传统的耳听手记、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以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为媒介的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和协作探究、职业体验等现代学习方式。课堂的教与学迫切需要教学资源配套丰富、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直观生动新颖、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分享的教材予以支持。因此,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必须转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先进信息技术运用于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全过程,建立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教材能够跟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调整更新,从而实现传统纸质教材向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转型,以满足职业院校课堂教学需求。
围绕“教材”建设,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并且及时动态更新教学交流,至少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完善教材建设长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推动校企合作开发精品教材,强调紧跟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修订建设新教材,支持开发网络共享优质课程教材,积极推进教材改革和创新。
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特点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仅以纸质教材为媒介的课堂教学载体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成为必然。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互联网+”时代教材功能的升级和形式创新的成果,是以纸制教材为载体(核心),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与纸制教材相融合的一种教材建设新形态,除纸制文本教材外,且能获得在线课程的数字资源的支持,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新旧媒体融合”,从而使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教材的呈现形式更生动直观、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纸质教材以文本、图片为主要资源,而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载体(核心),融合在线课程平台、智能学习移动终端、资源二维码等手段立体呈现出多种类型的资源,不仅仅有传统的文本、图片,还有虚拟仿真、动画游戏、音频、视频和增强现实等丰富多样的配套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立体化、体验式学习环境。
第二,教学内容适时动态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为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提供了有力支撑。纸质教材改版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现在,在纸质教材总体形态不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随时更新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实现教材的“迭代式”修订,动态更新,增强教材的现实性、时代性和信息化教学服务能力。
同时,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包含了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及动画、微课、演示文稿、典型工作情境和案例、作业和任务库、交互实训和模拟演练等,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因此,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不仅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结构与活动方式,也拓展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从学习情境向工作情境延伸,从而使教材的学习更有趣味性和现实针对性,更贴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第三,教学及使用模式创新。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资源,以及本人平时积累的教学资源,搭建适合自己学校本专业学生需求的网络学习空间,特别是对自己所教课程进行网络资源的构建,从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可以做到课前有针对性地发布学习任务,也可以跟踪学生学习行为,还可以搜集学生学习问题,并且能够借此调整课堂活动内容和方式,以及课后布置作业等。
作为学生既可以通过扫描教材二维码的形式学习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及拓展资源等,同时也可以登录在线课程平台学习,与在线课程教师、学习者进行沟通、相互交流学习情况;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利用互联网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完成作业与测试任务,随时检验学习效果;从而使课程学习不再受时间、场地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了解丰富的知识及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内容,以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教材建设成效
(一)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一体化教材的建设情况
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中,数字资源建设非常重要,不但要体现教学理念,而且还要体现教学活动精心设计,并且将整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融入教材中,这是教改之关键所在。因此,要为数字资源提供清晰明了的导航,达到全程服务教学活动的目的,并要按照不同的资源类型进行分门别类地标注,方便资源检索与关联。
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纳税实务、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感觉到学习的知识内容枯燥无味,学习形式单一,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会计专业于2017年开始,在学校资金支持下,与相关企业合作,围绕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组建在线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分工负责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及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按照课程建设思路和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求建设4个大类10个小类的课程资源库,主要包含以下四大模块:①授课资源库(包含课程教学标准、教学PPT、教学微课、视频、动画、授课资源索引手册等);②演示案例库(应用VR、AR技术,演示案例视频、动画);③实验实训案例库(实验案例指导书、实验资源索引手册、实验案例操作视频、动画);④习题试题库(包括在线练习题库、在线测试试题库)。在线课程建设完成学校验收通过后,放在学校建设的在线课程学习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学校由教务处负责建立全校统一的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注册后,可以通过该平台或者使用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进入会计专业课程在线课堂,并可随时随地获取微课、视频、案例演示、动画演示、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解答等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学习。
这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要适合教师讲授,也要适合学生学习。基于这一基本目的,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中要遵行以下原则:
一是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一体化。紧紧围绕教育部制订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展课程教材整体设计与制作,按照专业标准→课程→模块→知识点/技能点→工作情境的路径,梳理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点(包括基本知识、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职业技能点(包括基本技能、核心技能与拓展技能)和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新的模块化结构和形式系统设计课程教材内容。一方面,按照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从总体上重构纸质教材的内容,从而使纸质教材内容与结构更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增加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二维码与知识点(及技能点)关联等技术,将知识点(及技能点)与动画演示、微课、视频、习题、自测练习等资源关联起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和机会,从而满足了不同教师或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
二是校企合作开发。职业教育教材必须植根于企业,教材开发需要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教材内容要从岗位实际出发,需要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和毕业后的工作需要,这就要求教材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考虑到多方面内容,仅靠职业院校教师或企业专家是很难考虑周全的。企业专家熟悉岗位、教师熟悉教学,两方需要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共同做好教材开发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在学校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会计专业在2017-2019年期间结合制作的会计专业在线课程编写完成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费计算与申报、会计信息化五门核心课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出版,并投入使用。
(二)教材使用效果
新编写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分别在我校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两个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1 200多名学生教学中投入使用。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分别从教材内容编排、教材结构设计、数字资源展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适用情况和数字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对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95%以上;对教材内容编排、教材结构设计、数字资源展示满意率均达90%以上;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学习的达90%以上,学生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邀请讲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交流座谈,教师们对教材的整体评价较高,认为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教学资源丰富,方便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优化、更新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既满足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也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同时教师们也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对相关教材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意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传统纸质材料为载体(核心)的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信息化的需求,开放互联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已是大势所趋。通过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将有利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快速发展,有效地将各高职院校的数字教学资源与教材相结合;能够加快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