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2020-12-24薛燕凤甘欣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活动期汤加减肝肾

薛燕凤,甘欣达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1 辨证论治

中医之优势在于辨证论治,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型尚未完全统一,多数学者从自身的临床经验入手再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对RA进行辨证分型及分期论治。

一是依据RA的症候特点从寒热虚实方面论治。徐怀文[1]从肝肾虚痹、风湿热痹、风寒湿痹三种证候分型角度去论治RA,针对肝肾虚痹型以滋补肝肾的独活寄生汤加减;风湿热痹型给予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风寒湿痹型给予蠲痹汤加减。李广文[2]从肝肾不足、湿热滞络、寒湿阻络及三种证候分型去论治。其中肝肾阴虚偏阳虚者给予骨质增生丸合附桂理中丸加减;肝肾不足偏阴虚者给予二至丸合骨质增生丸加味,湿热滞络型,给予宣痹汤合二妙加减;寒湿阻络型给予乌头汤合桂枝汤加减;临床有效率达到了93.75%。

二是从RA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去分期治疗。莫成荣[3]将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视为RA的活动期,并自拟关节炎2号方(土茯苓、路路通、威灵仙、桑枝等)加减治疗活动期的寒湿痹阻型;自拟关节炎1号方(连翘、蒲公英、金银花、忍冬藤等)加减治疗活动期的湿热痹阻型;肝肾亏损为RA的缓解期。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缓解期痰瘀痹阻型,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疾病的晚期,以虚为主的肝肾亏虚型。雷裕后[4]将风寒湿型、风湿热型为作为RA的活动期,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作为缓解期。针对缓解期以虚损为主的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分别以补肾健脾、滋肝养肾为治疗原则。针对活动期的两种证型,分别以以散寒除湿、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为原则;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3.75%。有学者[5-6]认为偏热型、偏寒型、寒热夹杂型为RA的发作期而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型为稳定期。并应用风引汤、阳和汤等加减治疗发作期的RA;以补肝益肾,补气养血为原则治疗稳定期RA,从而达到固本培元、祛风通络的目的[7]。

2 临床研究

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RA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姜坤等[8]治疗RA60例,采用类风湿1号(黄芪、防风、秦艽、桂枝、桃仁等)口服,配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后,血沉、 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均有所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药治疗类风湿可明显降低血沉、类风湿因子滴度,且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喻建平等[9]以健脾活血汤为治疗组,消炎痛配合甲氨蝶呤、健脾活血汤配合甲氨蝶呤与消炎痛为对照组,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三组总有效率依次分别为80%、85%、95%。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明显优于单纯中医和西医治疗。张洪强等[10]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57例RA 患者,并与雷公藤多甙片46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69.6%。表明中医治疗优于西医治疗。有研究人员[11]应用中药(生半夏、没药、白芥子、生南星、麻黄、川芎、乳香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研末后加入蜂蜜等进行搅拌调匀后冷却)再在局部相应穴位外敷治疗痰瘀型RA,结果表明患者晨僵时间、VAS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双手握力水平均获得改善。

3 中医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RA病理及治疗的研究都已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对自拟中药汤剂或者单味中药提取物在各种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抗原、信号转导路径、炎症介质等为靶点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研究表明[12]IL-1(白介素-1)、TNF-a(肿瘤坏死因子)和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会促使破骨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从而导致骨的丢失,又进一步刺激滑膜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并产生降解软骨的蛋白酶,最终诱导滑膜炎和血管翳的形成;使骨和软骨受到破坏。如果IL-1被阻断,骨侵蚀可明显减少,并能有效降低软骨的降解,减轻骨破坏的程度;若TNF被阻断,滑膜炎的症状可明显减轻,关节肿胀疼痛的程度也显著降低。唐先平等[13]用化痰祛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发现该法可显著降低血清中HA、IL-6的水平;抑制T细胞的活化,减弱IL-1和TNF-a的生物效应,减少了关节破坏的发生。研究发现[14]在RA炎症反应和骨破坏过程中,G蛋白-AC-cAMP和介导的信号转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木瓜苷可以使IL-2的水平下降,从而使腹腔巨噬细胞和滑膜细胞分泌TNF-a及IL-1的功能受到抑制,进一步阻滞众多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阻断对骨的破坏,表明木瓜苷是具有抗炎的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白芍总苷可以通过阻滞MAPKs的信号通路来抑制滑膜增生。汪元[15]等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能减少疼痛信息的传入,抑制无髓 C 类纤维活化,起到抑制免疫和抗炎的作用,达到镇痛的效果。刘伟栋[16]研究发现,乌头汤可抑制 IL-1β、TNF-α在血清中的含量,表明乌头类的中药成分可以调节细胞因子,抑制疼痛。有实验表明,在草乌高乌头中分离出的高乌甲素,可以阻滞钠离子通道,减少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使突触间的去甲肾上腺增加,从而使传入纤维物质的释放受到抑制,起到镇痛作用[17]。谷晓红等[18]发现自拟的芪胆通痹汤能有效减轻足肿胀程度[19-20],并且具有镇痛作用。可见,不管是单味中药的提取物还是中药复方汤剂在改善和控制RA炎症方面都有着显著作用。

4 展望

目前现代医学对RA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已取得显著的成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于RA的研究日益趋向于分子靶点领域。其中医药在对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信号转导路径等中医药治疗的作用靶点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这些研究范围局限,缺乏对临床应用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且多侧重于细胞因子、通路、基因等在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影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的机制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强中医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应用中的相关研究,进一步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多靶点的阐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机理,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客观的科学实验依据。提高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沿性,为更多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活动期汤加减肝肾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超声造影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炎活动期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两腿一分补肝肾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