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0-12-24李忠宽祁永福申婷婷罗玲谢瑶瑶
李忠宽,祁永福,申婷婷,罗玲,谢瑶瑶
(1.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 西宁;2.青海省中医院,青海 西宁)
0 引言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持续升高,虽然该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确定了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药物能够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各种心血管事件依旧有着非常高的发生几率,尤其是患者的疾病步入后期后,单次住院的时间长,再次入院的几率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国外有相关研究报道,心力衰竭患者五年成活率为50%,一年内因为心力衰竭而再次入院的患者为40%,有临床症状的心力衰竭患者五年成活率与肿瘤患者相似,而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远高于1%,并且城市人群的患病几率要明显高于农村人群,心力衰竭正逐渐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所以,深入认识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开发研究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近几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结果如下。
1 传统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知
在对心力衰竭的认知中,我国古代医学中并没有该病症名称的记录,因此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佐证。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慌、乏力、肢体水肿等,中医里与之对应的为喘证、水肿、心悸、胸痹、痰饮等[1]。在传统医学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或其它脏器病变,从而拖累到心脏,使得心脏的气阴不足或者阳气受到损害,导致无法支撑血脉的鼓动,进而使得血脉形成瘀阻,同时一些病理上的变化,比如水肿、痰饮等,进一步的损害到心脏的阴阳,形成恶性循环[2]。通过《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七种,第一种是气阴两亏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以益气养阴为主,其配方可以用生脉散合灸甘草汤做加减;第二种是心肺气虚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以养心补肺、健脾益气为主,其配方可以用养心汤做加减;第三种是气虚血瘀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以益气化瘀为主,其配方可以用补阳还五汤做加减;第四种为心肾阳虚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温补心肾为主,其配方可以用金匮肾气丸和参附汤做加减;第五种为痰饮阻肺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以清肺化痰,降气定喘为主,其配方可以用清肺化痰汤做加减;第六种为阴竭阳脱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以回阳救逆为主,其配方可以用参附龙牡汤做加减;第七种为阳虚水泛型,这种类型的治疗手段以温阳利水为主,其配方可以用真武汤做加减[3]。不过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在传统医学中,长期的使用温阳益气药物会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为温阳益气药物中有正性肌力的作用,虽然能够促使心肌细胞收缩能力增强,但也会加重心肌重构,从而增加患者病死的几率。由此可见,传统医学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与探讨[4]。
2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最近几年,有非常多的研究提出,心力衰竭病理生理中一项重要机制为炎性反应,各式各样的炎性细胞释放多种促炎性因子会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和恶化,这些炎症递质的异常活化独立于心衰病因,成为不同病因心衰的共同特征。这些病理生理机制的启动本来是机体为了应对心肌损伤而出现的一种正常反应,然而长期和过度的启动这些病理生理机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使得患者的心肌重构加重,进而造成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5]。由此可见,在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时,除了需要对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行有效的纠正来缓解症状,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听过患者运动耐量,进而遏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病死率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有着积极意义[6]。随着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心力衰竭的认识也有着非常大的进步,在以往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当中,临床治疗策略通常以改善血液动力学为主,临床治疗方案以药物干预为主;而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已经逐渐步入到生物学干预为主,同时临床治疗方案也发展成为了多元治疗时代,其中包括外科手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器械辅助等,这些临床治疗策略与方案的出现,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改善有着非常大的帮助[7]。不过即便如此,西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心力衰竭病理机制的认知没有一个新的突破,同时药物的治疗发展进入了平台期等。而随着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辩证认知和治疗策略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同时,通过不同的中药汤剂和静脉制剂来治疗不同症候类型的心力衰竭在我国已经系统化,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目前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8]。
3 传统医学研究对心力衰竭的新发现
在中医药理研究中,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引起的,因此治疗该疾病的根本原则是对患者进行阴阳调整,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从而使得患者阴阳恢复平衡。阴阳学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显示,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与肾阳、肾阴是既统一又对立的两对矛盾,都能够对全身器官组织功能进行调控。肾阳虚证所见的腰酸耳鸣,畏寒肢冷,尿清便溏等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或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相似;而肾阴虚证所见,腰酸耳鸣,口干咽燥,无心烦热,舌红或绛等与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神经系统激活的表现无异。在中医药理研究中,温肾阳药能够促使交感系统与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而滋肾阴中药则能够抑制交感系统与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心力衰竭发生时,最早期和最快速的代偿机制之一便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通过血流灌注和心排血量的维持,对心力衰竭的早期和急性发作有着一定的代偿作用,但长时间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会影响到心脏本身以及心功能。滋阴降火、清热养阴等相关治法是目前合理的对症治疗方法,相关治法不仅能够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系统进行调节,同时还能够长时间的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激活,这样会使患者的阴阳达到平衡,从而阻止心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所以,中药基础理论研究者对中药寒热药性与该药效学关系提出较为一致的初步看法,包括温热药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兴奋作用,而寒凉药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效果;温热药能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提升,而寒凉药则能够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温热要能够对内分泌系统起到兴奋作用,而寒凉要则是具有抑制性效应;温热要能够对基础代谢率进行提升,而寒凉要则是能够降低。上述的几种初步看法是中药“四性”对机体呈现的主要影响,能够体现出大多数中药的研究结果,将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机制融入进来,便可以发现,在治疗心力衰竭时,给予清热养阴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抑制患者的心室重构,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有助于阻止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理学实验室研究中,由异丙肾上腺素和压力超负荷方法制备的心室重构,以及心力衰竭的模型动物的心脏指数都能够通过单味清热药中的苦参、玄参、鱼腥草、野菊花来降低,同时复发制剂增液汤的麦冬、玄参、生地黄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够减少内皮素、血浆Ang2等浓度,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激活以及心室重构和心肌间质纤维化有着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热证患者通常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便可以给予寒凉药,而寒证患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减弱,则可以给予温热药,通过对症治疗,能够较好的恢复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水平。
4 心力衰竭治疗中,中医药治疗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苏衰竭的研究在不断发展,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中医针剂则是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一种新型产物,其主要优点集中于疗效快、疗效确切等方面,在治疗心力衰竭时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如此,在中西医结合资料心力衰竭中,中医治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心力衰竭辩证分型方面,中医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形成,使得中医药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中,通常都是对短期的疗效进行评价,并且样本规模较小,没有一个大规模且长期的多中心研究[9]。虽然目前的医学检测技术能够帮助中医药研究解决量化的问题,但是中医理论指导的缺乏会导致没有统一的标准,继而使得中医药研究有着不规范性。除此之外,中医症候是由多层面各指标联系形成的,如果单纯的靠一个指标或简单的将多个指标叠加,是无法对中医症候的演变规律进行全面涵盖的。由此可见,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便是中医证候的研究,因此可以通过症候动物模型作为研究手段来探索突破点和关键点,找到真正内涵才能够使中医实现现代化。
5 讨论
简而言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并没有一个系统且统一的辩证标准,同时也还缺乏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水平较低,从而导致中医药治疗推广困难,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