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新生儿科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2020-12-24刘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6期
关键词:新入新生儿护士

刘谦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四川 成都)

0 引言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培训[1]。新人职护士能否胜任日常工作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核心能力,加强系统培训对提升其岗位胜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和提升培训质量,已经成为护理教育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新生儿科因患儿病情变化迅速,急救技能熟练程度是决定医护人员能否胜任日常工作的关键。而新人职护士临床经验缺乏,护理风险意识不足,是不良事件的高发人群[2]。因此,培训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近年来尝试混合式教学,结合线上和线下各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急救技能培训大纲的制定

对科室工作10 年以上的护士进行访谈,整理出所有临床急救技能包含的核心要素,由“一对一”带教过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导师进行投票,通过多选的方式选出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科室护理管理小组和临床质控小组参考《实用新生儿学》第五版及各种最新版临床护理指南,将选出的内容归纳出培训主题,包括:新生儿心肺复苏流程、护理核心制度、气道管理、动静脉通路的建立、抢救药物的使用、血气分析意义的解读等。再次调查新入职护士对以上主题倾向的培训形式,如微课、情景教学、案例讨论等,拟定出培训大纲。

2 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2.1 录制抢救药物使用等内容的微课

微课是指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语音、视频等传递精简的教学内容的一种在线教学方式,借助微课新入职护士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连接起来实现无缝化持续学习,增强了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反复观看难点及易混淆知识点,节约记录笔记的时间,不易疲劳。抢救药物知识点“多,散,广”,传统培训方法是以集中讲授为主,缺乏经验的护士面对传统机械性的单向知识灌输往往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抢救药物使用这一培训板块,我们积极建设新生儿科网络教学平台,将每种常见的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单独录制成5~10 分钟的微课分享,将重点和难点突出,使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加深记忆,新入职护士有任何疑问,可以留言提出,教师会及时在线反馈。微课主题明确,容量合适,教学时间短但环节完整,既降低了学习的各种成本,又实现了精准学习。

2.2 “病例引导小组合作”式理论培训

在理论授课时,以典型临床病例作为线索, 引导新入职护士学习、思考、讨论等[3], 充分培养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气道管理、血气结果解读等内容授课时,教师首先查阅选取病例,指导学生预习知识,按每组5 人进行分组,每组选出1 名组长,每组就1个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根据护理程序拟定护理方案,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整理,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汇报。小组展示后,再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疑,对病例进行启发性的讲解和总结,梳理出整个培训需要掌握的知识脉络和架构。课后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反思并对相应学习记录进行反馈。

2.3 强调“角色扮演和体验”的操作技能培训

急救技能培训除了传授操作要领外,更应锻炼新入职护士灵活结合知识和操作的能力。在此前的培训中,新生儿复苏操作流程、护理核心制度等都被认为是“难学”的课程,主要体现理论不易运用到实践层面。为此,操作技能培训中,我们侧重于情景模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成员轮流担任医生、护士、家属等角色,换位思考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隐藏的风险,通过自评、他评、教师总结等环节进行剖析,不仅使每个成员能够发现和改进自己的薄弱点,又引导其培养和运用临床评判性思维,改进了传统操作示范时间短,难以同时关注众多细节,容易遗忘等不足之处。

2.4 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相对于传统的结果评价,其持续跟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成绩和平时表现,是通过观察、记录、反思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的发展性评价[4]。在急救技能的培训中,考核过程和培训过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使得每名新入职护士都有了个人培训档案,能够更及时更立体的检查培训效果,便于个体化培训方案的实施。

2.4.1 多阶段考核

培训前采用开放式结构试题了解新入职护士对培训主题的掌握情况,如“您认为新生儿气道管理有哪些重点”等,教师通过分析答案可以把握新入职护士的认知水平和教学难点集中在识记、理解、运用中的哪些层面;培训中适时的提问,可以评价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培训后,再进行抽考和单独培训,实现了全过程的监督和把控。

2.4.2 多形式考核

每个主题培训结束后,要求新入职护士完成1 篇反思日记[5],总结收获,归纳体验,可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情况;所有主题培训结束后,制作在线题库,全面覆盖关键知识点,并划分难易程度,可以实时自动选题考核,提供了长期动态的考核机制;临床导师、质控护士等在平时的工作中观察新入职护士病情变化识别和急救方面的表现,抽查相应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向本人和培训者反馈,实现了急救技能在实践层面的考核。

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新入职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不仅提高了其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实践技能,更有利于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运用。由于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的紧缺状态,限制了人力和时间等资源在培训中的大量投入,寻找更合适更高效的培训方法将是今后“互联网+”时代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重要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新入新生儿护士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心内科新入职护士带教策略探讨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结对名师 搭建平台 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