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实践探索

2020-12-24关利平周传鹏

关键词:活力成果传统

关利平,周传鹏

一、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版)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通常用于描述行动上、思想上或表达上的生动性。一般认为生命体的活力有三个维度要素:体力的能动性、情绪的能动性、对外界感知和反应的能动性。国内学界对于创造活力的研究,最早可查到1982年郭士征译自日本政府经济企画厅在1981年8月发表的81年度“经济白皮书”[1]。该文指出,“适应型活力”是依靠模仿而获得成功的创造力,“改进型活力”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的创造力。该文认为影响民间部门创造活力相关要素有设备投资、技术革新、产业结构变动、企业和工人活动方式等。另外该文还提到了公共部门在增强创造活力上的作用。徐海荣认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激发文化创造热情、培育文化创造精神、提供文化创造条件和增强文化创造效能[2]。李继东和王丽认为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从文化体制、创造氛围和文化环境入手[3]。周正刚提出文化创造活力是一定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能力、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反映,主要包括或表现为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等[4]。以上几位学者分析了创造活力或者文化创造活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增强文化活力的一些具体策略,但是今后对于如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本文认为所谓激发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即以增强一定传统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能动性为目的,加强在培育文化创造主体、丰富文化创造客体、革新文化创造制度和提升文化创造环境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既包括硬件投入,也包括软件投入。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人员投入、素材投入、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信息投入等。这些投入的结果会带来一定传统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能力、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反应和良好表现。

二、高校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可行性

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对文化的创造主体、创造客体、创造制度、创造环境投入人、财、物等要素。高校的课堂教学重在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深化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5]。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实践活动可以在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形式、落实实践效果上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相结合。

(一)整合实践资源方面

高校的实践活动通常是综合校内多部门资源进行的。一般由教务处、实践课程所在学院、学生处、宣传部等多部门协作完成活动。以山东理工大学思政课实践为例,其组织形式就是校内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学校成立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和校团委共同制定总体规划,校团委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各学院成立实践活动指导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体负责本学院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由于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6],因此这种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在协同组织完成思政课实践的高校中,大部分以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专业学院为主体,宣传部门、学生社团、招生就业部门等辅助完成实践任务。这些单位在校内持有重要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有利于对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投入资源。

多数高校建设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基地。这些实践基地有的是地方政府部门,有的是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其工作内容和自身管理都有一些文化色彩。有一些单位例如地方博物馆或文化展厅本身就是文化单位,这些基地都可以作为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投入的对象。

多数高校建有实践活动平台。校内平台一般有课程教学平台和网络通讯等实践管理平台。部分高校常合作的还有校外志愿者协会、民间文艺团体等组织构成的社会活动平台。这些平台有利于塑造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

学校内部的实践管理机构和学校外部的实践基地单位有大量与实践相关的材料。每一届实践团队和指导老师都留下大量的实践材料。学校相关部门可以把这些资料汇总,从中提取有利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要素,特别是影视艺术作品、书籍、文化实物等,形成对下一次实践活动有用的资料,或者对社会文化创造有用的资料。

以上可以见到,舒婷重构的两性关系是建立在生理、心理与精神三个维度的高度契合。爱不是旧社会时期的男尊女卑,夫唱妇随,除了相互吸引,更是两性之间灵与肉的平等对话,和谐共鸣。

(二)拓展实践形式方面

高校实践活动常以学生团队参与的形式开展。常见的实践活动有观感活动、调研活动、展演活动、社会生产服务类活动、参与实际生产工作活动等。与课堂教学相比,这些活动形式的最大特点表现为不仅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而且还有与学生互动的其他社会群体参与。这些形式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创作成果、启发群众文化创造视野,宣传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文化创造价值。

(三)落实实践效果方面

落实高校实践活动的效果,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从计划开始,着重向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选题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组织上,搭配文化理论较强的指导老师和辅助的领导,及时解决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中出现的问题。在实施上,由指导教师审阅学生的实践计划,要求学生严格完成每天的工作并做好每天的实践记录。在实践结果的材料整理上,学生要用功完成,教师要严格把关。在考核上,不仅要从个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积极性上考核,还要从成果的社会价值上考核。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有关高校实践活动的报道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实践活动重点放在把控学生完成既定的实践计划任务,把实践活动的目的局限在尽可能让学生深化掌握课本知识和增加社会生活经验,而对于实践活动可以落实的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关注度不够。特别是在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实践工作不够努力。第一,在态度上,部分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上不认真。一些学生对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方面的实践工作不积极,因为对自己工作要求不严而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部分学生实践投入的精力少,大量的时间忙于实践外的事情,只是达到了较低层次的实践目的,所以他们对传统文化体验不深。第二,在能力上,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掌握不够深入,很难看到文化现象背后的精神实质。第三,在时间上,特别是由于暑假实践的时间紧、天气热,因此影响实践效果。期间学生既要参观、走访、调研、整理问卷,还要写出调研报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短短几天很难了解透彻,对于实践计划活动多的团队来说时间肯定很紧张。学生经常的表现是急于完成实践工作计划,对于文化传承的内容一知半解,更不可能有目的地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第四,在兴趣上,部分团队在社会实践中只是关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现代化的管理流程等,这些具体的生产和管理事例与传统文化相隔比较远,将两者联系起来确实有困难,实践中就忽略了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问题。第五,在条件上,由于实践所在地地理特点或者具体实践活动情况的特殊性等原因增加了困难。如学生在田野环境测量、动植物情况调查等实践活动期间与传统文化联系不强,与其他群体互动交往较少。一般要等到实践结果出来以后,学生才有条件更好地把实践成果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但是这时候学生往往不愿意再投入更多精力做进一步的工作。

2.实践成果有待提高。虽然有接近一半的实践选题与文化内容相关,但是学生选择的具体实践活动形式、投入的资源等对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作用不大。一是许多团队选择了旅行考察或者实地调查的实践形式。他们把重点放在对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上,而忽视了开展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工作。二是虽然许多团队做了一些可以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工作,但是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三是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不但需要对文化创造的客体施加影响,还需要了解文化创造主体、文化创造受众的需求。这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和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指导老师来说是一件难事,所以缺乏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优秀成果。

3.没有充分利用实践成果。高校每年都有一些在实践成绩考核中获得优秀奖的团队,但是他们的成果很少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选择传统文化考察的团队,虽然在激发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成果推广不得力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的团队下了功夫,在调查后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创造方面问题,也尽力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成果有的没有引起领导和社会的重视,有的没有提交给相关部门。因为没有落实这些方案,所以不能获得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效果。

(二)问题的原因

表面上看当前高校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效果不理想,实质上是由于在这方面投入的要素不足造成的。依据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投入要素的主要方面,以下原因在高校实践活动管理中值得关注。

1.对创造主体的投入不足。学生和指导老师毕竟不是以文化创造为主业的文化界人士,在日常活动中与文化创造主体的活动交集少,对于文化创造主体了解得不够深入细致。师生仅在实践活动时短短的几天才与文化创造者交往,双方思想和行为互动影响不深入。文化创造主体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和习惯,短时间内不能理解和接受实践队伍带来的新理念。相比专业的文化扶持队伍,大学生实践活动很难给文化创造主体带去令人满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新理念投入。另外高校这些投入要素的特殊性和适应性也有可能给当地文化创造主体带来要素融合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高校进一步追加投入才能解决。

2.对创造客体的投入不足。文化理论是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在实践活动中它影响着学生对于文化创造客体的把握。没有深厚文化理论基础的学生很难理解文化产品的优缺点,也很难确定文化产品的提升方向。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一直有严苛的功课压力,传统文化教育在以往的基础教育中并没有被放在很高的位置。大学教育的专业性比较强,大学生所学的传统文化课也比较少,所以许多大学生没有深入掌握传统文化理论。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多以精神形式传承的,它要比可以观察和触摸到的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物质层文化更难以让学生理解。在精神层面上,学生对传统文化客体的把握更显得不足。在实践中,大部分团队对传统文化旧的内容和形式关注较多,对于传统文化的改造和新的表现形式关注不足。有一些高校在实践中创作了一些文化节目,如演唱民歌、演出传统戏等,这些节目大多是在校内表演,相比在社会表演对于文化的激发效果差很多。

3.对创造制度的投入不足。制度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具有刚性,能带来明确的强制性和约束力[7]187,但制度的形成则比较复杂。文化创造制度是长期发展形成的,不但受到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历史积累形成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发现和改变制度积累的不足需要很大的投入才能有效。对于参加高校实践活动的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了解某一领域文化创造的制度,或者才能比较出这种文化创造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如果能够指出现有制度变革的依据和发展的方向,再说服决策者和施行者,那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4.对创造环境的投入不足。文化环境对于文化创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有竞争力的成果的温床[8]。例如许多城市的创意集市不仅是时尚和品牌的发源地,也是大量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业天堂。利用实践活动有限的投入,很难激发出有利于文化创造的社会环境。一是在时间上,给学生下达社会实践通知的时候,通常是学生准备期末考试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团队在题目选择和团队组建上很匆忙。特别是选题与传统文化有联系的团队,很难深入了解相关的文化环境。实践时间大部分安排在暑假刚开始的时候,天气比较热。外出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二是在人员上,实践团队往往是临时组建的。很多不认识的同学组团去陌生的地方,再分工协作去完成一些不熟悉的工作,使他们很难适应传统文化的创造环境。三是在经验上,每年实践结束后,学校指导老师只是进行简单的归类整理和评选优秀,并没有把历年的实践成果进行比较或者进一步开发利用。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利用需要进一步投入大量精力,而这是大部分社会实践团队完成基本任务后不愿意做的。学校和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实践的成果往往没有具体分析,也认为价值性不大,所以不会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成果。

四、加强高校实践活动管理的建议

(一)在实践活动流程中加强学生的文化准备环节

1.在思想准备上,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认识到其中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抓住增长见识、利用已知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锻炼机会。注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以求在实践中取得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好成绩。

2.在选题准备上,鼓励学生选择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有关的课题。要提醒学生关注家乡地方的、民族的等有个性特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可以分出需要保留的内容和需要改进的内容,进而从中发掘实践活动的选题。引导学生注重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使用价值。在大一和大二的课堂教学上,提醒学生注意掌握和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完成后,一般会在大二暑期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尽可能早地准备选题,在实践前多做些理论方面的准备。

3.在实践前注重规划和物质方面的准备。传统文化往往与地方的民俗行为、人文景观等结合在一起,所以去考察的时候要有所准备。最好出发前,提醒学生查阅当地文化代表人物和文化代表产品及其他相关知识,在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时能够更好地抓住重点。除了规划好路程、计算好坐车乘船等交通工具的到达时间,还要准备相机、录音机等信息采集工具。高校还可以邀请熟悉当地文化的人士介绍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能给学生指出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时努力的方向。

(二)在实践教学制度上促进教师加强文化创造方面的指导

1.要求教师注重文化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自觉和自信,还要给学生讲清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性。这些都与我们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有关。特别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和合、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及其地位,例如“贵和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7]76。理解了这些经受了长久的实践检验并依然具有时代价值的理念,可以增强学生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理论自觉性。在课堂考核上,突出传统文化理论的重要性,引导大家积极学习和掌握文化理论,为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打下理论基础。

2.要求教师在选题上帮助学生实现实践任务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结合。指导教师在平时不仅要关注政治经济时事新闻,也要关注社会文化动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选题上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联系起来。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激发,需要依托现实,关照时代创新,如果传播内容仍囿于“照搬”模式,难以获得受众的真正认同[9]。学生选题往往与上一届学生的选题有很大的相似性,指导教师可以依据上一届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指导学生如何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激发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学生毕竟没有实践工作的经验,对实践中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重点、难点、风险把握不准,所以需要教师及早指导。

3.要求教师在活动中指导学生落实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工作。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不仅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要帮学生找到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合适的具体方式。例如,对于调研陶瓷业发展的团队,老师建议先从陶艺体验开始。学生们通过指导小孩子在那里体验做花瓶、做杯子,营造出陶艺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文化环境。除了体验馆,学生们还研究了超市营销陶土玩具和模具的可行性,为文化产品销售提供了思路。再如,指导老师带领调研助学贷款的团队,在白天调研结束后,晚上又深入社区宣传国家助学政策和传统的助学美德故事,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4.要求教师在成果上鼓励学生展示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创造性。指导老师一般都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激励学生们提出一些文化产品的创意。如在老师指导下,实践团队可以给纪念馆编制APP程序,在纪念馆实现扫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以漫画形式展现历史人物等。这个创意能够改变展览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加文化宣传的活泼性,有利于吸引年轻人。实际上大学生有很强的创意能力,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只要指导老师引导得当,是能产生优秀成果的。

(三)在扶持项目的选择上加大文化创造类项目扶持力度

1.加大对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实践选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学校可以组建专题指导教师团队,稳定教师队伍,积累历年经验,以提高对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选题的指导效果;建立专门的实践活动物品仓库,添置和管理实践活动常用物质,如摄像机、录音器材、服装、道具、旗帜等;选择有可能出好成果、社会价值大的实践项目从财务上加大扶持力度。学校要注重培育与校外机构合作的实践项目选题,引入校外机构的资源,通过多方合作,增加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要素投入。

2.加强与校外文化单位的联系。引进校外文化方面的专家和名人,请他们参与实践团队的互动活动,增强学生与文化创造人才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去文化创造单位参观考察,熟悉文化产品创造过程。邀请文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到校指导,让学生了解文化创造管理的体系、制度、机制等细节。多与文化传播单位进行项目合作,激励学生参与到文化传播过程,了解文化受众的需求。

3.加大实践成果校内外宣传。校内宣传可以实现实践成果在高校课程教育中的价值,也可以给下一届学生的实践指明努力方向。上一届学生的成果以及评分结果,给下一届学生提供了实践工作的标准。上一届同学做的成功的地方,为下一届同学提供了努力的基础。上一届同学的经验和教训,也提醒了下一届学生要注意的一些原则问题和风险。校外实践成果的宣传,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代表自己的学校外出参加各项活动的。他们不管是选择偏远山区支教,还是去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做志愿者,都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激发当地传统文化创造活力。高校的实践成果往往给当地带来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趁实践活动的机会加大宣传,可以降低高校的宣传费用,在当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鼓励学生用实践成果参加教育部、省、市级别的各种评优评奖,或者利用实践成果向报刊网站投稿,积极扩大实践的社会影响。有的团队做的是当地文化的调研,加大实践成果的宣传,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关系。一些特别优秀的文化创造问题的调研结果和解决方案,可以启发当地政府或企业解决实际难题的思路。如果高校把这样的实践成果转交给相关部门,有机会让这些成果发挥出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的效能。

猜你喜欢

活力成果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验收成果
活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