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考

2020-12-24李桂花

时代人物 2020年31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农村基层乡镇

李桂花

(中共宜良县委党校 云南宜良 652100)

农村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学界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研究,这些成果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云南的民族工作事关全省发展大局,连接这个“大局”的纽带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所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

是党在边疆执政稳固的压舱石。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党的执政根基和执政力量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往往伴随着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强建壮才能做好民族工作,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进民族同胞心里,并建立起党组织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鱼水关系。因此,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党在边疆的执政地位。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中国的小康关键在于农村的小康。云南的贫困是全域性的贫困,受制于历史、民族、人才、基础设施等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脱贫攻坚战打得异常艰难,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直接引领者,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程度事关贫困家庭能否如期跨进小康之门。

是党组织与民众之间的“连心桥”。“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从党执政的层面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一切工作活动的组织基础。”[1]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理论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做好党的工作和民族工作,才能与广大民众做到同频共振。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存在的共性问题

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也总结了大量的经验。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难。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在党员性别、年龄结构、学历等方面存在共性问题:一是女性党员比例较低,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党员发展困难,后备力量薄弱;三是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知识、现代管理技能;四是农村骨干党员较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有限。

开展组织活动难。边疆民族地区外出人员较多,留村党员普遍年事已高,甚至身患疾病,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等不能正常召开,所以民主议事、党务公开、党员学习等制度流于形式,直接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涣散,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是无从谈起。

党员学习教育难。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党员,一方面,因为文化水平层次不齐,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因为主客观因素,很难同步参加乡镇或县级党校的培训,从而影响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建设发展资金难。村党组织是引领农村发展的先锋,村集体经济的制约,党组织缺乏为农村、农业、农民办实事的物质基础,组织自身的建设便成为“无米之炊”。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坚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修订的《条例》,明确规定了乡镇党的委员会(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村指行政村)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领导乡镇、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2]所以,坚持党对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只有系统建立起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机制,抓牢抓实广大主要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夯实党组织在农村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基础。

坚持用制度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动摇。2019年中央政治局审议了《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调必须用制度建强党的基层组织,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是坚持队伍建设规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的基础。第一要配齐、配强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一定要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重视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3]对于村党组织书记应该优先选拔和培养本村致富能手、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为村组储备后备力量;第二要壮大党的组织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从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尤其是要积极吸收妇女加入党组织。

二是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的生产结构、民众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变化,因此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建设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开展“及时党课”;做到党员学习就地化;要充分用好用活“阵地”,拓宽学习教育渠道,用好“田埂党校”“火塘党校”,依托“短(微)信课堂”、远程网络学习,借助已有的村组活动室、广播、广场、宣传栏等传统媒介,让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三,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议事、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强化党员的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渐从“村组书记一人治村”向“乡村民主”、村民自治”和“制度治村”转变;第四,依托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优秀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利用说、唱、跳、演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政策,普及“四史”和民族奋斗史,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固边安民的铜墙铁壁。第五,充分利用脱贫攻坚,以感恩教育为契机,让少数民族子女了解中国共产党,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

三是坚持监督考核从严化: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和考核是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厘米。要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创新举措惩治“地头蛇”“微腐败”及妨碍惠民政策落地的“绊脚石”;要规范民主评议制度,坚持表彰优秀和先进,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或劝退;用好考核结果,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激励、待遇保障、心理关怀、表彰宣传等,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坚持农村发展和党建“双促进”不动摇。农村发展好不好,关键看支部,所以农村必须树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齿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发展要把握住:一方面,村党组织要坚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红旗”的实干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发展模式,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土地资源,彻底打通“土地—市场”“农产品—菜篮子”之间的渠道,做到惠农又惠民;另一方面,坚实的经济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则为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政治保障,所以,只有从支部、组织带头人、基层党员及相关制度等方面切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才能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能力,农村发展与基层党建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农村基层乡镇
加强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助推乡村组织振兴——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困境与机遇: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的城市外交
浅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价值引领和践行方法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党史教育实效路径探析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镇扶贫印象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