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调研的情况报告
2020-12-23孟坤波
孟坤波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肩负着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新老交替的重任,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乎社稷稳定、百姓福利。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并把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列为党的统战工作三大重点对象之一。
关注非公经济年轻一代成长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非公经济在稳定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于此同时,政治上有觉悟、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力、对人民有贡献的非公经济年轻一代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巩固扩大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方面来讲,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崇高的理想指引着个人的成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思想教育,让年轻一代深刻体会党和国家对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一脉相承的恩情,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促进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不仅能有效防止这支经济力量游离于政治体系之外,还能进一步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二、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现状
调查中发现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基本特点主要有:第一,年纪轻、思想活跃。他们大多数是70后、80后甚至90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高,视野宽阔,个性鲜明在认可传统价值观的同时,更容易接受现代价值观。他们崇尚个人主义,开放意识大大增强。第二,学历高、专业知识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大多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多数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平时生活中受到老一代企业家的熏陶,对老一代企业家创业过程耳濡目染,有着一定的企业管理基础经验。第三,创业热情高、注重自主创新。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开阔,接受新观念、新思路更快,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长足发展,更侧重进入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扬。
三、制约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问题
1、价值取向多元,自我意识较强,社会认同不够。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开放程度高,崇尚自我价值实现,而忽略了集体观念。老一辈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之间往往存在激烈的思想文化冲突和观念冲突。“创二代”中的一部分人乐于自我表现,乐于追赶时尚、追求财富,加之媒体在对“创二代”的报道中,出于天然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吸引公众眼球的现实需求,其负面信息较多,这种有失偏颇的报道和评价,在有意无意之中造成了社會对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认同”感不强,特別是对“创二代”存在较大偏见。
2、虽然学历较高,但管理经验不够丰富。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受教育程度高,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准备,但缺乏对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多数人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砺,心理素质较差,人脉资源不够丰冨,企业文化传承缺位,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3、政治诉求强烈且呈现多元化特点,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意识及政治参与积极性正在提高。但是政治动机比较多元既有出于对本人企业的利益考虑,也有出于对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着想;既有经济上的目的,也有政治上的动机。同时还表现出缺乏对党情国情的深刻认识和社会责任感淡化等。
四、促进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素质决定着整个非公经济领域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1、加大教育,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科学的、系统的教育培训是短时期内有效提升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把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到工商联人才培训的整体规划之中。要整合各级各类资源,针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载体,逐步建立适合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训方式:也可以采取观摩、调硏、讲座、学习考察等形式和方法达到培训目的。要有计划地、定期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送往知名高校及中央、省、市社会主义学院参加学习培训,并组织他们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联系,开展互访考察,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搭建共同学习、交流协作、成长进步的平台。
2、树立标杆,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按照思想品质优、社会贡献大、公众形象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要求,紧紧抓住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这个工作重点,积极发现、选拔、培养和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进而通过他们去带动和影响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倡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开展光彩事业、同心工程等活动,使更多的非公经济人士受到教育,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争做民族振兴的推动者、敢为人先的开拓者、义利兼顾的实践者、依法经营的自律者、共同富裕的促进者。
3、注重激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由于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引导工作的特殊性,政治引导必须与企业现状、形势发展和企业自身需求相适应。一是政策激励。在国家、省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和优惠政策。二是舆论激励。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运用各种媒体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立体报道宣传,帮助非公经济人士扩大影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政治激励。通过安排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激发他们提高素质、加快发展、回馈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