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0-12-23张新宇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青年李大钊

张新宇

摘 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李大钊所处的时代,青年是恢复中华之“青春”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研究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李大钊;青年;青年教育

王沪宁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青年教育家。他留下的思想理论遗产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

一、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依据

1.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一声炮响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清政府只能被动的割地赔款,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为了拯救国家命运,当时的先进分子从器物、制度和文化层面进行了探索,但都没有带领中国走出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李大钊坚定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的信念,积极倡导与宣传,为我国国家命运的转折打开了新篇章。

2.理论渊源

第一,李大钊一直对儒学秉持理性的态度并积极吸取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部分,特别是德治和以民为本的思想;第二,受到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人权的思想、维新派重视教育方式和人才的培养等影响;第三,作为引入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其青年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个人经历

李大钊的担当意识、爱国情怀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其青年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内因。李大钊从小忧国忧民,勤奋好学,视天下为己任,不断寻求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方法,在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从没停止过对真理的追求,特别自辛亥革命之后,他吸取了进化论的积极因素,致力于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李大钊对青年思想教育的要求

李大钊非常重视青年一代。他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要担负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历史使命,始终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培养。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 就在于缺少有勇气、有胆略、有新思想的青年人。他要求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正确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一生,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创造,要有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2.关于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第一,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李大钊高度重视中国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向青年灌输马克思主义,以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社团组织、现场讲演等方式,充分向中国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第二,培养青年以实践为基础的平民政治观。主张对青年进行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鼓励青年要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第三,健全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青年建立乐观努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辩证地看待生与死、珍视美好的青春。

3.关于李大钊进行青年教育的方式

首先,重视对青年的实践教育。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组织革命群众运动,在革命实践中锻炼青年,增强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發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建立革命斗争的先锋核心力量以及通过自身的革命活动影响和教育青年一代。

其次,对青年采取隐性灌输教育的方法。组织和支持进步社团和报刊杂志来影响和培育革命青年,将社团活动与媒介舆论相结合,将知识的传授与人格的培养相结合,健全青年的人格。

三、李大钊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1.启示高校以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办学治校的方向逐渐转入高质量与内涵式发展。对于高校,学习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

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为当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现实指导。李大钊以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向中国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启示高校要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才竞争越来越成为世界竞争的焦点之一。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青年阶段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其心理特点、人生阅历、社会经历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全面,迫切需要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引导。

李大钊深入剖析中国近代历史,针对青年的思想问题,提出多渠道开展青年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青年的进取与创新精神等,为当代青年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是青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激励广大青年“青春勇担当”,帮助树立青年的担当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树立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深刻。

3.利于增强当代青年教育的实效性

李大钊始终要求青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时重视实践教育,关心青年的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社团,这有利于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启发教育者不仅要结合青年的心理和教育的需要带领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实践教育的理论研究,

李大钊的一生,是为真理奋斗的一生,是为真理奉献的一生。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他正是以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竖立着典范,指明着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习李大钊一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品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付帅,柴玥儿,杜津威.浅析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J].北京教育(高教),2020(02):93-96.

[2]王沪宁. 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28(003).

猜你喜欢

青年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西方思潮对青年大学生影响的评价与对策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