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特大火灾事故中思考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0-12-23白丹丹
白丹丹
摘 要: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主要职责,对火灾进行监督和管理争取在火灾发生第一时间进行灭火以降低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损失。消防安保工作也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重要任务,导致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因素,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有所失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火灾的发生。急需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尽可能的控制火灾发生概率。近年来,国内火灾事故频发,尤其重大、特大火灾频繁发生,导致人员伤亡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万元,给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给社会稳定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旨在为消防监管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重特大火灾事故;消防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需要加强消防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掉火灾隐患。火灾大多数是突发的,为了可以将火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需要加强消防管理工作,推广和宣传消防知识,提升居民的消防意识,掌握正确处理火灾的应急方法,防患于未然。近些年来,我国消防工作形势整体平稳,火灾事故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也有很多地区接连发生重特大火灾,造成了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严重。重特大火灾破坏力极大,危害性极强,但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严,企业消防安全宣传不到位,消防设施和可燃物品危险排查力度不够,现场生产人员操作不当等多种因素并存,最终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从重特大火灾事故中认真思考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相关应对策略,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着问题的,导致消防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 ,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现实中一些消防监督检查监督力度不足,檢查工作主要是由内部和外部监督组成,但是由于外部监督薄弱,重特大火灾难以进行及时发现和控制。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存在一些消防责任岗位空缺,体系单一且落后,信息化设备难以有效运用到监督工作中。相关企业工作人员缺乏消防意识,缺少消防的专业能力。尤其是一些化工产业更需要注重消防安全。另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程度低,监督效果不明显。比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火光冲天,烟尘长达数十米,伤亡惨重,事故造成166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大约68.66亿元。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中的化学物品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的化学药品出现大面积燃烧,进而发生爆炸。相关的消防监督管理单位缺乏对消防单位的有效监管,未能及时发现消防企业存在的火灾隐患。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但现实情况是,政府相关部门消防安全指导理念更新速度慢,向下级执行部门的消防管理宣传力度不佳,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沟通和调节障碍;社会单位作为消防监管工作的具体执行主体,多数都重经济发展,忽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多数重特大火灾引火源均为电气操作不合理、电气线路出现故障、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当而引起;此外,社会大众群体参与程度普遍不高,消防宣传手段、技术的革新,实物操作不便等使消防宣传对象范围受限,老、弱、妇、幼是推广难度较高的人群。
2.产业结构调整的弊端增加消防监管难度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可以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是造成100人以上重伤,30人死亡,造成一亿元以上的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是造成50人以上100人一下重伤,10人以上30以下人员死亡,造成1亿元以下5千万元以上以上的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面对重特大火灾造成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一般和较大火灾,灭火救援的难度要更大,消防的区域和需要救援的群众众多。当前由于我国建筑行产业、化工产业方面的调整,都增加了消防监督的难度。
当前国内经济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市区向郊区、乡村地区工业园区转移,部分建筑材料不符合消防设计要求。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大。作为舒缓经济压力的方式,政府一些地区会允许企业降低建筑成本和产品质量,但这种政策和行为使企业的施工和生产达不到消防设计标准,在根源上增加了消防监管难度。同时,企业受经济环境的制约,发展困难重重。尤其是生产制造行业,生产资金周转困难,更无暇顾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资金落实不到位、人员流动率高,也是导致消防监管人员管理被动、责任不高的重要原因。
3.监督执法公信力下降
《消防法》从颁布到修订至今已十多年,但消防监管执法工作仍未有效落实和开展,主要原因在于消防监管人员执法意识薄弱,监管工作理念落伍,专业执法能力不高,导致消防监管法律制度落实和执行不到位。首先,部分消防监管人员忽视法律的权利与约束效力,执法意识单薄,在监管执法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违规消防操作或潜在安全隐患口头告知改正,私下却收受好处。或者对严重违规行为以罚促停,过后再恢复生产,轻视整改环节,将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当成儿戏,有失监管执法威严,公信力下降。其次,消防监管人员专业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现有执法理念、专业管理技术、检查方式均无法满足当前消防监管需要。缺乏具有高素质专业性强的人员,导致消防监管力度不足,管理的效率不高,取得较小的监督效果,存在很多人员缺乏实际监督经验,应变能力差,不利于消防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最后,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老旧,消防安保工作重点在于消防设施配置和相关责任人上,沿用的依然是老套的管理制度,会影响重特大火灾事故所需要的充足人力物力,出现消防部门和执法部门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消防管理制度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部门之间的不配合导致整体重特大火灾救援工作存在疏忽和漏洞,降低灭火救援队伍的整体化作战效果。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1.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
消防管理监督管理体系需要向合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面对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更加需要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一些优化改善,将不符合实际落后的制度删除,增加一些符合重特大事故发生特征的制度,针对不符合消防安全的企业进行查封,提升消防安全标准。其次,要完善监督体系,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火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接警后第一时间和事故责任人和消防安全责任人进行沟通和询问,掌握火灾灾情,找到起火点,制定灭火救援方案,及时营救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后,需要增强消防管理工作,加强对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定期对消防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和管理素质,做到真正起到消防监督的作用。
顺利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政府做好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深化消防法律法规改革,将消防工作绩效考评纳入薪资、升职制度。同时建立和健全消防问责机制,完善奖罚制度;其次,消防部门应积极展开与政府其他部门如工商、质监、财政等部门的合作,形成长久有效和协作机制。此外,将立法和宣传工作相结合,共同提升企业单位和社会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将企业单位户籍化制度法律化,按照法律规定和流程实现“四个能力”要求。同时加大季节性、行业性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以及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可通过消防演练或上门演讲等形式实现。
2.创新消防监管模式
深入分析和总结全国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原因,结合当地辖区内自然、社会诱因,综合判断当地潜在火灾发生风险。定期对工业园区、大型商场、居民集聚区以及森林区等人为因素易引发火灾的地区展开走访和排查,对建筑类型、面积、人员结构、规模等做好全面记录,有助于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有效改进和提升分析、评估技术。此外,为积极应对大规模监管工作,消防部门可充分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消控中心到企业单位、居民单元的智能化局域网络,连接企业单位、居民单元等模块的消防监控设施系统,及时监控和跟进各模块消防动态。
3.提升消防监管队伍专业管理水平
由于重特大火灾事故灾情严重,破坏力强,需要组织很多消防指挥员和工作人员参与到灭火救援中,当前消防监督岗位的人力分配中,多是具有理论性知识的消防人员,缺少的是具有实战经验的人员,尤其是面对重特大火灾事故这种火势大,营救难的消防事故,可能会出现紧张的状况。另外,不同类型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救援的方式方法不同,缺少经验的消防员对于所有类型救援方法掌握不足,或是对一些新型救援设备不熟练,无法及时展开救援工作。因此,需要提升消防监管队伍专业管理水平。打造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质量的消防防火监督管理队伍,提高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监督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加强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演练,还要注重提升消防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道德意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督和管理,将管理体系具体化,提升消防工作检查管理质量。
消防监管水平的高低是消防执法工作是否严格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消防监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大消防监管人员的专业学习和培训力度,最终提升消防监督管理队伍的专业管理水平。首先,做好消防执法宣传,定期开展思想学习教育,坚定工作人员消防执法信念,强化法律威严。其次,建立科学的培训学习机制,按期对监管人员展开专业学习和培训。学习内容涉及法律和技术方面,全面提升消防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只有提升消防监管队伍专业管理水平,才会提升消防执法的公信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结构的调整,各个产业发展迅速,隐藏的消防隐患也较多,需要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对重特大火灾的发生要及时分析火灾的产生原因,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当前,我国消防监督管理中存在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的弊端增加消防监管难度和监督执法公信力下降的问题,需要优化和加强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创新消防监管模式,并提升消防监管队伍专业管理水平,才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开文献:
[1]陈天云.新时代背景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4):66.
[2]郑亮.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冶金管理,2021(11):143-144.
[3]程功林.化工行業安全管理中消防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化工,2021,3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