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监督检查技术要点
2020-12-23刘鸿霖
刘鸿霖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要求不断提升,也增加了消防工作开展难度。因此,消防工作必须提升对消防监督检查环节重视程度,明确消防监督检查技术要点,充分发挥灭火系统应用效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气体灭火系统展开分析,对其适用范围和使用优势进行探讨,并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灭火系统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监督检查;技术要点
前言: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高层建筑规模不断增加,火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消防人员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先进理念支持下,能够落实并全面有效开展检查工作,并发挥自动灭火系统作用。而气体灭火系统作为一种安装在数据中心、档案馆、高低压配电室等建筑物中的系统,能够加强对精密电子设备保护力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时,必须加强对其了解,掌握其使用优势和范围,并加强对系统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把控技术关键点,提升消防检查工作开展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一、气体灭火系统使用原理
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利用气体灭火剂进行灭火的扑救装置,根据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非液化灭火剂和液化气体灭火剂两种类型。这种借助热气溶胶构成的气体灭火剂,在使用中需要依托物理灭火优势,并在化学灭火方式支持下进行灭火,灭火方式具有清洁、无污染特点,且无导电性,环保效果较强,使用安全性高,灭火速度较快,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热气溶胶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有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
二、气体灭火系统适用范围及优势
1.优势
现在主流应用的气体灭系统主要成分为七氟丙烷,该设备以化学抑制灭火方式为主,七氟丙烷在与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后,不会对灭火后的空气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但由于长时间暴露后,相应成分会在空气中扩散,会使原本清洁空气出现轻微污染。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其他类型气体灭火系统应用同样广泛,以热气溶胶灭火剂为例,此类灭火剂利用化学灭火与物理灭火方式,具有无色、无味、清洁无污染,以及不导电等特点,对被保护物伤害较小,对人安全性高。因此,气体灭火剂深受群众认可。这种气体灭火系统应用于火灾发生第一时间,可直接对起火点处火情进行扑灭处理,能够实现快捷简单灭火,利于挽救更多损失,并为更多人员争取到逃生机会[1]。
2.范围
从广义方面而言,气体灭火系统可用于电气火灾、液体火灾、固体表面火灾,以及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处理。从狭义角度而言,使用气体灭火系统能够对计算机房、配电房、美术馆、银行金库精密设备房、政府金融机构、发电机房以及其它高价值的财产等重要场所进行灭火救援。同时在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时,需要切断气源,以此避免可燃物发生爆炸事故,提高灭火效能。
三、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監督检查技术要点探析
在使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工作时,为发挥其灭火效果,并展现出使用优势,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并结合建筑内部实际情况展开运行工作。而关键在于保证气体灭火系统本身具有相应效能,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能够在火灾救援中正常使用。
1.储存间控制和操作
在对气体灭火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时,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考虑,如存放环境、干湿情况、温度和用途。并对系统设备零件及配套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同时还应结合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及地形位置,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备进行设置,合理规划物资与区域,并保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通畅性,在有人工作的场所,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另外在防护区外邻近出口或疏散通道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手动紧急停止装置。此外,应在储存间设置通风设备,确保环境干燥性,从而为消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良好条件。
2.灭火剂、储存容器和集流管
首先,在选择灭火剂时,需要结合气体灭火系统相关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储存和规划。并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于不同建筑设置结构不同的气体灭火系统,提升灭火剂使用针对性,从而确保灭火系统得到科学合理应用,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其次,储存容器监督检查,需要结合相关规定、要求全面落实审核排查工作,对贮存容器质量、日期、编号等信息进行核对,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归纳、分析等工作,全面认真检查其质量和使用安全性,确保无泄漏等现象存在。最后,应对集流管进行严格检查,关注集流管安装规范性,灭火剂储存装置的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全部安装设计和要求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此落实对气体灭火系统监督和检查工作[2]。
3.掌握备用储量
气体灭火系统检查中,备用储量检测结果关系到后期设备使用情况。对此必须提高关注程度,加强对备用储量掌握,具体工作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需要对灭火剂储量进行合理有效控制,这样能够提升气体灭火系统使用稳定性、同时,检测人员还需要对设备备用数量进行统计,精准化掌握具体用量。并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对灭火剂储量进行针对性控制。在进行检查中还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灭火剂,从型号和规格方面进行考虑,保证选择灭火系统在灭火行动中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7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100%设置备用量。第二,检查集流管的设计使用功能,在检查期间需要重视对相关技术要点掌握,结合有关设计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并在相关设计要求下完成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配有的集流管外观检查,提升对其质量关注程度,做好全面细致的检测,使其可能够满足具体消防需求。组合分配管网系统的同一防护区,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集流管可分别设置,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以此提高灭火系统应用可靠性。若存储容器处于同一集流管上,需要对不同集流管进行规范化操作处理,确保各个集流管中充压压力、充装量和规格等参数保持一致。
结论: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建筑工程中对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检查工作要求不断提升,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多个流程,具有一定复杂性,关键技术点相对较多,对专业要求较高。为保证各项操作可靠性,消防监督人员必须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气体灭火系统使用优势。这就需求通过全面分析,明确气体灭火系统检查要点,提升整个流程规范性。检查中需要从储存容器置入手,对于各个细节进行细致化检测,以此提高消防设施器材安全可靠性,发挥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辉,陈攀.浅谈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监督检查技术要点[J].地球,2017(10):1.
[2]金瑶.探讨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监督检查技术要点[J].今日消防,202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