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过程中人员疏散研究
2020-12-23秦佳胤
秦佳胤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占比越来越大,针对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中人员疏散进行重点探索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基于此,文章立足当前高层建筑救援中人员疏散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旨在为新时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人员疏散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人员疏散;应用研究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用地逐渐紧张,高层建筑越发增多,但基于其隐含危险因素较多,在火灾发生时给消防人员顺利疏散被困人员造成困难。文章结合实际指出在人员疏散环节存在人员密集且撤离距离长、火场烟气导致人员伤亡以及被困人员缺乏自救能力三项难点,并提出从有效利用消防电梯、确保通道畅通以及加强公众消防教育等方面着手提升救援疏散工作成绩,具体研究如下。
一、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过程中人员疏散难点
1.人员密集且撤离距离长
针对高层写字楼、酒店和大型商都等高层建筑受困人员进行疏散时具有较高难度系数,一般有以下几点:第一,只有一种疏散方式。发生火灾时,高层建筑会关闭常规电梯,而消防电梯是为消防员实施火灾扑救而准备。因此,利用疏散楼梯疏散被困人员是紧急疏散的唯一途径;第二,撤离距离和时间较长。受困人员因为人数多且比较集中,楼层数量又多,导致受困人员撤离距离较长,撤离速度较慢;第三,撤离期间人员密集,由于安全通道空间有限,受困人员突然挤入逃生通道容易引发堵塞和踩踏事故,以此给疏散工作带来困难。
2.火灾现场烟气较大导致人员伤亡
通常来讲,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受困人员较多,内部易燃物一旦起火,在燃烧期间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为疏散工作造成严重阻碍。高层建筑具有较高垂直高度,在火情出现后,浓烟和高温气流会向上方气流通道快速扩散,例如竖直向上管道、电梯间管道、疏散通道以及楼梯间等,加快火势蔓延速度,产生烟囱效应。另外,易燃物燃烧时的大量烟雾和有害气体会导致现场能见度下降,为救援人员搜寻受困人员带来阻碍,并且会影响受困人员自救效率。最后,受困人员对高层内有害气体认识不足,处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出现头昏、头痛、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问题。
3.受困人员自救能力较弱
在高层建筑起火时,由于楼道内被困群众集中且混乱,其自救方法通常不准确。由于缺乏消防教育和自救知识,被困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事故发生地周边环境,如疏散路线、紧急疏散标志等,多数人员缺乏自救思想,自救能力有待提高。火场中情势瞬息万变,被困人员在心理和情绪上极为不稳定,在应激状态下慌乱撤离,极易导致踩踏事故发生[2]。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內工作人员疏于对消防工作进行管理,导致楼内逃生通道不畅通、消防应急设备老旧、疏散指示损坏等问题存在,给人员疏散造成阻碍,间接提升人员伤亡几率。
二、高层建筑物灭火救援过程中人员疏散有效对策
1.有效利用消防电梯
当前多数高层建筑均配有消防电梯,但此电梯大多供工作人员使用,有时还会被当作客梯。在火情出现时,此电梯就成为仅供消防救援人员使用的专用救援通道,便于消防人员运送救援器材。因而,此电梯在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消防电梯需要运送大量救援工具与灭火设备,所以此电梯内部空间要非常大,且为保证救援环节可以及时展开,因此通常电梯运行速度比较快,从第一层到顶层时间要控制在一分钟之内。另外,为有效确保救援人员进行灭火救援期间可以随时接收最新火灾信息,可以及时和外界进行对话交流,消防电梯内部一般都具备天线以及控制室联络电话。并且,消防电梯还拥有一个特殊控制按键,能够不受他人限制直接对消防电梯加以控制,第一时间帮助受困人员撤离。同时,针对高层建筑内电梯来讲,电梯自身开关箱与电缆均需要具备较强耐火性以及防火能力,确保电梯可以在火灾现场平稳运行,可以在第一时间与救援人员相配合落实灭火救援疏散工作。
2.有效利用辅助安全疏散设施
高层领导部门必须定期对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施进行详细检查,确保疏散通道内没有障碍物存在,并具备充足的安全绳索、救援带以及求生软梯等救生设备备件。上述安全疏散设施方便使用、操作简单,可以在火情出现后,救援人员没抵达现场前,受困人员先进行相应自救措施。同时,在救援人员抵达火灾现场后,上述安全设施还可以协助救援人员加快人员疏散效率。为保证高层建筑内人员可以正确使用上述设备,相关单位要定期指派专人到现场进行指导,讲解上述设施正确用法[3]。
3.保证疏散通道畅通
在高层建筑中,人员撤离路线通常为房间→走廊→前室→逃生通道,救援人员为保证受困人员可以安全撤离,需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引导人员快速、顺利撤离到防烟楼梯、防烟前室。同时,就内部人员较多高层建筑,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要先设计最方便、最安全路线,并安装好沿路安全疏散指示牌,保证受困人员可以根据路线撤离。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要关注通道内和楼梯间是否有障碍物,及时清理,确保疏散工作平稳进行,将火灾造成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4.加强公众消防教育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多变性和突然性特征,首先要借助多次宣传让公众切实了解高层建筑火灾危害,强化安全思想;其次要通过逃生技巧指导,帮助公众了解高层建筑火灾特点、蔓延方式以及撤离要求,开展针对性学习;最后要加强疏散演练[4]。高层建筑物业管理部门要组织建筑内群众定期进行消防疏散演练,整个过程严格遵守应急疏散预案流程执行,同时总结不足及时调整,让群众充分掌握高层建筑安全出口、整体布局、疏散路线以及疏散通道位置等基础信息。
结语:综上所述,目前高层建筑和火灾救援难度提升,人员疏散工作也面临众多难点,基于此针对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期间人员疏散进行深入研究,结合高层建筑火灾疏散难点,根据灭火救援工作中人员疏散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应对措施,通过有效利用消防电梯和辅助安全疏散设施、保证疏散通道畅通、加强公众消防教育等举措实现高效化、科学化人员疏散工作,有力提升新时期消防救援疏散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斌.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的策略探讨[J].居业,2021(07):177-178.
[2]张少辉.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中人员疏散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4):48-49.
[3]李良威.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06):135-137.
[4]张永生.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