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豆
2020-12-23南在南方
南在南方
有一阵子,啥东西好吃,我喜欢说“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闻者常常笑说:“恶心!”这话是应伯爵说的—西门庆给了两条糟鲥鱼,他说:“你们那里晓得,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
前一时,一位离家多年的朋友说,吃了一点儿老家的酱豆,打嗝都是香的!不禁大乐—从牙缝剔出来香至少还“有”,打出嗝香就有点儿“无中生有”了。
酱豆很常见,只是各地的制作手法不同,比如有的里头加麦麸,有的加果蔬,有的加调料,相同的是都得将豆泡涨,都得蒸煮,都得发酵。
冒辟疆写董小宛做酱豆,“豆黄以九晒九洗为度,果瓣皆剥去衣膜。种种细料,瓜杏姜桂,以及酿豉之汁”。端的精致。一般人家做酱豆没那个闲工夫,只以干净为度。
黄豆筛了簸了,放在盆里泡着。黄豆吃水有一个过程,豆皮开始得皱一下,过不了多久就展开了,直泡得颗颗饱满嫩黄,再淘洗一回,控干。这边烧水煮豆子,慢慢煮,直煮得豆子吃着有点儿面,这才算好。好手艺的人会让豆子把最后那些汁儿给收了,手艺生疏的,汁儿多一点儿也不要紧,盛出来喝。古人说“菽水承欢”,是说家里穷,端一碗煮豆子的汤给双亲都是心意。
煮好的豆子得摊在竹匾里晾凉,再用布蒙着,保温也保湿,也有用竹叶或者黄蒿来盖着的,等它发酵。它会发热,细听的话,好像总有微微的叹息声,不用管它,热好了就凉下来。三五天后看一下,豆子起丝了,粘在一起了。
这时就可以拌调料了。陕南老家就放三种调料:盐、辣椒面儿、花椒面儿。一股脑儿撒在豆子上头,拌均匀,装进坛子,让它进味。
瞅个好天气,将豆子摊在篾席上晒,晒得红里透亮,再次入坛,洒些白酒,封得严严的,过一阵开坛,酱香味就跑出来了。
《齐东野语》里有一则:“昔传江西一士,求见杨诚斋(杨万里),颇以该洽自负。越数日,诚斋简之云:‘闻公自江西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士人茫然莫晓,亟往谢曰:‘某读书不多,实不知为何物?诚斋徐检《礼部韵略》‘豉字示之,注云:‘配盐幽菽也。然其义亦未可深晓。”
有个自负的读书人想见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写信说,听说你从江西来,给我带点儿“配盐幽菽”。结果这个读书人不晓得是啥,空手来了,杨万里便翻书叫他看,就是豆豉嘛。
这个故事似是说谦虚谨慎的好处,而自负托大则要防备挨“闷棍”。用“配盐幽菽”这四字来解释酱豆,实在简美。
酱豆常常只是配菜,比如垫在腊肉下边儿—酱豆蒸肉,几成乡愁的代名词。它们相互吸收,肉有酱豆味儿,浸在油脂里的酱豆也有了肉味兒。只是,不宜多吃,到底还是咸。抓一小把酱豆炒莜麦菜,却是恰好。
还有一种做法,酱好豆子,不放调料,装在坛子里,倒入凉白开,封好。将坛子放在外头晒,下雨也不收,偶尔打开搅动。日晒夜露,三个月后,就成了豆酱油,捞去豆瓣,瓶瓶罐罐都能装,只是要封好。要是想让酱油多点儿鲜味,也有土法:新笋切碎,净锅,倒水来煮,慢慢煮,控出笋汁,放凉,添在酱油里就分外鲜了。
酱豆大多是咸的,也有淡的。还有一种西瓜酱豆,有个朋友说简直香得要死,要是能吃一小块儿西瓜酱豆里没融化的西瓜,那简直是挨几个嘴巴都不肯丢啊。我至今还没吃过,想象不出那个味儿。
还有个朋友在日本见过纳豆,说是臭不可闻。许多从中国传过去的东西,日本人都弄得精致极了,不知为何纳豆那么臭,湿乎乎的,还长着长毛,人家却吃得那么香。
于是翻书,知堂先生在《一岁货声之余》里说:“我只记得章太炎先生居东京的时候,每早听外边卖鲜豆豉的呼声,对弟子们说:‘这是卖什么的?natto,natto,叫的那么凄凉?……章先生的批评实在不错,那卖‘纳豆的在清早冷风中在小巷里叫唤,等候吃早饭的人出来买她一两把,而一把草苞的纳豆也就只值一个半铜元罢了,所以这确是很寒苦的生意,而且做这生意的多是女人,往往背上背着一个小儿,假如真是言为心声,那么其愁苦之音也正是无怪的了。”
知堂先生文章里说,纳豆,是咸豆豉。那大约是晒干了的吧,不然“买她一 二把”,不好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