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路径选择

2020-12-23丁璇

中国商论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给侧改革

丁璇

摘 要:本文在明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基础上,按照重要程度对要素进行排序,并从推进职业教育、提高社会地位、丰富培训形式、完善社保体系等方面给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对策,破解企业的高要求和劳动力供给方就业能力相对低下的矛盾。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b)--0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2015年拉开序幕,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目标,最终目的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走向高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对我国就业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化影响,对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异地农业户籍人口,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6亿人里面占60%。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成为现在和将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

新生代的农民工出生以后即上学,上完学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等不熟悉,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2.9%,比上年下降2.2%;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2.2%。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当前该群体已有的就业能力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契合度不高,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

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指个人通过利用可得到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 在企业内部或在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和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及资格。就业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下,劳动力市场存在“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问题,其实是新生代农民工具备的就业能力和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造成的。

2.1 明确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构成要素

为提高要素构建的科学性,本文采用了深度访谈法来获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访谈对象所在企业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较高,主营业务涉及精工部件、钢管生产、物流、建筑施工等。选择的访谈对象都是多年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中高层,包括人事部长、人力资源主管、车间班组长等,他们对新生代农民工现状、就业能力缺口等问题具有较深入的客观认识,共计访谈十余人。

在正式访谈开始前,课题组成员首先收集被访谈企业的相关基本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介绍、工作流程、组织结构等,以及本企业内新生代农民工岗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岗位职责、工资待遇、培训情况、职位晋升等,而后根据访谈提纲一一提问被访谈对象。待访谈结束后整理信息,提炼若干核心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之后同样面向该群体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构成要素”问卷调查,由参与者在若干要素中选择核心要素,问卷数据汇总如表1所示。

2.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说明

2.2.1 人力资本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

其一,投入的资本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而教育是其中产出效率最高的投资形式。个体的发展潜力与其接受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就业后的持续学习能力也同样重要;其二,工作经验。劳动者从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汲取的经验弥足珍贵,如果个体能够恰当地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新的工作中,那么他的择业及升职竞争力将更强;其三,企业可以通过为职工提供系统培训的形式提高其就业能力。入职培训能够让新生代农民工更快融入企业及工作环境,而定期的技能培训则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2.2.2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劳动者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通过社交网络和所处地位获取资源的能力。一方面,不同群體的社会接受度、认可度是不同的,社会认可度的次序基本等同于与社会地位的排序,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社会地位越高,个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越强;另一方面,不同劳动者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有所不同。基于血缘、事缘形成相互依赖的群体能够为个人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且层次越高越复杂的网络,网络内成员获得高收入的机会也越多。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为丰富社会资本提供基础,而卓越的社会资本同样可以提升人力资本。

2.2.3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主要指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心理成熟度等,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比较稳定的前提下,职业素养层次的高低能够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潜力和职业高度。本文选择了从纪律性、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纪律性即新生代农民工能否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责任感是衡量员工工作执行力的金标准,是否能够尽职尽责、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抗挫折能力体现的是新生代农民工遇到困难时化解压力并不断成长的能力。

2.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构成要素比较

为了提高调查结果的实用性,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2.3.1 问卷调查

首先运用德尔菲法,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人事专员、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总监等进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要素重要性”问卷调查。按照重要程度将构成要素分成四个层次,A 级,非常重要,这一级指标是构成新生代农民工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主要作用;B 级,比较重要,是构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C 级,一般重要,这一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能力的构成;D 级,不重要的指标。被调查者根据所在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需求,对每个要素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进行A、B、C、D分级。本次发放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

2.3.2 数据处理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本文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四个层次进行量化,分别用4、3、2、1,对 A、B、C、D 进行赋值,然后进行求和计算,数值越大,说明该要素的重要性越高。要素指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教育水平、纪律性、社会网络、工作经验、责任感、社会地位、培训、抗挫折能力。各要素重要程度的排序与此相同。

综合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要求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丰富的社会网络,在工作地有一定数量的亲戚、朋友等可以在择业及就业的过程中提供帮助;严格遵守所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完成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接受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等。这一结果与大部分相关研究的结论是基本一致的,也与大众的认知和预期相符。调查结果反映的只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共性,由于个体之间是有普遍差异的,这就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受教育经历、社会关系等因素。

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供给水平,使之与现阶段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趋于一致,是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三方主体共同努力的方向。

3.1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人力资本最主要的方式是提高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对于接受基础教育相对固定的农民工群体,可以在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在招聘中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获取高职或中职学历,鼓励他们在职期间积极接受继续教育等。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的迫切需要。一是积极引导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以校企合作班、建立实训基地等形式建立合作关系,加快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二是建立专业技术职称与技术等级灵活转换机制,打破技工职业天花板,畅通成长通道;三是重视职业院校的专业调研工作。在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创办一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方向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着重培养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

3.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丰富社会资源网络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可以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及归属感,从而让该群体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3.2.1 逐渐消除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体制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户籍体制、逐渐破除二元结构将成为趋势。应当在不断充实教育、社保、医疗等公共资源基础上,逐渐建立以身份为基础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平等享受的、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

3.2.2 加强个人社会资源网络建设

“网络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求职者的工作稳定性、专业与职位匹配度越好”。新生代农民工应当认识到提高社会资本,自己的努力很重要。首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各项通用技能,积极主动帮助团队成员,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信誉;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丰富信息获得渠道,比如积累寻找工作的信息、探寻不同的求职路径,提高求职契合度;最后逐步扩大社会网络范围,通过各种途径结识更多朋友、同乡等,从而为扩大信息来源、提高就业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3 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职业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并和个人成长经验有关。在工作中,可通过外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引导他们自发提高责任感和积极性,激励性工资制度就是可行的办法。激励性工资的发放应当依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制定科学有效地评估机制可以体现激励性工资的公平性,并为员工个人发展指引方向。

3.4 丰富培训形式,充实培训内容

3.4.1 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并重

当前企业开展的培训多是着眼于提升职工操作技能层面,目的多是提升组织绩效,短期投入产出比较高;而针对个人素质提升方面的培训,由于短期內效果难以显现,主动开展这方面培训的企业相对较少。从长远来看,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不但可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突破职业瓶颈向上流动的需要,在加快新生代农民工适应能力、提高组织凝聚力与企业形象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

大型企业可独立开展专门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如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培训等;而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困于资金压力,可委托其他企业的培训中心或职业学院等专业机构来完成。在实现培训项目多样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受教育水平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需求差异,初中学历以下群体以操作技能培训为主,高中及以上学历群体可以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加入素质拓展等综合项目。

3.4.2 深化校企合作培训

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培训是未来企业培训的发展方向。企业与学校要建立起合作培训、协同管理的机制,培训前,企业通过收集到的信息选择专业设置与企业主营业务相符的优秀院校,并综合评价院校的声誉、硬件设施、培训经验、人才培养质量等要素;培训中,企业应主动派业务能力优秀的员工参与到培训内容设置和具体培训过程中,激发新生代农民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投身实践的热情;培训后,企业联合培训院校共同评价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质量。

3.4.3 重视新媒体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的应用

新媒体是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实现跨时空、海量、互动交流信息的新兴传播媒介,目前较热门的主要有在线会议、即时通讯工具、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在线上学习群体内可以实现资料共享、状态互转、资源推荐等,并且对学习的时间地点没有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可以主动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形式,实现了灵活自主的学习。企业还可以充分发动核心业务骨干利用视频会议、网络直播、录播课程等形式传授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操作技巧,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提供技能与知识信息服务,实现无障碍信息共享。

3.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业保险激励机制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仍属于中下收入阶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增强该群体的归属感,使他们更安心于为社会作奉献。一是加快完善多层次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强化政府兜底保障。由于我国不同区域间差异明显,短期内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并不切合实际,应当首先加快省级统筹,降低劳动力省际转移成本,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再就业群体能够更便捷地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寻找再就业机会,这既可以增进全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同时又促进劳动力在省际之间的统筹和协调,缓解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二是改革失业保险制度。现有失业保险制度的重心在于其救济作用,这会导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寻找工作的意愿不够强烈,难以激励失业者积极再就业,可以建立个人寻找工作的表现与失业救济领取挂钩的联动机制。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求职者不能積极寻找工作或不接受就业服务中心推荐的工作就会减少甚至停发其失业补贴。在这一管理机制下,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将有更多机会和压力寻找工作。

参考文献

国际劳工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J].国际劳工大会第92届会议(报告四),2004(01).

西奥多·W舒尔茨著.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张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Jokisaarim,Nurmie:“Goal-related Social Capital in the Transition to Workinglif”.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

王博雅,刘春雨,卢晓榆.东部沿海就业形势和趋势分析——基于上海、天津的调研[J].宏观经济管理,2014(10).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J].社会学研究,2003(03).

薄文广.供给侧改革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国情国力,2016(10).

王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就业质量的突出问题和提高路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9(36).

赵慧,王长发.转型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33).

魏艳秋,和淑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影响效应——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产业观察,2017(05).

王奋宇,赵延东.流动民工经济地位获得与决定[D].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于帆.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给侧改革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